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成效。
渝中区政府副区长赖良。
渝中区政府副区长赖良介绍,“十四五”以来,渝中区注重将自然禀赋转变为城市发展优势,用好山体、江岸,垂直挂绿、河岸披绿、见缝插绿,聚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山水都市。
首先,向“崖壁空间”要功能,推进21万平方米坡坎崖由“秃斑”变“绿毯”、由“荒地”变“游园”、由“治理点”变“打卡点”。其中,红岩公园充分利用“漏斗”地形,挡墙加固崖壁缓坡,生态覆绿4.35万平方米,中间平坦区域开辟为儿童乐园,入选全国儿童友好空间典型案例。
渝中区将坡坎崖变为打卡点。
其次,向“立面空间”要绿量。依托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聚焦立交高架、人行天桥、轨道墩柱,打造四季有绿、全年可观的路上风景线,赋予了城市交通色彩与活力。比如,下肖家湾绿色共享空间原是桥下荒地,经地形重塑,形成3个休闲健身平台,环绕2.4万平方米的花灌和草木,为周边3万人居住小区增添趣味与绿意。
此外,向“数智空间”要效能。提速推进“AI+公园绿地防火”综合场景,依托AI自动识别火情,配合人工“白+黑”24小时巡查,赋能公园绿地防火体系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预判”的跨越式升级。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 摄影 周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