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观众在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参观。
在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古琴表演让观众沉浸于悠悠古韵之中。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胡蕾/图)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深圳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多元角色,也为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澎湃不竭的动力。
深圳博物馆作为深圳的文化地标之一,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格外引人瞩目。4月29日至8月31日,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第一专题展厅举办了“抟泥化万物——古代东西方文明中的陶瓷艺术”展览,展出了267件/套陶瓷文物珍品,展现了古代各族人民的审美意趣和制陶技艺。
5月18日当天,深圳博物馆还举办了多项特色活动。在陶绘世界——陶瓷纹饰绘制体验活动中,专业老师向观众介绍了陶瓷纹饰绘制工艺,并现场指导参与者绘制纹饰,让观众亲身体验陶瓷艺术的魅力。此外,虞山清韵——古琴评鉴音乐会也在当天下午举行,古琴演奏家们用悠扬的琴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南山博物馆则以“夜绘写生活动”拉开国际博物馆日的序幕。从5月16日晚开始,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速写绘画创作,感受艺术与历史的交融。5月17日晚,一场古典音乐会在这里举行,通过音乐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华强北博物馆则将学术研讨与文娱活动相结合。5月18日,博物馆举办了“妙币生花:花钱里的文化传承”学术研讨,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花钱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与此同时,“芯光灿烂”文娱快闪活动也在馆内举行,小东方民乐团用传统乐器奏响“国韵新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体验。
钢结构博物馆的活动则更具科技感。5月17日—18日,博物馆举办了3D打印笔体验小课堂,向观众介绍3D打印技术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并指导观众制作建筑模型。此外,夜绘钢结构博物馆活动也在5月17日晚举行,邀请观众围绕博物馆主题进行速写绘画,感受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则聚焦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博物馆安排了多场鹤湖客家文化讲解活动,向观众介绍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深圳各大博物馆通过展览、音乐会、工坊体验、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多元角色。这些活动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选择,也让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脉搏最鲜活的跳动。与此同时,深圳的文博事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加速融合,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