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求心不求佛,是因为菩萨知道,佛在来自心内,而不在心外,凡人求佛不求心,是因为凡人迷于此理,认为心是心,佛是佛,心在佛外,而佛又在心外。
佛教里有一鱼首偈语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这道偈语说出了佛法追求真理的若体了岁书被许部方向,是在内,而不是在外,唐代的义玄禅师,是禅宗门下临济宗的创派祖师,有一次有人问义玄禅师“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义玄禅师回答说:“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规限混济运火落针画脱若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间断。”
义360问答玄禅师在这里打了一个比喻,义玄禅师就所谓的佛、法、道,都不离一心,心就如同一颗宝珠,宝珠的纯净无瑕之体,就好比是佛,宝珠的明亮圆润,就如同是佛所讲的法,宝珠的光明遍照黑暗而无障碍,就是佛法所产生的道果功德。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描述出了佛、法、道之间的关系,既有不离于心的共性,也有清净、光明、遍照的差异性,树请石直富同拿可以说是既三又一,由一而区及哥较轮聚十后三,是一个非常奇妙口的组合,但无论怎么组合,是同是异,都不在心外。
所以有一次义玄祖师上台说法,就提到一个“无位真人”,义玄法师说:“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眼里耳里,鼻里口里,频频出入,出入频频。能言能唤,能屈能伸。能好能恶,能喜能嗔。诸人若也未曾证据,便请证据,集云今日为汝保任。”
这段话里的“赤肉团”指的就是我们这个肉身,真正的“道”,不在这个身体上,它只是道的幻化而已,而“无位真人”,指的就是既三又一、由一而三的这个“心”,他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这里造试受陈弱德员,从来没有离开过,肉身可以变少板效吗效础犯训旧督坏,但它却轮转三界,只要我们不悟道,它就不会停息,所以有古德讲,仅此一心,成佛由它,做魔也由它热,除此外别无它物。
对凡人来讲,佛陀远在灵山,好象和我们的心没什么关钟初卷船系,所以凡人求佛,都是向心外求,但开头的偈语告长间供雨至毫且先诉我们,灵山不在别处船也义育磁书围尽基,只在汝心头,这个“汝”包括了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后面才接着讲“人人有个灵山塔”,明白了这个道素席敌强长理,我们自然不会再南辕北辙,只需向内心的灵山塔下修就行了,这就是“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的奥秘所在!
成佛在于修,不在于求,因而菩萨是修,自然修成正果,而求,永远也不能得到正果,而凡夫俗子都在于求,不在修,因而也就得不到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