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苍山叠翠,洱海流云,大理的山水间正书写着一场传统与创新的对话。从白族院落里的袅袅茶香到洱海畔的日出咖啡,从非遗工坊的指尖艺术到康养旅居的诗意栖居,民宿不仅是一扇窗,更是一座桥——连接着千年古城的文化肌理与现代旅游的澎湃活力。
近年来,大理市用制度创新破解发展之困,以监管升级守护市场清流,从“多材料、多环节、多处跑”到“一站式服务”的效能跃升,从“野蛮生长”到“星级护航”的品质进阶,从数字赋能到“民宿+”多元业态的智慧蝶变,探索着规范与活力共生的密码。
大理融媒开设【“宿”造大理】专栏,带你走进苍洱大地上的民宿革新现场,看“建得好”的服务如何让诗意落地,观“管得住”的智慧怎样守护诗与远方,探“放得活”的创意何以点亮文旅星辰,一同解码民宿经济的“大理样本”,见证民宿蝶变启新程。今日推出《旅居双廊:在千年渔村,寻心安之所》。
大理双廊
洱海东北岸的千年白族渔村
青石板路蜿蜒
雕花门楼静立
海草味弥漫
在与山海的日日对话中
一种全新的旅居生活正悄然生长
这种生活
既深植于土地肌理
又拥抱着世界的欢喜
旧居新生,自然入室
夕上·双廊酒店坐落于双廊古镇,前身是传统白族建筑“粉四”客栈。设计师兼创始人谢柯以一条中轴,巧妙串联前门市井喧嚣与后院洱海静谧。
“前院后海”的空间布局,重组了游人的体验节奏,人们既能在双廊街上感受热闹的市井气息,又能在酒店内享受静谧的度假时光,在动静之间,感受美好。
14间客房各拥独特景致,广阔且多元的景观视野,营造悠然自得的氛围感。
“正值暑假,我们也迎来了最忙的季节,7月入住率约70%,周末时常满房,长住游客增加,酒店走的中高端路线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店长沈倪帆介绍。
去年起,夕上·双廊酒店增设了桨板、瑜伽、下山口温泉等体验项目,让静谧空间延伸至户外,连接起云南风物与旅居日常,吸引着更多旅居者奔赴双廊。
新人居下,双廊归心
在双廊古镇牌坊前,石榴海景美宿主理人马龙泽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位曾深耕电子行业的深圳人,2022年一次旅行后扎根双廊。
他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理念融入美宿设计,并引入西餐与精品咖啡,使之成为洱海边热门去处。
资料图(左一为马龙泽)
在经营过程中,马龙泽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店里30多名员工均为当地村民,他信任员工,大胆放手管理,员工们也十分淳朴,认真完成分内分外之事。在生活中,马龙泽已然成为当地人中的一员,谁家办客、有民俗活动都会热情相邀。他还带领团队积极投身公益,捐赠资金、物资,帮助当地困难家庭,用实际行动回馈这片土地。“我在这里收获良多,也想力所能及回馈此地。”
马龙泽的热忱也点燃了更多可能性,朋友在他的引荐下纷至沓来,有的投身艺术设计,有的开起特色小店,共同为双廊的发展注入活力。
新老共生 吾乡双廊
从夕上·双廊“宛自天开”的平和简净,到马龙泽们“落地生根”的蓬勃活力,双廊的旅居图景因多元而丰盈。
当洱海的风拂过白族老墙与新式咖啡馆,千年渔村正以独特韵律低语: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旅居于此,不仅栖居山海间,更在传统与现代的温柔碰撞中,寻得心灵的归处。
记者:杨润婷 赵正银
编辑:向红玉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
第二章 保护管理职责
第十五条 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洱海保护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协调、督促所属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履行洱海保护管理职责;(二)实施洱海保护治理方案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制定具体保护措施,落实目标责任;(三)落实促进洱海流域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四)实施洱海流域水资源调度;(五)组织建设和维护洱海保护治理设施;(六)制定入湖河道污染治理方案,负责河道截污、治污、清淤、保洁等保护治理工作;(七)制定并实施入湖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八)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制度和农村垃圾、污水、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置系统;(九)组织实施洱海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建设、保护和管理生态湿地、生态林地;(十)法律法规和自治州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其他具有管理职能的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洱海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