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的细雨朦胧了北方的老城,当中秋的满月诗化了孝义的夜空,当手工的月饼飘香了乡村的街巷,当鲜艳的红旗映红了节日的笑脸,孝义以20项600余场文旅宣传推广与消费促进活动,让这个“双节叠加”的假期热力值爆表,文化味浓厚,烟火气升腾,体验感拉满,交出了一份“吸睛”又“吸金”、热闹又安心的双节文旅答卷。截至目前,全市文旅市场共接待外地游客约126万人次,核心景区接待游客94.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43.6万元。
核心引爆,老城焕新
“目睹老城焕新颜,如此热闹非凡的启城盛典,令人回味无穷!”国庆节首日,孝义老城南稍门广场早已熙熙攘攘,数千市民与游客手执五星红旗,共襄盛举。随着鼓乐悠扬响起,千人广场舞激情开场,舞者们身着统一服装、步调一致,尽显孝义市民的热情与活力。一声“开启”落下,现场即刻响起如雷的掌声与欢呼声,和平鸽飞掠过古城墙,五彩烟雾升腾,数万气球载着美好祝愿飞向蓝天,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永恒的历史瞬间。
“我们夫妻俩专门从杭州赶回来,太值了!”专程返乡的任宁夫妇难掩激动与自豪。国庆期间,孝义老城精心筹备多场活动:无人机烟花秀在夜空勾勒璀璨图景,沉浸式演出让游客“穿越”千年,打铁花技艺绽放非遗魅力,城墙灯光秀点亮古城夜色。更有连续两晚的2025首届孝义老城音乐嘉年华,上万名音乐爱好者从各地齐聚,在律动中释放热情,见证千年老城与现代音乐的精彩碰撞。游客康雅琴女士坦言,为了观看萧敬腾的表演特意从外地赶来,“下午逛了孝义老城,现场氛围超嗨,服务也很到位,彻底被孝义圈粉了。”
活动期间对老城开启仪式、非遗晚会等重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达10万+,单场最高在线人数5万人次。联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邀请23位山西本地百万级文旅博主及粉丝网红达人分阶段内容发布,总曝光量1984万+,互动总量超11.2万;新华网、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29家主流媒体发布报道,累计曝光490万+,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1.9亿次。
文化赋能,非遗出彩
“踏月而来”,知名歌手乌兰图雅一曲《孝义欢迎你》唱响对八方宾客的邀约。10月6日晚,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市文旅集团、鹏飞集团联合主办的“诗意中国 月满孝义”2025中秋朗诵音乐会在蒙蒙细雨中温情上演,众多杰出艺术家和重量级嘉宾联袂献艺,与现场观众共度中秋佳节。
《天宫望月》,通过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艺术家刘之冰的深情演绎,带领观众仰望星空,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与不懈追求。知名主持人金龟子以灵动童真的声线领诵,将流沙河笔下的乡愁娓娓道来。“我是临水村的名誉村长,今天回村了,狂炫剔尖面、拨鱼、碗面三种面,太好吃了!”金龟子直言再回临水村感受到翻新的变化,还有村民一如既往的热情,不仅品尝了老醋酸奶、轻食鹌鹑,还现场体验手工月饼,参观了文旅共富工坊。
游客流量带动消费增量,据悉,临水月饼市集带动30名群众人均增收1800元,银票消费体系帮助商户日均营收提升40%,部分餐饮商户营收突破6万元;“集章打卡”活动为20家商户增收约10万元;亲子运动会活动收入达11.56万元。
吕梁非遗文艺晚会及连续两日的节目展演,汇集了来自吕梁各地的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演人员超过800人,现场吸引观众万余人次,有效带动曹溪河、临水等景区联动发展。
仁义村打造“文艺+体验+互动”红色文旅模式,通过展演《浩气长存报国亭》《以爱之名》情景剧,推动游客在体验中传承爱国情怀,进一步夯实了“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梧桐镇的“豆香庆华诞”、大孝堡镇的“镇村同庆迎华诞”、新义街道的“贾家庄婚俗”展演等活动,凭借鲜明的主题特色收获了广泛好评。
暖心联动,服务升级
“您好,这里是文旅服务热线……”为迎接双节,孝义市通过服务升级、暖心举措与高效响应,全方位做好保障。节前从政府办、文旅局、文旅集团、工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抽调骨干组建文旅服务热线专班,围绕景点活动、礼仪规范、食宿交通等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十一”期间实行“三班倒”24小时值守,统一受理游客咨询、投诉与求助,共高效处理来电56个,全部妥善解答、处置到位。
公安、交警、市场、交通、城管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累计部署6500余人次,聚焦交通疏导、景区安保等关键环节靶向发力,以“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的扎实举措,为“十一”期间文旅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交通部门调用近160辆公交车有效保障了各主要景区景点的人员转运、接驳工作。社工部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围绕游客引导、咨询解答、秩序维护等全过程补位服务,有效提升了游客出行体验。
此次“双节”文旅活动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孝义市文旅产业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为当地文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孝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