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文铭权
11月2日,2025都江堰文化遗产步道发布仪式暨系列主题活动,在都江堰市玉清宫圆明宫文化遗产步道启幕。本次活动以“穿越千年古道·探秘文化遗产”为主题,通过“发布仪式+定向徒步活动+学术会议”三位一体的创新形式,展示了都江堰市在“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建设工作中对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上午9时30分,2025都江堰文化遗产步道发布仪式在玉清宫圆明宫步道起点拉开帷幕。与会嘉宾共同启动步道点亮装置,标志着都江堰文化遗产步道体系正式面向公众发布。专为都江堰文化遗产步道设计的小程序“剧游都江堰”也同步上线,将与17条步道一起构建线上线下两个体系,进一步增强徒步的体验感。
上午10时,都江堰文化遗产步道定向徒步活动开跑。活动设置专业竞速组、文化体验组、少年乐游组三大组别,近500名选手参与,覆盖了7岁至55岁全年龄段运动爱好者,既满足了竞技体育的专业需求,也为家庭群体打造寓教于乐的户外体验场景,生动诠释了运动健身与文化体验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下午,“2025年国家公园与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都江堰专题会议”举行。来自中、美、韩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山地旅游与遗产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入交流。
都江堰市政协副主席周中国表示,未来,都江堰市将继续以文化遗产步道为载体,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出去,为都江堰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富含文化底蕴的新动能,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据悉,都江堰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区域内有不可移动文物312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1项。为进一步做好区域内遗产的活化利用,讲好都江堰文化故事,该市启动“文化活化+户外徒步+智慧服务+多维体验”创新模式,打造全国首个遗产步道智慧网络体系,构建起世界级遗产步道网络。该遗产步道总长340公里,涉及144个文物点位,分为两级步道体系。其中,一级主环线160公里,连接重点遗产点和各二级环线入口服务区,沿线共形成7个主题路段,包括古道寻踪段、古建游赏段、山地游憩段、“三遗”游学段、窑址技艺段、遗址探索段和修心体验段。二级游径180公里,主要为文化遗产区域内部道路,包括17条步道(骑行)环线。
目前,青城山玉清宫圆明宫步道环线已正式对外开放,其余16条环线目前处于自然开放状态,后期将在确保安全和原生态的基础上逐步对道路进行提升、陆续完善服务驿站、文化场景、环卫设施、标识系统、预警体系、智慧导游、安全救援等设施并逐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