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 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神秘剪影,到九寨沟五彩海子的波光粼粼;从都江堰千年水利工程的智慧脉络,到翠云廊千年古柏的清幽古道 —— 那些矗立千年的名胜古迹,不再是历史课本里的文字符号,将在漫画的世界里 “活” 起来:邀你一起走进 “四川安逸如画”,看名胜说话,品美食卖萌,感受风土人情、在方寸画纸间,遇见最鲜活、最可爱的四川。
“中国交通史博物馆”
凭栏眺望,红枫摇曳,苍山如画
入画广元明月峡

01
明月峡位于四川省广元朝天镇南2公里,是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四川的北大门,进出川陕的咽喉重地。明月峡处于嘉陵江上,峡谷全长约4公里,宽约100米,两岸石崖壁立,其东是著名的朝天岭,谷深约2千米,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

02
明月峡原名朝天峡,就因朝天镇得名,因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南迁成都时,当地官员在此接待并朝拜而得名“朝天镇”。后明清时期,人们崇尚自然,后因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盛行崇尚自然,取李白诗“清风清,明月明”之意,将朝天峡改名为明月峡。

03
明月峡可称为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数千年来,这里集先秦古栈道、嘉陵水道、纤夫鸟道、金牛驿道、108国道、宝成铁路复线等古今六条道路,所以人们称明月峡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的重要场所。作为“剑门蜀道——明月峡古栈道遗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4
栈道,又名阁道,是中国古代人民在今川、陕、甘、滇诸省丛山峻岭中的峭崖陡壁之上,凿孔架木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在建筑路道时,多采取“沿溪河成路,岭横越垭,陡峻盘旋,险绝而栈”的方法。所谓险绝而栈,就是前面讲的在无以为路的峭壁悬崖上,凿孔架木,再铺上竹子或木板,从而形成空悬于崖壁上的道路,这种道路因地域不同,又分别称之为桥阁、栈阁、阁栈、阁道……

05
金牛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进入四川,经朝天驿、朝天峡,过利州(广元)入剑门,再向南经涪城(绵阳)而去成都。金牛道不光是先秦时期汉中通往蜀地的交通要道,在秦以后二千多年的岁月中,也一直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驿道。相传,战国时,秦惠文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日屎千金,以欺蜀王。蜀王遂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随而灭蜀。“石牛道”“金牛道”由此而得名。

06
地处金牛道上的明月峡,因其地理位置特殊,道路必须从此通过,先民们很早就在崖壁凿孔架木,修建了栈道。南北朝以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大约在唐宋之交,人们又艰难地在明月峡崖壁顶端,沿朝天岭凿成了道路。于是,蜀门咽喉之地的明月峡,便有了两条大道穿越:一条是峡中崖壁上的栈道,另一条是峡顶的山道。不过,由于山道崎岖,坡陡路险,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人们都乐于选择平坦、快捷的栈道而行。

07
20世纪30年代,修建川陕公路之时,工程技术人员试图绕过明月峡另寻他途,遗憾的是他们失败了。最终不得不沿明月峡古栈道的上方崖壁,用炸药开凿了一条凹槽式的道路,勉强通过了峡谷。今天仍留在明月峡上方,川陕公路上的“老虎咀”,便是当年人们无可奈何而为之的见证。

08
与川陕公路上“老虎咀”隔江相望的,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宝成铁路。那穿越山腹,横跨大江,高歌猛进,一往无前的钢铁巨龙,便是当代人征服大自然精神风貌的真实体现。

09
今天,人们看到的明月峡上的栈道,是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而恢复修建的一条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栈道。如今,漫步在古栈道上,仰望长空,高天流云,日丽风和;凭栏眺望,红枫摇曳,苍山如画。此时仿佛历史的长河,透过岁月的云烟缓缓地从我们眼底流过,演绎着这古栈道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

10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纳司马错之策,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兵攻蜀。秦军从秦国都城咸阳出发,沿褒斜道、金牛道南下攻打蜀国。明月峡的飞阁栈道上,曾经奔驰过秦军的铁骑。蜀王亲自率兵拒敌,双方在今广元市城南的昭化(古称葭萌)展开激战,蜀国兵败,蜀王逃往武阳(今四川彭山),被秦军所杀。

11
公元前206年,沛公刘邦率军攻下秦都咸阳,秦国灭亡。然而,项羽仗恃力量强大,自立为西楚霸王,而把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划归刘邦,封他为汉王。是年,刘邦以丞相萧何留守汉中,以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开始了长达5年之久的楚汉相争。此时,留守汉中的萧何,在巴蜀汉中一带招募丁壮,广收租赋,支援前方。川北一带数十万石的军粮,就是通过明月峡水道运往前线,广元地区健壮的先民子弟,就是通过明月峡栈道出川。

12
公元229年至265年之间,群雄纷争,三国鼎立。蜀汉大军出祁山,伐中原,因战争需要,诸葛亮开剑门阁道,修整沿途栈道,明月峡的波峰浪谷间,曾映照过蜀汉丞相羽扇纶巾率军北伐的清瘦身影。

13
隋唐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迅速,金牛古道成为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那时,明月峡古道上,輶轩相属,冠盖络绎;嘉陵江上,帆樯林立,船歌不断。岁熟余丰、国泰民安的大唐盛世,得到充分体现。

14
到了南宋时候,中原北方一带先后为金人和蒙古人占领。陕西南郑(今汉中)成为赵宋政权西北抗战的大本营,巴蜀成为兵源、粮饷的供应基地。为了抗战的需要,必须确保道路通畅。为此,南宋四川宣抚使虞允文,在咽喉之道的清风峡、明月峡(两峡相距约3公里)专门设置了“桥阁官”,负责营造、维修、管理这里的栈道。

15
公元1644年后,占领四川的张献忠,与退出北京据有关中、陕南汉中的李自成大军隔七盘山、朝天岭一线对抗,明月峡再次成为要道,演绎出了农民起义军自相残杀的悲壮故事。

16
21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春风使古老的明月峡焕发了勃勃生机。如果说29世纪30年代中期修建的川陕公路还带着许多无奈和遗憾的话,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修建、90年代改造的宝成铁路,则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战胜大自然、改天换地的决心和魄力。

文字:综合四川方志 漫画:杨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