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秋的海风掠过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岸,一处惊艳了时光的 “红色秘境” 正悄然刷屏 —— 红石崖街道河海湿地里,万亩盐地碱蓬织就的红海滩如烈火燎原,似红霞垂落,从河道蜿蜒至海岸,将原本沉寂的盐碱地晕染成一片绚丽缤纷的红色海洋。2025 年 10 月 15 日,这片红海滩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刻,无数游客驱车前来,只为定格这份独属于青岛深秋的生态浪漫,而这抹热烈的红色背后,不仅藏着植物的生存智慧,更书写着青岛生态保护的动人答卷。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曾经 “种啥啥不活” 的盐碱地上,能孕育出如此壮丽的景观。站在湿地观景台上远眺,红色的碱蓬草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红毯,随着地势起伏延伸向远方,与湛蓝的天空、澄澈的海水形成鲜明对比。微风拂过,红色的草浪轻轻摇曳,偶尔有白鹭展开洁白的翅膀从草丛中跃起,掠过水面时激起一圈圈涟漪,动静之间,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有游客忍不住感叹:“之前在网上刷到照片还以为是滤镜效果,来了才知道,这红色比照片里还要浓烈,简直像走进了童话世界。”
这份震撼的美景,源自一种名为 “盐地碱蓬” 的植物,它还有个更亲切的名字 ——“碱蓬草”。作为公认的盐碱地 “先锋植物”,碱蓬草的生存能力远超人们想象,它就像一位勇敢的开拓者,在其他植物望而却步的盐碱卤渍中扎下根来,用坚韧的生命力改造着这片土地。
每年四月,当北方的春天还带着一丝凉意,碱蓬草的种子便在湿润的卤渍中悄然萌芽,起初是嫩绿色的细芽,不起眼地贴着地面生长,仿佛在积蓄力量。历经整个春夏的沉淀,它慢慢汲取土壤中的盐分,将有害物质转化为自身生长的养分,叶片也逐渐从嫩绿变为浅红,再到深紫,直到九月末至十月,终于绽放出带紫晕的浓烈红色,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观赏期。
碱蓬草的 “红色魔法”,其实是它适应恶劣环境的生存智慧。植物学家解释,碱蓬草的叶片肉质化程度极高,这种结构既能储存大量水分,应对海边的干旱与强风,又能通过特殊的生理机制将土壤中的盐分隔离在液泡中,避免盐分对细胞造成伤害。
而叶片呈现出的红色,则是因为其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花青素 —— 当环境中的盐分浓度升高时,花青素会迅速合成,一方面能保护叶片免受强光灼伤,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正是这份 “趋利避害” 的智慧,让碱蓬草在盐碱地上站稳了脚跟,不仅自身得以繁衍,还为其他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随着碱蓬草的大面积生长,红石崖河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也在逐年改善。曾经光秃秃的盐碱地,如今成了鸟类的 “天堂”。每年秋冬季节,除了常驻的白鹭,还有大雁、灰鹤、斑嘴鸭等数十种候鸟会在这里停歇、觅食。
清晨时分,站在湿地的观鸟屋中,能看到成群的白鹭在红海滩上漫步,细长的喙在泥滩中探寻着小鱼、小虾和贝类,偶尔抬头鸣叫几声,清脆的声音在空旷的湿地中回荡。当地护鸟志愿者说:“这几年明显感觉到鸟变多了,尤其是珍稀鸟类的数量,之前很难见到的黑尾鸥,现在每年都能看到几十只。这说明我们的湿地生态越来越好了,能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地。”
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红海滩还藏着独特的人文印记。在湿地深处,几艘斑驳的老船静泊在红草丛中,船身覆盖着一层淡淡的青苔,船舷上的木纹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渔耕往事。
这些老船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渔民使用的渔船,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渔民们陆续转产,这些渔船便被留在了湿地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 “怀旧景观”。如今,老船与红海滩相映成趣,沧桑的木质船体与热烈的红色草海 “同框”,既有岁月的厚重感,又有生命的活力,不少游客会特意来到老船旁拍照,感受这份 “旧时光与新生态” 的碰撞。
红海滩的惊艳亮相,并非偶然,而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多年来坚持生态保护的必然结果。回溯十年前,红石崖河海湿地还是一片生态脆弱的盐碱地,由于海水倒灌、过度开发等原因,土壤盐碱化程度不断加剧,植被覆盖率不足 10%,生物多样性也持续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区政府启动了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一方面修建防潮堤、截渗沟,控制海水倒灌,降低土壤盐分;另一方面大规模种植碱蓬草、芦苇等耐盐碱植物,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还建立了湿地管护站,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巡查,禁止非法捕捞、采摘等破坏行为,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当地还探索出了 “生态 + 旅游” 的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如今,红海滩已经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 “网红打卡地”,每到观赏期,日均游客量超过 3000 人次。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景区修建了木栈道、观景台、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还推出了 “红海滩摄影大赛”“湿地科普研学” 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湿地生态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周边的村民也借着红海滩的 “东风”,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售卖当地特色的海鲜、农产品,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王大叔笑着说:“以前靠出海打鱼为生,收入不稳定,现在开了农家乐,旺季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好几万,这都是红海滩给我们带来的福气。”
值得一提的是,红海滩的生态价值远不止于观赏和旅游。作为重要的滨海湿地,它还发挥着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固碳减排等重要作用。碱蓬草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改善水质。
其庞大的根系还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海岸生态;同时,碱蓬草还是一种高效的 “固碳植物”,据测算,每公顷碱蓬草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约 2.5 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这片红海滩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 “生态屏障” 和 “天然氧吧”。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红海滩的面积也在逐年扩大。据新区自然资源局统计,截至 2025 年,红石崖河海湿地的碱蓬草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 500 亩扩展到现在的 1.2 万亩,湿地生态系统也日趋稳定。如今,漫步在红海滩的木栈道上,不仅能看到热烈的红色草海,还能看到成片的芦苇荡、清澈的河道、嬉戏的水鸟,整个湿地呈现出 “河海相连、红绿相映、鸟水和谐” 的美好景象。不少摄影爱好者表示,他们每年都会来红海滩拍照,看着这里一年比一年美,心里特别欣慰,因为这不仅是一处景观的变化,更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证明。
深秋的青岛,总有不期而遇的美好。红石崖河海湿地的红海滩,用一抹热烈的红色,点亮了青岛的深秋,也温暖了人们的心房。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曾经贫瘠的盐碱地,只要用心保护,也能绽放出惊人的生态奇迹。
它也让我们明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未来,随着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相信这片红海滩会更加绚丽,这份独属于青岛的生态浪漫,也会被更多人看见、喜爱和守护。
如果你还在为深秋去哪里寻找美景而发愁,不妨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红石崖河海湿地看看。在这里,你可以踩着木栈道穿梭在红海滩中,感受海风拂过脸颊的惬意;可以坐在观景台上,看白鹭翔舞、老船静泊,享受片刻的宁静。
也可以带着孩子参加科普研学活动,了解碱蓬草的生长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相信当你亲眼见到这片红色的海洋时,一定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也会为青岛的生态保护成果而赞叹。毕竟,这样一处兼具美景、生态与人文的 “红色秘境”,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也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
上一篇:走进田园把日子过成诗 乡村“慢生活”成为泉州文旅新时尚 把生活过成田园诗 走进田园生活放松心情
下一篇:山东省济宁市筑梦“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到“孔孟之乡”,沉浸式体验国潮儒韵 山东省济宁市筑梦“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到“孔孟之乡”,沉浸式体验国潮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