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11月5日,11家2025年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授牌,至此,北京市已形成三批共30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当天,“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资源推介活动”在海淀区砖窑里公共文化艺术综合体举行,集中展现北京工业旅游的新风貌。
工业旅游近年来受到市民、游客的关注,比如首钢园、798·751都是著名的工业遗产园,也是工业游的重要点位。今年10月,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经信局印发《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到,到2027年,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从工业游的数量上来看,截至目前,北京已经拥有了30个工业游示范点,除了当天授牌的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砖窑里公共文化艺术综合体、机器人大世界等11家点位,还有此前授牌的北京市珐琅厂、二七厂1897科创城等。
北京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朋表示,工业游一头连着生产制造,一头连着文旅消费,成为未来北京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繁荣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平台。北京拥有着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但也存在散而不聚等问题,工业文化元素挖掘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同时,像工厂游,尤其是高科技工厂游,其高品质的场景和体验服务存在不足。方案的出台就是希望系统性地激活这些文化,让工业旅游成为城市文旅的新地标。
他同时表示,北京的工业旅游核心目的是打造精品,“求精不求多,工业旅游示范点要成为能够代表北京高精产业、代表北京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名片。”
李朋透露,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市首轮工业文化资源普查,未来,还将建设全市统一的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和旅游资源地图。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