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云利
金秋时节,烟台的凤凰山色彩斑斓,惹人爱怜。
山中树木相拥而生、高矮和谐。成群的麻栎、刺槐、黑松等挺拔而立,有的扎根山石,用它倔强的生命撑起凤凰山的片片绿色。树下的荆条、花木兰、山合欢等灌木依地而生、高低相映,仿佛山林中的每一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定位。
顺着蜿蜒的石径拾级而上,其实山势并不算陡峭,四五个台阶连接着一个小平台,偶尔陡峭处呈螺旋式上升,恰恰给了游人锻炼脚力的好机会。漫步在林间栈道自成一趣,稀疏斑驳的光影洒在林荫道上,在微风的吹拂下跳跃翻滚。木栈道旁边的巨石沉稳安逸,模样各式各样,有的像老人在林间漫步,倾听林风的诉说。茂林间有处“畅远台”,三平方米见方的样子,两排木椅对立而放,一株小树横亘其间,似给平台打开一扇窗。游人可以极目远眺,可以深呼吐纳,可以聆听鸟鸣,亦可以冥思畅想,都是一种难得的情趣。
秋天到了,山林的色彩斑斓起来了,绿色、紫色、黄色、红色的树叶争奇斗艳、兀自绽放,自顾自美丽,从远处眺望仿佛给蔚蓝的天空点缀了点点斑斓。
晴朗的天气,站在云岭远眺,别具一番风情。向东北而望,蔚蓝的天空与湛蓝的大海在极远处交汇,融合成一条长长的蓝线,偶尔白云遮挡下的海面,犹如一条条墨玉长带;海平面上,忙碌的渔船宛如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向东南而望,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逶迤相连,昆嵛山、养马岛等尽收眼底。群山依偎在城市周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山坳中高楼林立,错落有致。
有山、有树、有花,自然要有亭才算雅致。半山中的“崇廉亭”俊朗挺拔,仿古式亭阁风格,伫立亭中,抬头仰望,庄严肃穆,莱山“痴愚老人”李永绍仕于两朝、清旷淡雅、清正廉洁的事迹涤荡亭间。山顶的“凤凰阁”是公园的地标性建筑,四层楼阁为清代仿古建筑,屋顶为歇山十字脊,稳健端庄,刚柔相济,周边三个群阁与之相拥而立,呈现众星捧月之势,安详地守护着凤凰山。

面对如此景色,工作在山脚下的我,自然不能辜负这大自然的馈赠。入秋以来,每天中午时光,便与几位挚友相约同游凤凰山。于我而言,与其说是爬山,不如说是寻找与山对话的机会。当踏上蜿蜒陡峭的石阶,表面看是在考验脚力,实际却是意志力的比拼。当你举头长叹正欲退却的时候,它似乎那么强大,当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的时候,它似乎那么渺小。在强大与渺小之间,山的高度是丈量意志的尺度,这与人生又何其相似。
坐在畅远台短歇,因攀登石阶微微发汗的面庞,被秋风吹拂过后,一种清爽透彻全身,上山时略显沉缓的呼吸,在这里可以恣意吐纳,那叫一个畅快。山林中微黄的树叶,和着雅风漫卷松涛,怎一个惬意了得?生活或工作的劳累,在这一刻随风飘散而逝。清代词人王时翔在《凤凰阁》中所写的“半坠衰黄,只剩几枝残绿”的凄清,在我眼中却是另外一番意境。
美哉凤凰山,劝君有空来此一游、赏景畅玩,或许能有不一样的发现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