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带玩“天然褶皱博物馆” 巴山大峡谷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创5A·巴山大峡谷更好玩 大v游重庆 大v旅游景点推荐
迪丽瓦拉
2025-09-17 20:01:01
0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秋意漫过巴山褶皱,川渝陕结合部的达州巴山大峡谷,迎来一场别样的文旅探索。

9月14日至16日,“巴风賨韵·安逸达州”聚焦巴山大峡谷创5A主题宣传活动举行,10多位网红旅游博主与省市主流媒体记者组成“大V创作团”,踏访长约70公里的峡谷奇峰。

他们眼前,峡谷是形似“大V”的天然褶皱博物馆;身后,是网络时代亿万级的粉丝矩阵。

三天采风,超越 “记录风景” 表层意义,更是一场自然界“大V”与网络界“大V”的碰撞,让巴山大峡谷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借现代传播,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博主们在巴山大峡谷仙女岩拍摄创作。(拍摄:谢杰)

暴走的博主

从“静态展示”到“活态传播”



从中国地理版图看,巴山大峡谷,是地球运动造就的一个“V”型峡谷。

这个“巴山大V”,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省、重庆市交界的大巴山脉,远离交通枢纽,对外界来说,这里似乎是一处“秘境”。

事实上,这里是巴文化资源富集地、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地。是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

三天时间,“网络大V创作团”,走进这个自然“巴山大V”,开启日行近两万步的“暴走”。


“大V创作团”在巴山大峡谷地质博物馆。(拍摄:雷远东)

渡口乡土家婚俗非遗秀、地质博物馆、仙女岩褶皱、大象洞溶洞、桃溪谷勇者大环线、画架沟160米垂直观光电梯、桑树坪土家族风情小镇、朝阳村民宿聚落、680米跨度玻璃桥、苏家屋基索道、罗盘顶状元楼、红豆杉栈道……巴山大峡谷,一次次让大家直呼“出片!”


巴山大峡谷大象洞溶洞。(图据博主@陈建Sir)

有400多万粉丝的博主@陈建Sir,一次次放飞无人机。镜头里,深切的峡谷、丰富的褶皱,山峰顶部绵延的棋盘式簇状峰丛,都让他震撼。

科班出身的旅游管理专业背景,叠加一线景区管理经历与10年旅游自媒体经验,让他对这片峡谷多了份探究欲。@陈建Sir向随行的达州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追问:是什么力量塑造这处大峡谷?又是什么力量滋养这片土地的精神格局?他背着20斤的设备,一次次用镜头探寻答案。

“国庆到巴山,开启峡谷秋游记。”9月16日晚,@陈建Sir用九宫格配文,向粉丝们预告下一期视频内容。他说,这一次,要将眼前的巴山大峡谷,从“静态展示”到“活态传播”,让粉丝们真切触摸到“巴山大V”的独特魅力。


旅行博主在巴山大峡谷创作。(拍摄:雷远东)

抱团的流量

挖掘“小众秘境”里的“网红地标”


定位“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封面新闻,是四川省级主流媒体,全网粉丝量超2亿。这一次,其小编团队开启“头脑风暴”,如何以年轻人的视角挖掘巴山大峡谷的“封面”亮点。

多次拍摄凉山悬崖村“钢管天梯”、登顶牛背山拍摄“为爱攀登”的摄影师雷远东,此次将镜头对准大巴山。连绵的山脉褶皱、漫天的繁星银河、热闹的土家婚礼、刺激的云顶飞渡玻璃桥……每一次快门按下,都意味着一张“大片”诞生。


巴山大峡谷土家婚俗非遗秀。(拍摄:雷远东)

“出片”,是“大V创作团”的标配。

大家纷纷感慨,巴山大峡谷的视觉冲击,不仅源于雄奇壮丽,更来自多元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厚重的文化。此次采风,正是一次“解码与转译”,让巴山大峡谷,化作可感知、可传播、可共鸣的鲜活内容。

博主@思梦本梦,一身粉色汉服跋山涉水,走完巴山大峡谷,让传统文化以轻盈姿态走进年轻群体。

博主@杨十七,将“桃溪谷勇者大环线”拆解为“难度等级”“装备建议”“最佳拍摄点”,形成户外社群攻略。


博主@杨十七在巴山大峡谷桃溪谷创作。(受访者供图)

博主@安德鲁铁柱,则用延时摄影,记录从“巴国战场”到“峡谷秘境”的切换,云卷云舒之间,释义巴山豪情。


博主@安德鲁铁柱 在巴山大峡谷桃溪谷创作。(受访者供图)

博主@旅行画集,则以细腻构图,将穴居咖啡、土家美食、渡口吊桥等,定格成带生活温度的头图。


博主拍摄连绵的山脉褶皱。(图据@旅行画集)

据了解,这些内容将在社交平台形成“矩阵式传播”:抖音、微博、小红书、携程、马蜂窝等平台同步发布。更重要的是,流量并非单一呈现——达人们植入的交通、住宿、美食等实用信息,可降低游客出行决策成本,推动“线上关注度”变“线下客流量”。


旅游博主们正在玻璃桥边拍摄创作。(拍摄:雷远东)

宝藏的大峡谷

在这里,人人都是下一个大V!


