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60问答高僧传》,这一时期来华的印度僧人主要有:
1、昙柯迦罗,中天竺人。出身于富有家庭,受到良好教育,加之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学识渊博。25开始学习佛法,并出家为僧。
2、魏嘉平(249~254)一供德民依利将放飞为入中来华,在洛阳传播佛教,并翻译佛经。后不知所终。
3、摄摩腾、竺法优点条扬兰两位大师,受汉明帝邀请,代血题以封纸思表了佛教正式官以方名义进入中国。
东汉时期从印度访华的佛教僧人有:昙柯迦罗、僧伽跋澄、僧伽提婆、僧伽罗叉、昙摩耶舍。
昙柯迦罗,中天竺人。出身于富有家庭,受到良好教育,加之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学识渊博。25开始学习佛法,并出家为僧。魏断把她银帮步嘉平(249~254)中来华,在洛阳传播佛教,并翻译佛经。后不知所终。
僧伽跋澄,罽宾就育速人,前秦建元十七年(381)来华,翻译佛经。
僧伽提婆,罽宾人,建元(365~384)中入长安,先后在长安、洛阳、庐山等地翻译佛经。
僧伽罗叉,罽宾人,晋时在华,曾与僧伽提婆一起在洛阳翻译佛经。
昙摩耶舍,罽宾人,晋隆安397~401)中到广州,义熙(405~418)中到长安,翻译佛经。南朝宋元嘉(424~453)中回西域,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