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大同! 重走抗联路 重走抗联路要去到的地方
迪丽瓦拉
2025-09-02 15:01:49
0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这首创作于1939年秋天的《八路军军歌》

将那场伟大的平型关大捷写入歌词

这座位于山西大同境内的长城关隘

从此名声赫赫

而大同这座千年古都

也在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中

有了今天璀璨的模样


航拍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937年9月25日拂晓

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附近的乔沟

伏击日军精锐第5师团

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歼敌千余人

击毁汽车百余辆

缴获大批军械物资

乔沟伏击战是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

平型关大捷亦成为全面抗战爆发以来

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打破了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民众在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背景油画为当时平型关战斗的模拟画面。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走进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的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映入眼帘的将帅广场雕塑着

参战将领的10尊铜像

115级台阶象征着

八路军第115师的全体将士

顺阶而上

这座通过300件(套)实物展品

还原那场战斗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再次把故事拉回到88年前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序厅陈列的浮雕墙。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7月29日,北平沦陷;7月30日,天津失守

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

为更好地抵抗日本侵略者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民众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背景资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此时,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

一个月内,大同一万多人被日军残忍杀害

9月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

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

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

八路军115师决定在平型关一带设伏


民众在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图片背景为油画再现平型关战斗发生前两天,八路军第115师开战前动员会场景。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9月25日清晨7时

日军由东向西缓慢地进入乔沟峡谷公路

当敌先头部队进入关沟与辛庄之间的叉路口时

早已埋伏好的

第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同时开火

步枪、机枪、手榴弹、迫击炮的火力倾泻而下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战斗

乔沟伏击战终于取得胜利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的沙盘,再现平型关战役的概况。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胜利的声音传到每个村落,也传到了国外

英国《每日先驱报》驻中国特派记者

在战斗胜利后发表评论:

“一部分进攻的日军在平型关遭受惨败

那是一场山地上的运动战

但它展开了中国抗战的新局面

防守的军队在这里第一次采用主动的战术

用积极的进攻行动回答日军……”


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写着当时英国《每日先驱报》驻中国特派记者为平型关大捷发表的评论。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这场中国军队

在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

虽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但日军的铁蹄依然无情地践踏着中国大地

在100多公里外的大同煤峪口南沟

6万多名矿工长埋于此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

是日军残酷暴行的又一见证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937年10月至1945年8月

在日军“以人换煤”的残酷统治下

共掠夺煤炭资源1400余万吨

无数矿工积劳成疾

无论生死均被抛尸废弃坑洞

日积月累形成累累白骨的“万人坑”


远处的山上,立满了死难者的墓碑。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始建于1963年的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通过300余张历史照片、80多件珍贵文物

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

在大同煤矿犯下的滔天罪行

成为日本侵华罪行最直接有力的铁证


日前,亚洲16国驻华外交官参访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如今

山河无恙

人民无忧

昔日被炮火侵蚀的古都大同

正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中外闻名的文化之都


古色古香的大同古城,每年吸引超千万游客。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已成为

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其所在地大同市灵丘县

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有机示范区

并已连续12年举办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

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访

不断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经验


8月26日,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在大同市灵丘县举办。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与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相隔16公里的云冈石窟

每年吸引中外游客450万人次

作为大同市的对外“名片”

云冈石窟所凝聚的精神内核

正成为大同开放、包容、融合的城市基因


2024年,云冈石窟吸引游客450万人次。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不久前在大同开幕的中国算力大会

让大同以开放之态

迎接国内外算力先锋落子


位于大同灵丘的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东南邑

隐匿在大同古城一隅

成为古今文化交融的典范


大同古城东南邑。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坐落于古城的辽金建筑华严寺、善化寺

在《浪浪山小妖怪》《黑神话:悟空》里

以古老的面貌获得全新表达

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打卡”的地标


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的大同华严寺。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 提供

这里有中国著名第四纪火山群——大同火山群

导演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曾在此取景

汇聚全国50支热气球队伍的

全国热气球锦标赛

正在火山群上空的蓝天白云间翱翔


2025年8月22日至8月31日,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在山西大同火山群举办。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美誉的大同市云州区

