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今日“霞客精神”(边城见闻) 感受今日“霞客精神”(边城见闻)
迪丽瓦拉
2025-05-19 07:02:05
0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李茂颖 屈 佩


徐霞客当年住过的李家大院老宅内景。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李孔正在制作玉雕。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李家大院一角。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图片来源: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为云S(2023)46号


出生在缅甸的余鸿仙(右一)向客人介绍翡翠。 赵  辉摄


本报记者在李家大院采访李孔(左一)。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李家大院所在的绮罗古镇俯瞰。 赵  辉摄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云南保山的腾冲市,古称腾越,他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在理念相对封闭、奉行“父母在,不远游”悠悠古训的时代,他却怀有“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志向和宽广视野,以无畏的勇气和平视的心态,探究山川河流的雄奇壮美和不同文化习俗的多姿多彩,留下引人入胜,读来顿觉世界之大、理应相互包容的不朽名著《徐霞客游记》。

记者来到腾冲,发现徐霞客笔下曾描写过的两样事物,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两张名片——号称“玉出腾越”的玉石翡翠和徐霞客亲临考察的热海火山。但让人印象更深的,是腾冲当代的人们,还有来自境外的“洋霞客”们,传续着敢闯敢为、探索新世界的“霞客精神”,还有随之而来的开放心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传承和塑造这座“极边第一城”的文脉。

徐霞客笔下的远方,缅甸翡翠和中国玉文化相遇

如果探究徐霞客心中的诗和远方,腾冲肯定占据一席。翻看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四成是滇游日记,而腾冲一地,他逗留39天,写了3万多字。

到腾冲,今是通途,昔曾天堑。万里遐征,徐霞客两度翻越高黎贡山,才抵达腾越大地。他登顶打鹰山,记其火山地貌特征;行至云峰山,望云海、赏峭壁;攀石房洞山,更是经历了欲上无援、欲下无地的困局,还差点坠入悬崖,让“以躯命游”的徐霞客感慨:“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

登山越岭,路途劳累,一处好落脚处最是难得。“由来凤山东麓循之南,六里,抵绮罗……是夜宿李君家。”这个“李君家”,就是腾冲绮罗古镇的李家大院。当年应李家先祖李虎变之邀,徐霞客在这里居住了7天。

如今在与李虎变名字相关的老虎巷内,依然有一处李家大院,光绪年间由李虎变的后人李先和重建,建筑风格更似中原文化之风。

李虎变因徐霞客的记载而史上留名,李先和则因经历传奇而被后人铭记。据记载,这位翡翠大王不仅商号开遍东南亚,还娶了一位“缅甸公主”。扩建李家大院的资金,来自李先和的翡翠生意。如今的李家大院,则由李氏后人、玉石雕刻师李孔照看。这里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还陈列着各类翡翠制品。

徐霞客当年落脚处陈列翡翠,并不给人以违和感。据腾冲翡翠博物馆馆长黄永康考证,徐霞客是将腾冲翡翠和翡翠文化记录在册并传世的第一人。当年徐霞客的友人曾赠与他两块翡翠原石,时称“翠生石”。他在游记中写道,“先一石白多而间有翠点……又取一纯翠者送余,以为妙品”。

“徐霞客的记载,成为我们推断翡翠开发时间的重要依据。”黄永康说,没有中原玉文化,便没有缅甸翡翠的开发。明朝洪武年间军屯之前,中原文化尚未抵达这极边之地,当地人无法感受玉石之美,是历史久远的中国玉石文化,让翡翠的价值得以展现。

学霞客去远方寻求梦想,迎远客在家乡尝试“留洋”

往事越百年。李家大院,一砖一瓦,一如当年。

木质建筑,必须得有人居住养护。现在,李孔一家四口受命守护祖宅,老宅也成了李孔制作玉器的工作室和展览馆。

见记者一行到来,李孔的妻子段春玲热情介绍:“这是大门、那是二门;这是犀牛望月,那是龙凤呈祥……”别看现在段春玲介绍院子时笑脸盈盈,但当初决定入住的时候,可是满心的不情愿。

5年前,李家大院无人看管。远在台湾的族兄向李孔提出,希望他守护这座百年古宅。当时,还在广东佛山的李孔和妻子商量,段春玲不解:“老屋年久失修,怎么住?”李孔说:“上百年的老宅,怎么能让它在咱们这一代倒掉?”

入住,得先修缮;修缮,李孔没少下功夫。没设计师,他就自己规划设计;工人不够,他就自己上手。“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这座宅院的历史风貌。不时有游客参观,段春玲负责接待;大多数时间,李孔沉浸在玉石雕刻上,像个“宅男”。

受腾冲文化影响,李孔自小便喜爱雕刻。初中毕业后,李孔跟着父亲进山开采石料,烈日下搬运、寒风中凿石,看着漫山遍野的石头,李孔心有不甘,想出去闯闯,学习玉雕技艺。

从没走出大山的他,只身走出村庄,先到县城开阔眼界。一位老板看李孔肯吃苦,推荐他去福建莆田,但学的却不是玉雕,而是石雕。

“石雕也是雕。”时年17岁的李孔,仅凭手里攥着老板给他的电话号码,趿双凉鞋就坐上了前往福建的长途汽车。下车时只剩下200元,但李孔却格外坚定:“在老家待下去出路不多,天下很大,一定要走出去!”

