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蒙蒙下的巫山神女峰,烟雨朦胧,诗意盎然;景色旖旎的白帝城头,三国的传奇仿佛从未远离……9月19日,2025长江文明论坛系列活动之一长江文化探访交流活动走进长江三峡,壮阔的风景和沿线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中外嘉宾一边举起手机留影,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19日8点30分左右,嘉宾们乘坐的“长江奇迹”号航行到了巫山神女峰附近。已经等候在甲板上的中外嘉宾们早早地准备好了手机、相机,只等神女峰的秀丽身姿进入取景框。随着江面收窄,两岸的青山越来越近,巫峡的秀丽开始展现在大家面前:奔腾的江水、晨雾缭绕的峰峦勾勒出的山水画卷,令人陶醉。
外国嘉宾们在游轮甲板上席地而坐观赏巫峡风光
“可以说,每一秒看到的都像是一幅风景画,实在是太美了!”来自巴基斯坦的马欣·哈米德说道。
夔门风光让大家争相拍照打卡
巴西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杜瓦尔·巴罗斯也用“太奇妙了”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说,中国是一个如此富饶且多元的国家,“我们都知道,它有一位‘母亲’——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长江。此时此刻,格外特别,能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福。”
19日下午,嘉宾们则乘船逆流而上来到了穿过夔门的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三国是我们国家由分裂走向聚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站在白帝城的蜀汉堂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文胜表示,这次参加长江文明论坛,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了长江文化和三国文化后,自己很是感慨。
嘉宾们登上白帝城
嘉宾们在蜀汉堂认真聆听三国故事
杨文胜说,长江三峡既是交通要道,当然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通道。“当年,李白、杜甫等那么多诗人都在这里走过……它早就是一个文化走廊。”杨文胜表示,这足以让我们思考古人是如何带着文化技术实现交流的,而这对于当下挖掘当地文化底蕴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令人大饱眼福的壮阔美景,长江三峡孕育出的灿烂诗词文化也引起了不少外国嘉宾的浓厚兴趣。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巴西)研究员索菲亚·塞瓦略斯·比瓦尔走进诗城奉节后,就沉浸到了当地浓厚的诗词文化中。“我觉得这些诗人真的是太浪漫了,能够为文字赋予那么美妙的表达,这真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次在长江文明论坛上我同很多的专家进行了意见交流,受益匪浅。”来自埃及本哈大学的教授萨维·萨维·艾哈迈德站在白帝城著名的夔门观景台前这样跟上游新闻记者总结了本次重庆之行的收获。
萨维·萨维·艾哈迈德说,自己也很期待接下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和中国在大河文明交流互鉴上,比如联合申遗等方面加深合作。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