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麻烦问下,这趟‘侠义专线’真能遇上洪七公吗?”10 月 4 日清晨,襄阳南湖广场公交站早已挤满了提着相机、穿着汉服的游客,刚从武汉赶来的大学生李萌萌攥着手机,兴奋地向站台工作人员确认。不远处,一辆身披 “江湖绿” 的公交车正缓缓驶来,车身上郭靖弯弓射雕的彩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车窗上悬挂的红灯笼随风摇曳,引得人群中瞬间响起阵阵欢呼 —— 这便是这个国庆假期,让襄阳彻底火出圈的 “侠义襄阳” 旅游公交车。
一、从 “等公交” 到 “追公交”,一场穿越千年的江湖之约
“以前坐公交是为了赶路,现在坐公交是为了赴约。” 家住襄阳樊城区的市民王女士笑着说。10 月 2 日下午,“侠义襄阳” 旅游公交车正式启动运行,短短两天时间,它就从普通的交通工具变成了全城追捧的 “文旅明星”。每天清晨不到 8 点,南湖广场和吾悦广场两个起点站就排起了长队,既有带着孩子来体验的本地家庭,也有专门从河南、湖南等地赶来的武侠迷,甚至还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扛着设备,只为记录下车厢里的 “江湖瞬间”。
走上公交车的那一刻,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原本冰冷的金属车厢,被精心改造成了古色古香的 “江湖驿站”:车顶悬挂着数十盏绢花灯,暖黄色的灯光透过薄纱洒下,给整个车厢蒙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两侧车窗被换成了雕花木窗,窗棂上刻着 “侠”“义” 二字,微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车厢内壁挂满了绣着门派标识的挂旗,“丐帮”“桃花岛” 的旗帜在风中轻轻飘动,角落处还摆放着一面牛皮战鼓,鼓面上 “襄阳保卫战” 的图案格外醒目;座椅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铺着红色毛毡的长凳,游客们可以随意坐下,与身边的 “江湖人士” 畅谈。
“各位英雄侠女,欢迎乘坐‘侠义襄阳’专线,我是本次行程的讲解员郭靖。” 上午 9 点,公交车准时出发,一位身着青色长衫、腰佩长剑的 “郭靖” 手持扩音喇叭,热情地向乘客们打招呼。他个子高大,面容憨厚,一举一动都透着 “郭大侠” 的豪爽,刚开口就赢得了满车厢的掌声。“咱们现在经过的这条街,就是当年郭靖、黄蓉驻守襄阳时,军民共同修建的‘抗元街’,街边的老房子至今还保留着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郭靖” 的讲解既专业又生动,他不仅介绍了襄阳的历史文化,还穿插着《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故事,让游客们听得入了迷。
而驾驶座上,一位梳着高髻、穿着鹅黄色衣裙的 “黄蓉” 更是引人注目。她头戴珠钗,手持方向盘,眼神灵动,偶尔还会回头跟乘客们互动:“各位放心,本姑娘的驾驶技术,不比划船差!” 一句话逗得满车厢哈哈大笑。“黄蓉” 的扮演者是襄阳公交集团的驾驶员张莉,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研究黄蓉的性格特点,还专门学习了古代女子的仪态举止。“刚开始穿古装开车有点不习惯,裙摆总容易勾到油门,练了好几天才熟练。” 张莉说,看到游客们开心的样子,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车行至半途,一位身着灰色丐帮服饰、留着花白胡子的 “洪七公” 突然从车厢后部走了出来,他手持打狗棒,笑着向乘客们拱手:“老叫花我今天特地带了‘叫花鸡’,想尝尝的英雄侠女,快来互动答题呀!” 原来,这是公交车上的特色环节 —— 武侠知识问答。“洪七公” 提出的问题都与襄阳和金庸武侠相关,“郭靖、黄蓉在襄阳驻守了多少年?”“杨过在襄阳城外斩杀的蒙古将领是谁?” 答对的游客能获得一枚刻着 “侠” 字的徽章,答错的也能得到一颗桂花糖。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大人小孩都踊跃举手,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二、不止于 “打卡”,让武侠文化 “活” 在襄阳街头
“侠义襄阳” 旅游公交车的爆火,并非偶然。作为金庸武侠小说中 “襄阳保卫战” 的发生地,襄阳有着深厚的武侠文化底蕴。多年来,襄阳一直致力于将武侠文化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从修建郭靖黄蓉雕像,到举办武侠文化节,再到打造武侠主题景区,一步步让 “侠义襄阳” 的品牌深入人心。而这趟旅游公交车,正是襄阳文旅创新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 它不再是将武侠文化局限在景区里,而是让其走进街头巷尾,融入市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
“以前游客来襄阳,大多是去古隆中、襄阳古城墙这些传统景点,看完就走了。我们希望通过这趟公交车,让游客能放慢脚步,感受襄阳的市井烟火气。” 襄阳公交集团文旅项目负责人周先生介绍,为了设计这趟公交车,团队前后花费了 3 个多月的时间,反复研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场景,还征求了多位文化学者和武侠迷的意见。“车身的彩绘改了 5 版,车厢的装饰换了 3 次,就是想让每一个细节都能还原大家心中的武侠世界。”