也曾吸引国际巨星成龙免费代言

如今,大同黄花不仅

以鲜菜、干菜形式畅销全国

还拓展出6大类130多种产品

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际市场

实现从田间到餐案、从食品到商品的蝶变


2019年7月22日,影星成龙在山西大同云州区的“大同黄花·忘忧花海”,与当地村民一同采摘黄花。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时过境迁

大同这座用抗战精神铸就的千年古都

正以血液里流淌的开放之姿

拥抱全世界

续写“天下大同”的唯美华章


每年腊月里举办的大同古都灯会。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作者:胡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俄罗斯游客,将疯狂涌入中国 大... 未来有望互免签证?今日(9月2日),官方宣布一则重磅消息:自2025年9月15日到2026年9月14...
春城夜宴进化论③|官渡古镇越“... 开篇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昆明的街头正悄然发生一场“夜宴革命”。从南屏街的流光溢彩到同德广场的烟火升...
大理⇋河口⇋河内 奔赴一场奇妙... 在彩云之南的版图上大理以其风花雪月的浪漫景致闻名遐迩图源小红书用户:旭咏游记现如今河口北至大理的旅游...
绝了昆明⑮|在木水花市场旁,“... 绝了昆明⑮|在木水花市场旁,“我”补全了浪漫“云南”2025-09-02 17:44来源:开屏新闻在...
内蒙古梳理出7条“万里茶道”主...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万里茶道是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继古丝绸之路后,欧亚大陆上又一条...
从“死亡列车”到观光名片 看巴... 在巴西与玻利维亚之间的交通史上,曾有一列充满危险与不安的“死亡列车”。如今这趟列车正以全新的面貌,打...
随笔丨颐寿园游记 随笔丨颐寿园... 周末,我与好友相约同游颐寿园。踏入园门,一条葫芦形的金色大道豁然展现在眼前,大道两侧古朴多姿,形态各...
长春,原来这么好玩! 长春现在... 本文转自:人民网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漫步在长春新民大街,百年建筑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历史记忆与时代气...
昆仑4A融文旅 峡谷今朝展新姿... 秋日的昆仑山大峡谷,智能观光车沿13公里架空生态步道缓缓穿行,雪山、草甸、峡谷的景致随车行次第铺展。...
畅游四川瓦屋山景区!9月免门票... 近日,从四川瓦屋山景区获悉,为进一步回馈广大游客,充分展示景区秋季独特自然风光,该景区于2025年9...
16575公里长途摩旅的明细出... 这次长途摩旅为本人于2024年耗时73天(0712-0922)完成,起点为浙江杭州,终点也是浙江杭州...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大同!...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首创作于1939年秋天的《八路军军歌》将那场伟大...
邂逅诗意江南!“Weekend... 近日,江苏旅游(长三角)推广中心在上海陕康里举办“Weekend in Jiangsu”公众宣传活动...
松阳凭什么让人念念不忘?古宅匠... “老师,松阳的‘yi’太多了!”在浙江松阳采访的三天里,新民晚报小记者团的孩子举着笔记本抢答:“意趣...
从“泉文化”到“夜经济”,济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小梅随着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2025年暑期旅游季收官。今年暑期,在济南市文化...
宁夏银川:晨光中的西夏陵 宁夏...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西夏陵景区,清晨的霞光映照着远处的贺兰山,形成了雄伟壮丽的景观。  以上...
20多位抗战老战士登上游轮,免... 9月1日晚,20多位抗战老战士受邀登上“双拥号”游轮,免费游览黄浦江。面对浦江两岸动人景色,老战士们...
重新定义“逛gai”!伍六七带... 集古塔、古桥、牌坊、亭台水榭、川西林盘等传统天府文化景观元素于一体的街区长啥样?跟着伍六七,带你打卡...
“复古夜游+特色活动” 临清暑...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日讯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临清文旅市场热闹非凡,成功吸引众多游客,成为消费新势...
文化遗产耀中原|太行山中乾隆“...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