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泉新水流,垂杨影里百花洲。北宋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到任齐州知州后,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修筑堤堰,清淤疏浚。之后修筑了“百花堤”,后有了“百花台”,最后成为“百花洲”。大明湖畔,一泓清泉,滋养了这片历史文化街区,也把2000多年老街区的历史风貌,送到了今天的时空中。
曲水流觞处,看一城山色,听泉水叮咚,闻满城书香。读到“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来一碗藕花甜枝饮料;读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点一壶清照泉水泡茶,与古人共品书中滋味,是百花洲泉水书房独有的浪漫。
济南皮影戏对《西游记》《八仙过海》等经典剧目的灵动演绎。紧锣密鼓,方寸传神。皮影融合相声、快书的语言特色,配音是上扬的腔调,“化妆了的济南话”就像是济南皮影戏的“彩蛋”。
根据济南著名词人辛弃疾、李清照改编的英文皮影戏《二安影韵》,已经成为济南皮影戏创新的代表剧目之一。
百花洲畔,老祖宗传下来的非遗,正顺着年轻人的喜好长出新模样。千年泉水激发了颜色的活性,板蓝根、艾草、栀子花等的颜色在棉、麻、丝、毛上氤氲开来,鹭鸶飞翔、千荷摇曳、户户垂杨的泉城文化元素,浸润其中。
这片街区,既有“树影山光逐水流”的自然美景,也有“池畔弦歌漾酒旗”的市井烟火。文化不仅活在历史中,更与今人的活力一脉相连。更多人来到百花洲,感受泉城灵气,触摸历史痕迹。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