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运博体验《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沉浸式展览,穿越进画中720°看运河;去常州博物馆看“金色海昏”,感受金山币海的视觉盛宴……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你想好去哪玩了吗?
5月13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文物局承办的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暨“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
今年,江苏围绕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的主题,联动全省各地推出171项主题展览、409项教育研学活动、107场博物馆“六进”以及79个文创活动,吸引游客来博物馆开启博物之旅。
“518”去哪玩?13市主题展览和社教活动发布
2024年9月,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文物局联合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的《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有效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展教育研学、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
“江南百工”“数研博物馆”“雨花思政”“方寸之间见家国”……活动现场,发布了江苏省馆校合作优秀案例和2023-2024年博物馆研学游精品案例,以鼓励博物馆更好发挥教育功能,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现场还发布了2025年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项目以及2025国际博物馆日全省主题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18个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和4个革命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围绕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展示长江文明、大运河文化等重大主题,具有鲜明的江苏文化特质,彰显“水韵江苏”独特魅力。
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博物馆的未来属于青年。活动现场,举办了“文博青年讲学团高校行”江苏站授旗仪式。“文博青年讲学团”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中的杰出青年委员组成。5月起,“讲学团”将走进江苏各高校,分享文博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成果。
数字赋能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沉浸式展览精彩亮相
当总长135米、高3米的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活”起来,会是什么模样?启动仪式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现代快报携手推出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沉浸式展览精彩亮相。
展览通过画面分层、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解构重塑,让人如同畅游在大运河25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的夯声、宋代繁荣汴京的叫卖声在720°环绕空间里回响;随即又穿越到当代大运河,从北往南、从冬到春,一路欣赏两岸焕然一新的山川风貌。
此外,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亮相,全国首档文博合创竞演节目《探宝说创团》发布,以数字科技增势赋能,更好展现江苏文物之美,讲好江苏地域文明历史故事。
“博物知旅”情景剧生动演绎,将活动氛围一步步推向高潮,升级推出的2025“博物知旅”乐享博览、体验博学、记录博闻、感悟博韵四大系列主题活动让人充满期待。
文创天团齐聚,吸睛又吸金
活动现场,更有“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文创天团成员“小粉炉”“美凤冠”“胖宝剑”,还有它们的好朋友“小青炉”“小粉瓶”等齐聚一堂,引得现场观众驻足观看、争相选购。
火爆出圈的“小粉炉”冰箱贴、吴王夫差毛绒剑、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萧后凤冠冰箱贴、扬州博物馆白龙纹梅瓶“琉璃”款冰箱贴……各馆代表性文创产品闪亮登场,众多“断货”抢不到的明星产品在这里都可以轻松拿下。
“粉粉嫩嫩的,太漂亮了!”在“数见苏韵”文创市集,市民游客选购文创周边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冰箱贴、包包、手机挂件……来自河南的游客邵女士把乾隆同款“小粉炉”周边买了个遍,打算把这份帝王的“少女心”送给亲朋好友。
“当我拿出这两把剑,阁下如何应对?”苏州博物馆的摊位上,“胖宝剑”毛绒玩偶萌翻全场。每个小朋友尤其是小男孩,见到它就挪不动步伐。这对源自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的文创产品,将千年历史的厚重感转化为手可盈握的温暖,成为亲子游客的必买之选,两把都入,仿佛就是“双剑合璧,天下我有”。
旁边的“蟹黄黄”大闸蟹毛绒玩具,灵感源自馆藏清代苏绣名片袋,金黄的蟹壳下藏着“登科及第”的美好寓意,让人忍不住想把这份苏式祝福带回家。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张文颖/文 钱念秋 吉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