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打造邯郸跨区域文旅融合示范带
北朝风华动磁州 文旅活脉涌千年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
北朝考古博物馆前,“兰陵入阵·雄浑归来”舞刚落幕,游客已有序排队入馆;
磁州水墨园内,十万盆菊花缤纷绽放,汉服爱好者执扇漫步,与黛瓦白墙构成移动的古画;
溢泉湖畔,露营地的星空帐篷连成灯海,民谣歌声与湖水波纹共赴浪漫……
今年以来,北朝文化魅力在河北磁县(历史上因地产磁石而得名“磁州”)持续释放。特别是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县9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20.99万人次,彰显了文旅市场的强劲发展态势。节后以来,该县文旅消费热度依然不减,千年北朝文脉正通过创新表达方式焕发持久活力,为磁县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游客正在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参观。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双节”醉秋:北朝文化引客来
“握着考古盲盒的小刷子清理陶俑碎片,仿佛真的触到了1500年前民族融合的痕迹。”北京游客张先生带儿子在北朝考古博物馆“模拟考古区”忙活。不远处展柜里,高洋墓武士俑的鲜卑铠甲缀着中原云纹,解说员正结合墓群壁画史料,细致讲述这处北朝文化中胡汉交融的细节。
作为全国首个县级北朝专题考古博物馆,“双节”期间,北朝考古博物馆推出“中秋访古·夜赏北朝”活动:56名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孩童演绎《千年回响·中华同心》,手绘北朝兽面纹帆布包成热门伴手礼。
“我们拒绝文物‘沉睡’,要让每一件展品都能‘对话’游客。”馆长王志勇指着馆前11米高的骆驼雕塑说,“你看,那尊复刻茹茹公主墓文物的作品,以‘11米’寓意‘一带一路’,到博物馆大门‘56米间距’则象征56个民族同心,这正是北朝文脉中‘多元融合’的当代延续。”
馆内处处是北朝文化印记。跟着NPC“茹茹公主”寻找丝路珍宝印章,听“兰陵王”复原邙山战事典故,集满40余款北朝文化文创印章的游客还能兑换魏碑拓片……假期推出的沉浸式体验,让博物馆延时闭馆至晚间9点,仍有游客流连忘返。
磁州水墨园的秋日,被500余个品种的菊花妆点成诗意世界,艺菊、盆菊沿曲径铺展,与“北朝风华·金秋雅韵”主题完美契合。“走在园里像闯进古画,每一步都想定格成照片。”邢台游客刘女士刚与演奏《兰陵王入阵曲》的乐师合影,又被非遗市集的磁州窑手作吸引。
“园林不止于‘看’,更在于让游客感受北朝文化。”磁州水墨园负责人范一新介绍,除了菊展,诗词擂台赛上游客争相对答北朝诗句;非遗体验区里,老手艺人教游客拓印魏碑纹样……假期入园游客中,超半数参与了北朝文化互动体验,直接带动周边“北朝主题” 餐馆、民宿订单增长。

磁县磁州水墨园菊花展。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溢泉湖畔则上演着自然与潮流的碰撞。以“潮玩金秋·乐享溢泉”为主题,景区把越野卡丁车赛事、花草灯节搬进湖光山色,“一票通”涵盖快艇、萌宠乐园、BBQ烧烤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体验。
“日均解答咨询200多人次,安全排查不间断。”溢泉湖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贾云龙说,景区组建志愿者团队,并设置医疗应急点,夜间万灯祈愿活动更是火爆,彩灯与星空交映,成了游客朋友圈的“顶流素材”。
轮值牵线:跨区串活文脉链
北朝文化旅游的走红,源于邯郸“两区三带”文旅战略的精准布局。今年以来,邯郸市整合临漳邺城遗址、峰峰响堂山石窟、磁县北朝墓群等北朝文化核心资源,以“建安风骨+石窟艺术+陵寝文化”为内核,打造跨区域文旅融合示范带。
“我们要打破区县壁垒,让原本分散的‘北朝文化珍珠’,串成璀璨的‘旅游项链’,形成北朝文化旅游带。”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磁县、临漳、峰峰就像北朝文化的三颗明珠,轮值县制度就是串珠的金线,三地每年轮换牵头推进项目。今年,磁县作为首年轮值县,“串珠成链”效应已初步显现——假期推出的跨区域旅游线路串联8处北朝文化景点,带动临漳、磁县、峰峰三地客流均实现同比增长。
“打造北朝文化旅游带是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作为首年轮值县,既要做好‘东道主’,更要当好北朝文脉的‘串联者’。”磁县县委书记王元峰说。磁县以“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全域联动”为抓手,创新“旅游+”模式,为北朝文化旅游带发展筑牢基础。

磁县城区主干道路面彩绘、主题标识全覆盖。磁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城区主干道道旗、路面彩绘、主题标识全覆盖,“北朝红”与“磁州蓝”的视觉搭配,让游客一入磁县就“沉浸式”感受北朝风;开通两条北朝文化公交专线,串联北朝考古博物馆、磁州水墨园、临漳邺城博物馆等核心点位,实行“一票通达、多点停靠”;牵头推出三地景区联票“遇见北朝畅游卡”,游客凭一张票就能“一日穿越北朝”。
“针对年轻客群,我们联动鲲乐湾、方特国色春秋打造‘北朝+潮玩’业态,让历史与科技碰撞出火花。”磁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苗蔚说,今年4月,磁县还联合临漳、峰峰推出“研学北朝,在‘磁’出发”主题活动,吸引了700余名青少年参与“模拟考古”,彰显了北朝文化的独特魅力。“邯郸北朝文化”品牌认知度持续提升,“流量”正不断转化为“口碑”。
长远赋能:让文脉千年焕新颜
“北朝文脉的生命力,在于与当代人的深度对话,使其真正活起来。”馆长王志勇说。今年,磁县正推进北朝考古博物馆升级工程,已实施完成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部分文物修复、AI数字导览等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兰陵王VR沉浸式大空间项目,预计年底上线,届时,游客可身临其境感受“北朝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北朝文化文创开发也将实现“IP破圈”:以“茹茹公主金冠饰”“拜占庭金币”为原型的文创产品已进入研发新阶段,博物馆计划联动磁州窑企业推出系列茶具、丝巾,让北朝美学走进日常生活;“北朝市井”主题盲盒也在筹备中,游客能“开盒”获得复刻陶俑、魏碑拓片等惊喜。
“我们已委托第三方文创公司对博物馆文创进行开发营销,计划通过合作进一步扩大文创产品影响力,让文创成为流动的文化名片。”王志勇透露。
为让北朝文化旅游带摆脱“季节依赖”,实现“四季有景、全年可玩”,磁县正探索“文旅+体育+农业”的融合新路径:溢泉湖计划打造环湖路——北朝马拉松赛道,同步开发“湖景民宿+农耕体验”项目,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民宿集群;水墨园将打造“四季主题活动矩阵”,破解“淡季冷清” 难题。

游客在北朝考古博物馆制作陶器。磁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硬件业态拓展”之外,磁县更注重“软件体验升级”,未来将完善智慧文旅系统,实现景区预约、停车导航、语音讲解“一键搞定”;针对研学团队,编制标准化课程手册,打造全国首个北朝文化专题研学基地;同时扩大“北朝文化志愿讲解队”规模,吸纳历史爱好者、退休教师加入,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听懂北朝文脉的故事。
正如王元峰所说:“我们将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全面植入北朝文化元素,全力推进景区品质升级,加快打造北朝文化旅游带,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磁县文旅魅力,持续提升磁县文旅辨识度、知名度与美誉度,推动全域文旅发展不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