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有座“朝宗楼”是古城城墙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楼,虽然现存建筑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且在1993年又再次按原貌维修,但并不影响它“国家4A级景区”的身份,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来历不凡、意义重大”,和我之前打卡过的南纪门不同,目测其左右各至少有两道铁门把关,俨然是个闲人莫近的收费景点。
“朝宗楼”俗称大北门楼,其名源自《尚书》中的禹贡篇“沔波流水,江汉朝宗于海”;在古代也称柳门、漕门,因古人有折柳赠别亲友的习俗而得名,像宋代苏轼的《荆州十首》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柳门京国道,驱马及阳春”;到清代则改称拱极门,据说其内券门上方存有乾隆年间荆州府知府张方理所立"拱极门"石匾,因为我比较“勤俭节约”,没花钱登楼,故不得而知。
整座北门的主体由主城门与曲城组成,主城门高7米、洞宽4.8米、深15米,条石基座配杉木闸板,闸槽深达10厘米。曲城门洞宽4.6米,内外门相距32米,形成半圆形瓮城。其设计和布局兼具军事防御与防洪功能,尤其瓮城的设计,更是再现了古人经典的"四重门防"体系。而在历史上,这里也确实是北上中原的重要驿道枢纽。
城门上的朝宗楼为双层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通高11米,采用的是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结构,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周设回廊。城楼脊枋下方留有重建纪年题记,杉木柱、黑陶筒瓦等构件俱都保留着清晰的明清风格。
登顶朝宗楼,既能北眺玄妙观、太晖观,也可俯瞰护城河与得胜街构成的水岸景观。让我略感震惊的是,这座门楼旁边的荆州古城墙周长达11.28公里,并设26座炮台,护城河石护坡及古驿道遗迹均都延续了古城池原貌,实属“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核心景观,所以稍作了解后再看这个北门城楼,似乎卖门票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了。
最后再悄悄告诉广大退伍的兄弟姐妹们一个好消息,那张红色小卡片在荆州的绝大多数景点都是有用的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应该也一样。像我在关羽祠就成功使用过一次,当时的工作人员还热情告知,凭优待证在荆州不仅能免费观景,还可以免费坐公交,所以感觉一直没享受到过“福利”的战友们,赶紧出发到荆州旅游,顺便体验体验吧,哈哈。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这个“朝宗楼”是荆州古城非常著名和重要的景点,地址为“荆州区三义街253号”,自驾前往非常方便,对面就有停车场。绿色出行则有“古城环城旅游专线”能够直达。而北门和南门的近况完全相反,这里要“冷清”太多了,但神奇的是照样有两辆三轮车墙角卖水果,貌似生意还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