商代遗址“活”起来!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即将开放 大辛庄商代遗址甲骨文 大辛庄遗址考古详情
迪丽瓦拉
2025-05-19 10:32:37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5月18日,大辛庄遗址公园主题活动在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办,这也是该博物馆自建设以来首次正式“亮相”,这也意味着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指日可待。

大辛庄遗址自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现以来已有90年的时间,即将开放的博物馆有哪些看点,记者提前带您探访。


博物馆主体已基本完工

以“茫茫东土泱泱商邑”为主题

记者在博物馆看到,整个展馆以“茫茫东土泱泱商邑”为主题,东土大邑、率民事神(上、下)和百工惟时四个展厅环形分布在中庭区域,分别讲述了商代时期大辛庄遗址的政治与社会、占卜祭祀之仪、环境与经济三方面的历史文明,还原了三千多年前商朝人文、社会的发达程度。

展厅中心还设计了一处以“族徽密码,文明穹顶”为主题的族徽大厅,四面墙上的“辛”字则为族徽的核心符号,顶部悬挂圆形吊顶,呼应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置身其中,既能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解读古老符号,又能在光影流转中感受商文明的厚重与神秘。

左侧墙面上的浮雕,展示大辛庄处在古黄河济水之畔的重要地理位置,3000多年前商人正是沿着济水来到的大辛庄,与当时的东夷先民碰撞交融。


山东历城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刘海东介绍,目前博物馆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文物还没进场,正在陆续进行项目验收工作,后续将对公众开放。

据悉,大辛庄遗址是山东省迄今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商代遗址,是商朝最东方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

历城区委二级巡视员魏宏新介绍道,历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将大辛庄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作为文化强区建设的核心工程。

去年7月,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开始建设,是济南主城区首个以商代遗址为主题的公园。

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约677亩,总投资约16亿元。整体布局为“一馆五区”,包括遗址博物馆、历史模拟展示区、遗址现场展示区、遗址环境展示区、考古科普体验区及功能服务区。其中,大辛庄遗址博物馆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

甲骨文、青铜器最具考究价值

数字科技手段方便市民沉浸式体验

资料显示,大辛庄遗址自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现以来,已有90年的时间。历次的发掘也让考古专家对于大辛庄遗址的时间、空间定位愈发清晰。


现场,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相宏介绍:“最初人们认识的还只是一个商代遗址,年代跨越商代前期后段至商代后期,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 我们逐步确定大辛庄遗址始于商代早期,和殷墟时代有重合部分。”

任相宏,通过发掘的不断深入,考古专家们还确定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一个桥头堡,为军政重镇,规格极高;同时,这里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甲骨等珍贵文物,也展现了商文化在东渐的过程中与东夷土著文化交流、碰撞的痕迹,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有力见证。

任相宏表示,博物馆开馆后,大型青铜器、甲骨文都非常值得一看,这也是遗址发掘中最为重要的收获。“在全国,除了殷墟之外,只有大辛庄出土了甲骨文,其地位在商代是很高的;届时展出的一件青铜钺,是同时期最大的青铜钺,它的发现佐证了大辛庄军政重镇的地位。”

此外,大辛庄遗址博物馆还融入了数字科技,将设置沉浸式剧场,通过沉浸式影片演示大辛庄从哪儿来的过去与到哪儿去的大辛庄遗址公园未来全景;还将以裸眼3D形式呈现大辛庄遗址出土的最具代表性文物。

此外,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内也设置了多功能研学互动区,将来这里将通过多媒体交互和研学课程的形式,对当下青少年进行甲骨文相关知识科普和考古知识的科普,让文明的火种在这里薪火相传。

整体布局“一馆五区”

建成商文化大遗址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

而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只是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的其中一部分。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大辛庄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里将建成我国商文化大遗址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


《规划》近期实施重点(2022-2025年)中提到,完成大辛庄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室内展陈实施工作;完成遗址现场展示区的建设工作;完成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道路的铺设工作。

同时,对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工作还将持续进行,该《规划》近期实施重点提出,将开展考古工作,包括开展胶济铁路以南,奥体中路以东区域的考古勘探工作;整合当前考古成果,建立遗址地理信息系统;对文物可能埋藏区开展考古研究。此外,《规划》中期实施重点(2026-2030)中提到,完成考古遗址公园的全部展示与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

除了“一馆”,“五区”的建设也在《规划》中有所体现。其中,现场展示区是对大辛庄遗址本体进行现场展示的场所。模拟展示区利用景观造景一定程度上再现历史时期的环境特征。考古科普区通过设置关于考古发掘、研究、保护技术的互动式教育设施,以丰富遗址的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宿说大理 | 传家合院:在苍洱... 苍山如屏,洱海若镜,当旅人推开传家合院的木门,温润的木质气息裹着淡雅的花香扑面而来,仿佛一脚踏入了大...
中国旅游日丨“旅游+”模式激活...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旅游+生态”“+乡村”“+文化体育”等形式...
“五一”后的荣昌“还很热”?三... 今年“五一”假期后,重庆市荣昌区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据最新统计,5月6日至18日,荣昌区内三大特色景区...
文化中国行丨1.28亿流量背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资料图博物馆,是文明的容器,也是连接时空的桥梁。在巴山蜀水勾勒的文化版图上,川渝...
昆明这个网红打卡点焕新!10月... 5月18日海晏村发布公告计划在2025年9月30日前对海晏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下为详细内容海晏村...
2025“Passion山东·... 从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山东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和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
商代遗址“活”起来!大辛庄遗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5月18日,大辛庄遗址公园主题活动在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办,这也是该博物馆自...
东营:“小村”博物馆 内有大“...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不少学生和市民选择去博物馆参观,在东营市东营区...
“5·19”游云南,多个景区大...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值此“中...
宁德古田:以文兴业,千年古县“...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林盈一个千年古县能有多少种“诗和远方”的可能?在翠屏湖的潋滟波光中泛舟品...
国际博物馆日各大博物馆推出丰富... 5月18日,观众在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参观。在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古琴表演让观众沉浸于悠悠古韵之中。深...
丰富多彩!“5.19中国旅游日...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值此“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于5月19...
感受今日“霞客精神”(边城见闻...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李茂颖 屈 佩 徐霞客当年住过的李家大院老宅内景。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李孔正在...
打造更有看头的博物馆(国际视点... 本报记者  黄培昭  孙广勇  张慧中 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已基本完成修订《...
爱上海|满园浪漫惹人醉 上海薰... 2025年上海薰衣草节正式开幕,有近7万株普罗旺斯薰衣草,31000㎡紫色花海的上海薰衣草公园迎来盛...
“空无一物”的展厅,靠什么吸引...   新华社南宁5月18日电(记者陈露缘、赵欢)在48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没有一件“展品”,却吸引了不...
25条绝美路线!昆明周边一日、... 5月的昆明漫天紫色的蓝花楹吸引无数游人滇池沿岸的百草村犹如一颗遗世明珠图源:青春西山澄江星空小镇充满...
诗意中国丨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  位于安...
到西域爬山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是... 其实我非常怀念在219国道新疆段的摩旅,因为一路过来,大部分时候人车都非常罕见,那是种能让人感觉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