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野”!横琴湿地公园却越来越受欢迎! 越来越野图片 越来越野山地越野
迪丽瓦拉
2025-05-16 14:32:29
0

草丛间随处可见堆积的碎屑枯叶、石块;几处“水坑”式的浅塘中,一些水生动物活跃其中;公园中央的好几处小岛,不见植被,只有裸露的滩涂……走进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二井湾),不少游客都发现,这里的“人造景观”似乎越来越少,“野性”却越来越足。

“不除杂草、不打杀虫剂、不用化肥、大幅度减少食水灌溉……横琴国家湿地公园采用的是Nature-based Solution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简称NbS)。”5月10日,2025横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论坛暨自然教育论坛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论坛上,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生命科学系副教授詹肇泰介绍了基于自然的横琴湿地生态修复,“揭秘”了湿地公园“越来越野”这一现象背后的生态理念。

南都记者获悉,近年来,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不仅越来越受到市民、游客的喜爱,游览和参加自然教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同时,这里也越来越受到野生动物的欢迎,成为越来越多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截至2024年底,合作区已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7种。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科普宣教中心。

从园艺转为生态

越接近自然,效果就会越好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横琴岛西侧、天沐河与磨刀门河口交汇处,与澳门的生态保育区同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重要节点。凭借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这里已成为了众多候鸟长途迁徙的“中转站”和理想栖息地。

如何在这个候鸟迁飞线关键的“踏脚石”位置做好生态修复,成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态建设的重要议题。


横琴湿地/图

但在几年前,如何做好湿地的生态修复,仍存在着不小争议。2022年下旬,詹肇泰受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委托,为横琴湿地提供科学生态管养方案的全面设计与指导。此前,公园的管养思路多半是市政公园管养思路,重点在于设施建设、园艺打造。

詹肇泰来自香港,他和团队主张,要用“自然本位”的观念,找到湿地生态的“真实密码”。

“一开始,不少人不理解,为什么不去打造漂亮的景观,而是把很多环境搞得像无人打理一样。”詹肇泰讲述,“如果是一个平常的市政公园那没什么,但横琴国家湿地公园是需要在这里融入自然教育功能的,那么,就需要思考如何最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让自然教育能深入人心。”詹肇泰认为。


“我们的修复理念是,越接近自然,管养效果就会越好。”詹肇泰解释,他和团队给横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管养建议,就是基于自然——采用Nature-based Solution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让湿地公园成为自然演替的一部分,从而孕育出更多样化的动植物物种,提升生物多样性。



从动物、植物的视角来做改变

不除杂草、不用化肥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并非不需要人的加入,反而是要做好人为干预。”詹肇泰介绍,在具体的管养操作过程中,就是要从野生动植物的视角出发,而非人类的视角来做改变。“适当的人为介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大的生态修复效果。”



“比如到了晚上,我们就需要调低灯光,因为灯光影响很多动物的迁飞,尤其是候鸟,同时也影响昆虫的生活。”詹肇泰举例,灯光、声音都是需要关注的细节。建设友好型城市社区,需要保护昆虫和鸟类,与他们和谐共处。

另外,更多的是需要“有所不为”的智慧。比如,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团队主张“不除草、不用农药和施肥”,“如果有昆虫吃叶,那么由它吃。”詹肇泰分享道,湿地公园甚至“不除杂草”“尽量减少用食水灌溉”,在他们看来,杂草也是“宝贵的资源”,同时使用天然雨水来灌溉,这样可以修复土壤,以提升整体食物源,包括枯叶、枯草、台风摧残的树干,都在湿地中进行保留。



詹肇泰介绍,团队需要做的,一方面要管控外来入侵物种。比如管理好城市中的流浪猫和狗,防止他们伤害到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还有比如福寿螺这类入侵物种也需要及时进行人为清理。

另一方面,需要构建一些新的“生境”。如为了促进水生群落的形成,公园内打造了几处“淡水浅塘”。为了让部分鸟类有更多的栖息觅食空间,管养团队将原来几处覆盖植被的小岛改成了裸露滩涂,并将滩涂和岛的边界用泥土重新覆盖。“我们发现,一些不常出现的鸟类开始在滩涂内出现,甚至随着这些裸露滩涂的面积越大,鸟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此外,湿地公园还特别引进了超过100种的乡土物种,“我们期待引进的乡土物种能够被人们发现、喜爱。”詹肇泰说。



