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贾峰 通讯员 徐小帆
在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有一处宛如明珠般璀璨的自然景观——水冶珍珠泉,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魅力。
自然景观:如梦似幻的“柏门珠沼”
踏入珍珠泉景区,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之中。池底泉眼密布,细密的气泡从青石缝隙间缓缓升腾,在澄澈的水面上绽放出万点银光,犹如无数珍珠倾洒而出,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如梦似幻。这里的泉水清澈见底,水温常年保持在16℃-18℃左右,冬暖夏凉,整个泉内和四周形成了一个非常舒适宜人的小气候。泉边古柏参天,其中有两棵古柏树身合二为一,形成了著名的“柏门”,与泉内如沸的珠沼合称“柏门珠沼”,这一奇观自宋代以来便是“安阳八大景”之一。
历史文化:名人雅士的千古遗风
水冶珍珠泉历史悠久,早在1600多年前就被载入史籍,3000年前殷商时期甲骨文上的“洹泉”可能主要指洹河上的南海泉和珍珠泉。它与历代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宋代名相韩琦的老家就在水冶镇,传说他征伐西夏期间,途经水冶,拔剑插地后地上涌出泉水,便有了拔剑泉,其宝马踏出的则是马蹄泉。神宗熙宁六年,珍珠泉水枯竭,韩琦还亲自带人清淤淘泉,使泉水复涌,并作《开泉》诗以记其事。民国17年,冯玉祥将军出资5000大洋用于珍珠泉的维修和建设,并把珍珠泉命名为“平民公园”。此外,众多文人墨客也为珍珠泉留下了诸多诗篇,如明代诗人曹应秋咏道:“为饶名胜迹,偶尔到仙游。出地声如沸,腾空势若浮”。
现代发展: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
长期以来,水冶镇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珍珠泉及珠泉河水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为此,当地政府投资10.7亿元对珍珠泉进行改造,涵盖珠泉河景观综合整治、珍珠泉修缮维护等四大板块。如今,改造后的珍珠泉旅游区令人眼前一亮,以“上善若水”理念命名的上善桥横跨湖面,沿河千米文化浮雕长廊,融合了民间传说、特色美食、历史人物等文化元素,风情水街串联珠泉湖与珠泉河,构建起“水清、水畅、水美”的生态文旅新图景。
编审:孙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