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朝军
樊庆华(左一)和同行旅客品茶。 张博行摄
旅客在崆峒山景区合影留念。 曹文福摄
旅客在列车的功能车厢里唱歌。 曹文福摄
“第一次坐火车遇到这么多同龄人!”在兰州站候车,樊庆华左看右看,跟身旁的两位姐妹发出感慨。樊庆华是甘肃兰州人,今年60岁,退休前是一名国企职工。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她和姐妹相约,选择Y692次“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银发旅游列车。列车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兰州局”)和甘肃省平凉市组织。跟随列车,近200名老年人前往崆峒山等景区,开启“养生之旅”。
2018年起,国铁兰州局开始和甘肃多个市州、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环西部火车游”品牌。通过“铁路+旅游”新模式,深化实施客运供给侧改革,国铁兰州局先后推出经典丝路线、甘青大环线、“崆峒号”、“陇东过大年”、“粤港澳”、“魅力东北”等不同线路等银发旅游列车线路,打造“慢游康养”“夕阳红专列”等产品,更好满足银发群体旅游服务需求。
慢旅深游,全程定制——
“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规划线路行程”
除了发现周边都是同龄人,候车时,樊庆华还感受到了很多不同。在统一组织下,大家进站时就有绿色通道,候车时有专属区域。同时,全列旅客有专属的标识牌,省下了检票、验票的时间,登车更加顺畅。站台上,雷杰早早等候在这里。作为国铁兰州局专门配备的旅游管家,从2019年入职起,雷杰就一直在银发旅游列车上提供服务。“虽然现在才和叔叔阿姨们见面,但我们的服务早已开始。”雷杰一边帮樊庆华搬行李,一边介绍,“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规划线路行程。”
以“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银发旅游列车为例,这趟列车已连续发车4年。崆峒山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崆峒武术养生拳、崆峒山问道养生的历史故事受到广泛关注。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国铁兰州局确定了崆峒山、崆峒古镇、平凉市博物馆、泾川王母宫等景点,以此制定出“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的基本线路。
国铁兰州局和位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市合作,推出“环西部火车游·经典丝路线”列车,更好地游览西北风貌。“不同线路吸引着不同群体,参与本次两天三晚‘崆峒号’旅行的游客大多来自甘肃、青海,而参加经典丝路线的游客则更多来自东部、中部省份,大家来领略别样的西北风光。”雷杰表示。
为了让大家休息好,“昼游夜行”成了银发旅游列车规划的基本原则。旅客们入住全列软卧车厢,在第一天傍晚或晚上上车,第二天、第三天的白天都在景区游玩,第三天晚上再回到车上。国铁兰州局还适当加长了每个景区的停留时间,让老年游客感受节奏舒缓的慢旅深游。线路规划也具有灵活性,在本次列车上,除了十几位工作人员、一些家长及其带领的孩子,其他旅客全部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都经历了共和国逐渐富强的历程。组客时,他们向报名的旅行社和国铁兰州局提出,想去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老区参观。
了解需求后,国铁兰州局立即调研,制定参考方案,在听取老年游客的意见后,行程更新——到达平凉后,大家专门拿出半天时间,前往邻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在这里的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参观学习,重温红色故事。
适老体验,活动丰富——
“硬件软件都跟上,车上旅途也能玩”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刚刚收拾完东西,樊庆华就听到车厢远处传来歌声。循声走去,穿过两节车厢,她看到几十名游客自发组成了临时合唱团,话筒、音响、点歌台一应俱全。十几张桌子中间,一些游客演奏起手风琴、萨克斯和长号,站着的几名老年人手持话筒、唱得起劲儿。在“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上,中间的两节车厢被改造成了功能车厢,有卡拉OK设施,还有茶吧、水吧、书吧、棋牌桌等,可折叠桌板、座椅等也更大、更宽敞。
除了硬件设施,车上的文化氛围也很浓厚。车顶,甘肃传统的飞天造型、莲花藻井等图案灵动飘逸;车体,每一节卧铺车厢都有对应主题,涵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特色美食等平凉人文元素。再加上随处可见的风景挂画、旅行手册、文化书籍,樊庆华非常惊喜:“人还没到崆峒山,先在火车上做了个攻略。”
“我们也会提前准备游戏来活跃气氛。”雷杰介绍完,就和列车上其他两位旅游管家一道,来到游客中间,一起玩起了你画我猜、脑筋急转弯、夹乒乓球、猜字谜等游戏。
列车的更多细节设计和安排也体现着适老化。地毯上有没有杂物、可移动的物体是否放稳、卫生间地上有没有积水……老人们休息后,列车员和旅游管家开始检查设施。这是列车员张艳第二次执行银发旅游列车的任务,此前,她已经在普通列车上工作了近10年。“相比之下,这趟车还有很多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张艳说,因为旅行时间长,有的老人上车换上了拖鞋。为了防滑,国铁兰州局将全列都铺上了地毯,并且24小时不强制断电熄灯,对于卫生间等打滑风险较高的地方,张艳和同事们也增加了巡查频次。
不仅巡查更多了,针对老年人特点,乘务员和乘警还提高了安全教育、防电诈宣传等频率。遇到特殊情况,还会开展一对一帮助服务。列车随车配备保健医生,并为老年游客开展免费巡诊,提前准备好老年人常用药品。老花镜、针线、防暑降温药……清点完便民箱物品,记录下补充需求,雷杰才放下心:“硬件软件都跟上,车上旅途也能玩,每个细节都很重要。”
资源整合,做优产品——
“下车不发愁,到哪儿都踏实”
车上温馨舒适,下车后的旅行顺畅吗?强制购物、随意涨价、胡乱收费、一票难求、吃住条件差……对于退休多年的樊庆华而言,互联网上的“旅游刺客”着实令她担忧。“年纪大了,很难有太多精力维权,就希望能安全、舒心地旅个游。”樊庆华直言。
一下车,看到雷杰,樊庆华的心就踏实了一大半:“小雷,你会跟着我们吗?”“阿姨放心,所有旅游管家都会全程陪同大家。”雷杰清点着人数。平凉本地的地接导游也早早等在了出站口。出站后,按照前期分组,每一队老年游客都有导游和服务人员。“大家的胸卡就是票,一票在手,全程无忧,门票、交通、旅拍、讲解、食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雷杰说。
项目很多,价钱如何?会不会有隐藏的“坑”?在这趟银发旅游列车上,每名老年人团费不超过1000元。在两个白天的行程中,全体游客没进一个购物店,入住的是平凉当地知名的花园式酒店。“下车不发愁,到哪儿都踏实。”樊庆华感慨。
老年人得实惠,组织方如何盈利?靠资源整合。近年来,国铁兰州局持续优化银发旅游列车项目产品,整合形成“列车+旅游团+景区+酒店+民俗文化+特产”的高性价比旅游产品模式。“每新增一个点,我们都要先去‘踩线’,把一路上的吃穿住行都对接好,安全靠谱最重要。”雷杰介绍,大到酒店、景区,小到绿色通道、接驳车,他们都精挑细选,并和多个部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渠道通畅稳定,降本空间更大,最终惠及每位游客。
返程时,樊庆华仍然很激动。她拿起手机,给火车上摆放的崆峒花馍拍起了照片。花馍上,寿桃、兰花、丝带等造型精致。截至目前,国铁兰州局已开行“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46趟,共计开行银发旅游列车线路236趟,最远抵达大湾区、海南等地,累计服务游客超过8.6万人次。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4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