“野地”越来越多

“野”得越来越有秩序

几年来,詹肇泰带领的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团队,与负责管养的大横琴琴建发展有限公司团队紧密合作,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

这里,市政景观越来越少,遍布野花、野草的“野地”越来越多,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越来越多。众多鸟类选择了这里,无论是赤颈鸭、凤头潜鸭、斑背潜鸭、鹗等野生鸟类,还是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黄胸鹀等珍稀鸟类,在横琴湿地都找到它们的踪迹。


黑脸琵鹭和白琵鹭来到横琴湿地。 横琴湿地/图

记者获悉,截至2024年年尾,横琴共记录了鸟类257种,占据珠海市鸟类记录总数的70%以上,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0种。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的‘野’,不是无秩序的‘野’,而是越来越有秩序的‘野’。”詹肇泰也期望,越来越多的琴澳居民、游客能发现他的“野”。

横琴工作室 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超1200名海外游客到访,上海... 今天,首次到访上海的俄罗斯游客桑皮尔、达莉娅夫妇第一次走进豫园,这里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街区风貌瞬间令达...
从荆浩画院到溪山云庐民宿:千年... 当五代画家荆浩隐居的太行山水遇见二十八星宿,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溪山云庐民宿或许可以给出当代答案。5...
蓝楹绽夏,紫漾河畔!滇池会展西... 五月春城,蓝楹摇曳。5月16日,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举办“碧水蓝天・生态六甲”第四届文化艺术节,以“...
美好生活在云南|鎏金晚霞映渔舟... 美好生活在云南|鎏金晚霞映渔舟,普者黑日落也太治愈了吧2025-05-16 19:40来源:开屏新闻...
欧洲多国旅行商来我国大西南考察...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5月15日晚,中国旅游日特别活动——贵州文旅推介洽谈会在“林城”贵阳举行。...
5·19中国旅游日:广东分会场... 2025年5月19日是我国第15个“中国旅游日”,恰是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周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免票、半价!许昌多家景区明确→... “5·19”中国旅游日即将到来许昌文旅为大家准备了超多惊喜优惠从文化体验到自然风光从亲子互动到美食享...
“淡季价格”玩转端午,云南两古... 5月16日,端午前日(5月30日)火车票开售。开屏新闻记者从12306客户端查询获悉,5月30日下午...
美好生活在云南|保山昌宁:红花... ▲视频由昌宁融媒提供在保山市昌宁县,有一种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有一个优雅的名字——红...
济南“初夏·公园赏花打卡季”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晓磊初夏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温柔拂过。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所属公园景区内,繁花...
紫韵染夏 葚甜碑廓——绣针河畔... 大众日报日照融媒体中心 邹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铭良夏初时节,位于岚山区碑廓镇的绣针河观光驿站精...
“心连心·京藏号”2025年旅... 5月16日,“心连心·京藏号”2025年旅游列车从北京西站发车。当日,“心连心·京藏号”2025年旅...
扬州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 2025 年 5 月 15 日至 17 日,第三十三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在广交会展馆 C 区盛大举行...
以科技之笔勾勒“方寸之美” 这... 暮春时节,南湖路1008号的生态小游园内,月季花廊蜿蜒成瀑,石榴树影婆娑摇曳,睡莲在碧波间舒展霓裳。...
邱华栋:青海湖的颜色 邱华栋照... 自西宁奔向青海湖,开启一场探秘高原湖泊与祁连山羁绊之旅。早晨,吃了羊肉汤,车子就开始驶出西宁市区,向...
越来越“野”!横琴湿地公园却越... 草丛间随处可见堆积的碎屑枯叶、石块;几处“水坑”式的浅塘中,一些水生动物活跃其中;公园中央的好几处小...
繁花美景引客来 “自然风光+红...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在新疆、广西等地,美丽的芍药、格桑花花开正艳,如画的风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赏花观景...
城事|锦江乐园摩天轮开启拆除 ... 2025年5月15日,锦江乐园摩天轮开启拆除,现场4台吊车组合作业,轿厢已卸下,钢筋及圆周固件也正在...
山东临朐:初夏邂逅老龙湾 宛如... 初夏时节,我踏入老龙湾,仿若闯入了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每一寸景致都令人沉醉。眼前,湖水澄澈如镜,...
景区大门越建越远,“人还没到景... 数据新闻编辑 陈华罗 实习生 何逸铭 新媒体设计 苗奇卉 校对 刘宝庆清明、五一,每一个小长假都是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