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摄影,喜欢骑行,喜欢一个人寻找属于自己的角落观景,而在非主流的地方发现美,似乎才是摩旅路上最有意思的事情。那天快要抵达“大渔隧道”时,看到路边悬崖下有块空地,不仅能遮蔽阳光,四周环境也被打造得不错,就决定停靠过去稍作拍摄。
眼前的画面着实令人陶醉,那种深邃的蓝绿相间的色彩,随着无人机角度和高度的变化也会不断变幻。而中间密密麻麻,形成一个个方阵的长竹竿,远远望去竟然也拥有着多种颜色。而经过后续不断地跟当地渔民们打听,现在的我已经知道,苍南境内海边的长竹竿大概率是用来“养紫菜”之用(涨知识了吧,赶紧在评论区里谢谢我)。
不过九月初到上旬显然还没到“种植”(又或者得称养殖?)季,所以这时的长竹竿虽然一眼望去也是浩浩荡荡颇为壮观,但全是光秃秃的。经我隔了几天在福建霞浦的某个码头“实地采访”后更是确认,这段时间很多渔民才刚开始编织养紫菜用的网(对劳作画面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留意后续内容哦)。
几艘小渔船又或者是快艇十分忙碌,不断地在“突突突”的发动机声中,穿梭往来在这些方阵之间。别看它们的“身材娇小”,却可以用更加灵敏的姿态,轻松于碧海上“画”出自己的速度与激情,而“风驰电掣”这四个字好像就是为了形容它们而生。
有动自然也有静,离岸边不远停着几条稍微大一点的小渔船,目测船上应该是无人的吧,偶尔会随着不大的风浪微微摇曳,衬着水里的倒影,画面竟然自带几分“船欲静而风不止”的无奈。
航拍的同时也用小相机随意“扫”了一圈身边,护栏外茂密的几种绿植似花似草,相互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不时还会经过一些昆虫采蜜授粉和晒太阳,如果你静心观察,会发现苍南海边绿化带里的生态也是相当“热闹”的,可惜当时天气太热,不然以我的习惯,应该会专门去拍组虫子。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这片海边没有具体的名字,但穿过大渔隧道后不远就是“三沙”,再往里走一点就是“大岙村头沙观景台”。说实话,也只有摩旅或者骑行才方便点,如果你是自驾出游,建议还是老老实实把车停到三沙村或者大岙村里去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