在网络用语中,用户因较高关注度和广泛影响力,被称为“大V”。 对“大V创作团”来讲,巴山大峡谷就是一个“创作宝藏”。

76岁的巴文化专家、达州宣汉土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国述,已经数百次走进巴山大峡谷,也跟着这群“大V”,对巴山大峡谷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达州本土巴文化专家、土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国述介绍巴山文化。(拍摄:谢杰)

朝阳村的民宿群,住宿业态被分解成景区新标签;土家腊肉、渣海椒、阳鱼汤等传统美食,化身“味觉种草”利器。9.6公里勇者环线也分解重组:为年轻人设“峡谷徒步+非遗体验”两日游,给家庭游客推“地质科普+亲子游乐”一日游,为文化爱好者选“巴国历史+传统手工艺”深度游。


巴山大峡谷里的穴居咖啡。(拍摄:雷远东)

得知博主们背后有着成百上千万的粉丝量,张国述感慨,文旅赋能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此次采风不仅给巴山大峡谷带来流量,也在悄然倒逼景区从“单一观光”向“全域融合”转型,为地方文旅注入长效活力。

达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杨晓斌,作为“大V创作团”的“导游顾问”,全程参与三天采风后表示: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是文旅发展的关键引擎。此次集结的网红博主达人,如同“流量放大器”,精准传递巴山大峡谷的魅力。

杨晓斌热情邀约全球游客,来巴山大峡谷里,做下一个 “大V”!


桃溪谷里秀美景色吸引大家创作。(拍摄:雷远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0年前政府投资50亿打造的织... 10年前,政府投资50亿打造的织金古城正式开放,这座位于贵州的古城,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 织金古城历...
黔山深处忆巾帼——参观奢香夫人... 驱车穿行于黔西北的层峦叠嶂间,云雾漫过青灰的山岩,仿佛还在诉说着六百年前的故事。循着历史的脉络,我来...
澳门“丝路” 展览国庆启幕,创...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之际,位于澳门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馆将于10月1日推出“丝路”展览,以...
草原创业青年让牧野生活乘上“互...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7日电(记者恩浩)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草原,年轻创业者们正在...
“大V”带玩“天然褶皱博物馆”...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秋意漫过巴山褶皱,川渝陕结合部的达州巴山大峡谷,迎来一场别样的文旅探索。9月14日...
慢游深体验!黄山推出秋季银发群... 2025年9月17日下午,由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黟县徽黄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州康辉...
发布会|普洱发出“旅居之约” ... 9月17日,正值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
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这里提醒大家,今年国庆假期叠加了中秋节,放假时间是8天,希望大家能够早做出...
2025年长宁区“最虹桥”嘉年...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作为长宁区一年一度的文旅盛事,“最虹桥”嘉年华继2024年品牌焕新后,于2...
美高梅魔法生态项目即将启幕 美... 来源:千龙网【2025年9月,深圳】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将于10月正式启动“美高...
千城百县看中国|湖南张家界:龙...   近日,湖南省慈利县澧水河畔灯火璀璨。随着激荡的鼓声,一条熠熠生辉的“巨龙”在水面上蜿蜒游走。这是...
聚焦河北省旅发大会:打卡千年扁... 原标题:聚焦河北省旅发大会:打卡千年扁鹊祠 解锁民宿新体验央视网消息 9月16日,参加河北省旅发大会...
天蒙景区推出金秋板栗节,游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9月13日至28日,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推出一个活...
3261.58万人次,401.... 今年暑期,大理州不断丰富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供给,在暑期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热下,大理文旅市场潜力得到持续...
相约旅发大会·红色太行——走进... 巍巍太行,红色是最鲜亮的底色。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聚焦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联动五市共同打造...
上海古猗园非遗月:数字光影再现... 2025年9月19日至10月19日,上海古猗园将举办“浮光戏影,猗鉴匠心”非遗文化月活动。活动期间,...
“锦绣山海潮·壮美新广西”闪耀...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9月12日至14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举办,广西馆以“锦...
来看!这样的上海,是你不容错过... 上海这座“魔都”的夜晚,真的太太太迷人了!当霓虹灯亮起,东方明珠在夜色中格外辉煌,仿佛整个城市都被点...
虹桥镇再添新趣!“FANCY ...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9月17日报道:近日,“春申美好生活季”系列活动之一“FANCY 虹桥”欢喜奇遇嘉年...
海南陵水:“会唱歌的沙滩”引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孙海天《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17日 第 12 版)陵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