除了精心的布置,公交车的路线设计也颇具巧思。它在南湖广场和吾悦广场之间往返,沿途停靠 8 个站点,串联起襄阳古城墙、临汉门、北街等多个景点。游客可以随时上下车,既能乘坐公交车感受 “江湖氛围”,也能走进景点深入了解襄阳历史。“我本来只打算在襄阳待一天,结果因为这趟公交车,我多留了两天。” 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说,他跟着公交车逛了北街,在古城墙上走了一圈,还在街边的小店买了一把刻着 “侠义” 二字的折扇,“这种感觉特别好,不像旅游,更像在体验一种生活。”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趟公交车全程免费乘坐,而且每日前 30 名上车的乘客,还能获赠精美文创产品 —— 既有印着武侠人物的书签,也有绣着襄阳景点的手帕。“我们不想把它做成盈利项目,而是希望它能成为襄阳的一张‘文化名片’,让更多人了解襄阳,喜欢襄阳。” 周先生说,国庆期间,公交车每天的客流量都超过了 500 人次,很多游客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体验,让 “侠义襄阳” 的热度持续攀升。
在公交车上,还有一个特别的 “江湖留言簿”,游客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襄阳的祝福。翻开留言簿,满满的都是温暖的文字:“第一次坐这么有特色的公交车,襄阳太会了!”“希望‘侠义’精神能一直传承下去”“下次还要来襄阳,再赴一场江湖之约”…… 这些留言,不仅记录着游客们的美好体验,也见证着襄阳武侠文化的魅力。
三、文旅创新的 “襄阳答案”: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
“侠义襄阳” 旅游公交车的成功,为当下的文旅创新提供了一个 “襄阳答案”—— 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可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迸发出新的活力。在很多城市都在绞尽脑汁吸引游客的当下,襄阳没有盲目跟风搞 “网红打卡点”,而是立足自身的文化特色,用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 “活” 起来,既保留了文化的内核,又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游客既能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又能获得轻松愉快的体验。
“这趟公交车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可能。” 湖北文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刘先生评价道,襄阳的武侠文化不仅是小说中的故事,更是襄阳人 “忠义爱国” 精神的体现。“郭靖、黄蓉驻守襄阳,为了保卫家园不惜牺牲一切,这种精神与襄阳这座城市的精神是相通的。这趟公交车不仅是在还原武侠场景,更是在传承这种精神。”
在公交车上,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郭靖” 在讲解襄阳古城墙时,会特意提到抗战时期,襄阳军民坚守城墙、抗击日军的历史。“从南宋的襄阳保卫战,到抗战时期的襄阳抗战,再到今天的和平年代,‘忠义’‘担当’一直是襄阳的城市品格。”“郭靖” 的话让很多游客深受触动,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女士说:“原来我以为武侠只是虚构的故事,现在才明白,武侠精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国庆假期过半,“侠义襄阳” 旅游公交车的热度丝毫未减。每天傍晚,当公交车结束一天的运行,返回停车场时,“黄蓉”“郭靖”“洪七公” 们都会脱下古装,卸下妆容,疲惫却满足。“虽然每天要工作 8 个多小时,还要穿着厚重的古装,但看到游客们的笑容,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洪七公” 的扮演者、退休职工孙大爷说,他是一名资深武侠迷,这次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圆了自己的 “江湖梦”。
而对于襄阳来说,这趟公交车的意义远不止于国庆假期的热闹。“我们计划在国庆之后,对公交车进行优化升级,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和互动环节,让它成为常态化的文旅项目。” 周先生说,未来,襄阳还会推出更多类似的创新举措,让传统文化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来到襄阳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夕阳西下,最后一班 “侠义襄阳” 旅游公交车缓缓驶入南湖广场公交站。游客们依依不舍地走下车,纷纷与 “黄蓉”“郭靖” 合影留念。“下次再来襄阳,我还要坐这趟公交车!” 李萌萌挥着手,大声说道。公交车上的花灯依旧明亮,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未完的江湖之约。而襄阳这座千年古城,也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将 “侠义” 精神传承下去,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感受它的历史与浪漫,续写属于它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