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广州推出涵盖景区焕新、传统民俗、乡村旅游、精品演出、文博展陈五大板块的2000多场特色文旅活动,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市民游客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假日期间广州市累计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5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18.1%,消费活力显著提升。携程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广州主要客源地为:北京、上海、长沙、成都、南宁;最热门景区前5位为: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中山纪念堂、广州长隆度假区、广州博物馆、广州塔。
山水诗城:城外青山城内湖,白云千载绕羊城
“城外青山城内湖,白云千载绕羊城。”这是诗人眼中的广州。今年广州正式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词之城”的荣誉,成为中国首个获得此荣誉的城市。
国庆假期是广州获得该荣誉之后的首个超长黄金假期。据统计,假期纳入监测的35家文化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918.1万人次;全市接待市民游客中,乡村游游客共计768.2万人次,同比增长8.2%。
广州有山有水有湖有海,信步其间,移步换景。广州8号仓上演“流溪光影节”,以光为笔,将“流溪烟渚”的诗画意境与未来想象交织,让现场观众惊叹不已。天人山水度假区焕新升级,推出水上卡丁船、ATV越野车等项目,让游客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南沙明珠农业公园推出“新农人运动会”,举办“奇趣狂欢节·萌宠总动员”亲子嘉年华,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的参与。香蜜山度假区推出皮划艇、竹排畅划、山泉泳池及“奇石秘境寻福”等深度体验,游客在采茶、植物拓印等手工项目中寻找乐趣。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推出国旗乐队快闪、儿童抓鱼、玉兔迎秋等活动,洋溢着传统节庆的温馨氛围。中旅・阿那亚九龙湖推出电音八段锦、山湖书会等慢活场景,为疲惫心灵提供栖息之地。帽峰山两千余株反季节红枫燃遍山野,天湖倒映出“半山青翠半山火红”的视觉诗篇。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首创“花海音乐会”,在林间与水畔奏响全运主题的自然乐章。
二次元的广州:五羊传说今犹在,粤韵风华古未穷
国庆假期,被称为“痛城”的广州“痛上加痛”。广州作为全国动漫游戏产业重镇,其完善的产业链和创作生态为国漫与岭南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沃土。
国产动漫已迈入工业化、专业化的快车道。从小屏幕到大银幕,一批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兼具现代审美的佳作在技术赋能下不断涌现。
南越华潮节以“南越风华,次元共生”为核心概念,以国漫 IP 联动、华潮巡礼、文创市集、中秋夜场四大核心板块为支撑,打破次元与时空的界限,以青春视角激活两千年岭南文化。南越王博物院携手《我家大师兄脑子有坑》《凹凸世界》两大超人气 IP,探索传统文化传承新路径——将二次元流量转化为文化传播力,让静默的文物在青春语境中焕发新生。
活动创新性地推出“角色声音导览”,邀请了《凹凸世界》《我家大师兄脑子有坑》动画原版配音老师录制文物讲解音频,观众通过现场扫码即可聆听熟悉的动漫角色化身“历史向导”。这种角色扮演式导览,将动漫角色的情感张力与文物的历史厚重感相结合,降低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打通传统文化与青年群体之间的沟通桥梁。《三国的星空》,多处画面参考了多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提升了影片的文化厚重感,其中就包括南越王博物院藏的漆木屏风、鎏金铜框玉盖杯等。这种“传统文化给素材,国漫给活力”的双向赋能,正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范式。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更是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南越王博物院主动拥抱文化发展新趋势,借助动漫这一日益强大的文化载体,助力岭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10月2日至10月5日,全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动漫游戏盛会,也是国内唯一国字号漫画节展“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于广州举办,吸引超过1000家全球顶流品牌、7000多款IP周边产品参展,场面火爆,好评如潮,主会场内外吸引超45.2万人次,带动消费额超3.8亿元。广东省、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显峰透露,漫展期间,共有20万外地的粉丝奔赴广州逛展,是妥妥的年轻人新文旅。
花城乐韵: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节日期间,广州文艺舞台好戏连台,以多部精品佳作全面展现湾区艺术风采与多元魅力。
为期三天的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在南沙热力开唱,3大舞台、54个演出时段轮番登场,亚洲潮流团体齐聚,近9万名乐迷在此释放热情、嗨翻全场。广州大剧院带来《活在爱里面!2025》与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凭借精湛演绎收获游客一众好评。广州蓓蕾剧院推出《经典动漫视听音乐会》、音乐剧《吻我,凯特》等剧目,用熟悉旋律带领观众重温美好时光。广东木偶剧场献上《神奇之旅》《真假孙悟空》等经典木偶剧,成为小观众的观演首选。星海音乐厅推出《巨无霸声光秀》《ORGELKIDS拼装工作坊》等特色演出,深受游客喜爱。广州市文化馆打造沉浸互动轻粤剧《公主驾到》,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地道广府风情。友谊剧院、南方剧院等专业剧场好戏不断,各类Livehouse、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活力绽放,共同勾勒出“文艺羊城”的鲜活图景,尽显广州的城市活力与艺术魅力。
非遗古韵新演绎: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假期期间,广州各大景区深入挖掘非遗资源,以创新形式赋予传统技艺崭新的时代活力。
花都区塱头村再现传承六百年的“烧禾楼”民俗,搭配猜灯谜、古风体验等活动,点燃传统节日氛围,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番禺区沙湾古镇以鱼灯文化节为载体,融合传统鱼灯与多项非遗技艺,打造了一场贯穿假期的非遗盛宴。白云区举办火龙民俗文化节,多个村落同步开启“火龙之夜”巡游,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承超百年的舞火龙盛况。广州文化公园2025年中秋灯会,凭借27组灯组、近两千盏彩灯,将传统彩灯技艺与时尚元素、环保理念巧妙融合,呈现出光影交织的视觉盛宴。第八届番禺水色旅游文化节在宝墨园启幕,6米“凤凰”凌空起舞、13米高竿绝技惊艳亮相,非遗技艺引得观众掌声连连。广州海洋馆将于国庆假期打造一场“国风演艺盛宴”,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节庆体验。园区NPC“小丑冰冰”人气爆棚,深受网友喜爱,她将演绎卖货小妹、俏皮小丑等角色,与大家现场近距离互动,共度欢乐瞬间。
探千年商都底蕴: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
双节期间,广州文博场馆掀起展览焕新热潮。各大场馆以系列展览系统构建城市文化展示体系,从文物、艺术、历史等多维度切入,全景式呈现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广州博物馆推出“粤语·粤物——方言里的生活密码”特展,以一件件广府特色藏品,为观览游客生动解码了粤语背后的生活智慧与海洋文明印记。南越王博物院依托“南越藏珍”“秦汉南疆”等基本陈列,搭配“甄·集——藏品征集成果展”,多角度呈现岭南历史文化瑰宝。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推出“雕镂时光:牙雕非遗从辉煌过往到当代守护”展览,引领观众回溯牙雕艺术的璀璨往昔。广州艺术博物院带来“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200余件珍品,集中彰显西泠先贤的艺术成就与风采。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湾区烽火——粤港抗战历史展”,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则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展”,共同构建庄严的红色记忆空间,吸引大量游客驻足。
创新诠释同样成为亮点。广州市文化馆在广府园打造“生活美学”主题空间,融合珐琅、大漆、陶瓷、金砖等工艺,开展多元体验活动,引导市民游客在互动中探寻心仪的生活方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