学徒的日子远比李孔想的难熬。在莆田,他学着用铁锤等器具雕磨坚硬的石料,手掌磨出厚厚的老茧不说,单是粉尘,一般年轻人就受不了。两年后,李孔出师——本来留在厂里可以拿不错的薪水,可他却像徐霞客一样选择了再次踏上旅途。

这次的目的地,是广东佛山平洲,学习南派玉雕。石雕是大开大合,玉雕更需精雕细琢。“原理相通,但技术有差异”,人物、花鸟、瑞兽……李孔终于掌握了玉雕全套手艺。李孔远游求艺的经历,可以说是当代的“霞客传奇”。至今他人在家乡,仍有“世界眼光”。在他的建议下,段春玲在兼职古建解说的同时用心学英语,准备迎接境外游客。他们的孩子还要再多学一门缅甸语,以便跟邻近的缅甸来客交流。老宅内“留洋”,不能不说李孔一家很有眼光。

“洋霞客”来腾冲创业,靠“闯”字成就一番事业

境内外游客涌入,让李孔这样的玉石匠人得以留在家乡。如今,翡翠是腾冲最重要的旅游商品之一。

伴随中缅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识得玉石之美的缅甸人,不再止步于采矿销售原石,而是来到腾冲试水销售翡翠等珠宝。

生在缅甸的余鸿仙便是其中之一。现在向客人介绍翡翠时,她的中文流利得已经听不出分毫异国腔调。但在2008年刚到中国时,余鸿仙还只能用手比划来交流。为了更快地适应中国生活,余鸿仙每晚跟着新闻逐字学习中文,花了五六年时间才日益熟练。

在缅甸出生、成长,直到24岁,余鸿仙才在缅甸接触翡翠,从玉石批发做起,逐渐积累经验。

腾冲卖玉,如同菜市场卖菜。创业维艰,没啥本钱的余鸿仙选择了在腾越商贸城摆摊。别人看到客人,远远地就开始主动推销,可才到腾冲的余鸿仙连吆喝都不敢。“起初的五六个月时间,只卖出了400块钱。”余鸿仙说,刚开始时自己没少亏钱,但家里在缅甸有货源,靠着薄利多销,先解决了生计问题。

“缅甸翡翠原石便宜,但只卖原石不是长久之计。”她说。如今,开设翡翠加工厂、运营实体店铺、跑到北上广送货上门……余鸿仙的翡翠生意走出腾冲,靠的便是一个字“闯”——有一回对方连定金都没付,余鸿仙就带着价值上千万的货品连夜飞北京送货上门。

“我希望成为缅中交往的桥梁,既做缅中两国朋友的翻译,也促成生意。”余鸿仙说,腾冲曾经是远方,如今已然是家乡。

(本报记者朱思雄、侯露露、张远南、刘玲玲参与采写)

■链接·云南保山腾冲

腾冲市位于云南保山市西部,西与缅甸毗连,是中国人口分布“胡焕庸线”西南端,境内火山热海、和顺古镇、高黎贡山等文旅资源丰富。

明朝崇祯十二年,徐霞客进入腾越(腾冲)境内,39天行程800里。《徐霞客游记》对南方丝绸之路腾冲分水关至玉璧段、叠水河瀑布、宝峰山、云峰山、打鹰山、北海湿地、石房洞山、硫磺塘温泉群(热海)进行了描写。如今,腾冲梳理徐霞客在当地的8处自然与文化遗存点,将徐霞客游记文化、“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与旅游风景名胜区相结合,持续提升徐霞客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海内外游客。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9日 17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Passion山东·... 从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山东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和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
商代遗址“活”起来!大辛庄遗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5月18日,大辛庄遗址公园主题活动在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办,这也是该博物馆自...
东营:“小村”博物馆 内有大“...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不少学生和市民选择去博物馆参观,在东营市东营区...
“5·19”游云南,多个景区大...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值此“中...
宁德古田:以文兴业,千年古县“...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林盈一个千年古县能有多少种“诗和远方”的可能?在翠屏湖的潋滟波光中泛舟品...
国际博物馆日各大博物馆推出丰富... 5月18日,观众在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参观。在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古琴表演让观众沉浸于悠悠古韵之中。深...
丰富多彩!“5.19中国旅游日...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值此“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于5月19...
感受今日“霞客精神”(边城见闻...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李茂颖 屈 佩 徐霞客当年住过的李家大院老宅内景。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李孔正在...
打造更有看头的博物馆(国际视点... 本报记者  黄培昭  孙广勇  张慧中 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已基本完成修订《...
爱上海|满园浪漫惹人醉 上海薰... 2025年上海薰衣草节正式开幕,有近7万株普罗旺斯薰衣草,31000㎡紫色花海的上海薰衣草公园迎来盛...
“空无一物”的展厅,靠什么吸引...   新华社南宁5月18日电(记者陈露缘、赵欢)在48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没有一件“展品”,却吸引了不...
25条绝美路线!昆明周边一日、... 5月的昆明漫天紫色的蓝花楹吸引无数游人滇池沿岸的百草村犹如一颗遗世明珠图源:青春西山澄江星空小镇充满...
诗意中国丨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  位于安...
到西域爬山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是... 其实我非常怀念在219国道新疆段的摩旅,因为一路过来,大部分时候人车都非常罕见,那是种能让人感觉无比...
魅力山乡|种子博物馆的乡村文旅... 种子博物馆位于海南定安县富文镇九所村是当地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项目馆内收藏了800多种植物种子和标本该...
全国主流媒体总编行:从脚下到云... 媒体团步入天一阁从月湖畔天一阁的墨香氤氲,到鼓楼城墙下的市井烟火;从东钱湖畔的艺术地标,到宁海茶山间...
“熊猫专列·成都号”迎首发:5...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周彬5月18日下午3点,乘坐“熊猫专列·成都号”首发列车的旅客陆续抵达成都安靖站...
国际博物馆日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一幅幅精美的水粉画,展现出大熊猫憨厚可爱的神态;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捕捉...
成飞公园歼10C引万人打卡 巴...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摄影报道近日,位于成都青羊区黄田坝的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成飞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