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脚下,别踩到松针堆,这里可是小菌子生长的地方。”
处暑刚过,山风渐凉,大理蝴蝶泉景区褪去暑期的喧闹,更显清幽。一场新雨,景区边的一处百亩林地绿意愈浓、空气清新。这片闲置多年的林地,如今暗藏“鲜”机。
玄机何在?跟着大理市阳光森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柳立清一路走,答案渐渐浮现。
“瞧,那簇金灿灿的是鸡油菌,长得多好!”
“看,这是冷菌,才种下去没多久就长了一窝。”
“那些是试验种植的虎皮松茸,已经出菇了。”
冷菌撑开小伞,鸡油菌点缀林间,虎皮松茸半藏半露……走进这片不起眼的林地,仿佛闯进了野生菌的家园。这里就是蝴蝶泉景区新近打造的“菌香森林”。
说起蝴蝶泉景区,很多人想到的是清澈的泉眼、翩飞的蝴蝶,还有那段动人的金花传说,怎么跨界“种”起了野生菌?
景区负责人马良敏表示,近年来“采菌游”越来越热,景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远离苍山保护区的区域打造“菌香森林”,就是想拓展研学游、体验游等深度业态,满足游客多元需求,让传统景区焕发新活力。
柳立清是这场“跨界尝试”的关键参与者。他自2006年种植羊肚菌,在大理、剑川等地拥有多个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他坦言,来这里发展,正是看中了“天时、地利、人和”,“旅游市场有新需求,野生菌促繁技术成熟,我也有经验,不到40天,先期打造的30亩基地已初见成效。”
云南人可谓“无菌不欢”,人工促繁的菌子能获得认可吗?
眼下正值冷菌和鸡油菌采摘旺季,柳立清在“菌香森林”入口处摆起了小摊做产品展示。“这是用基地里的冷菌炸的,尝尝味道咋样?”说话间,他热情地打开一罐炸冷菌,瞬间菌香扑鼻,让人食指大动,用牙签挑起一块放入嘴中,口齿留香。“前几天几个游客尝完,一口气买了十几瓶,很受欢迎。”他笑得合不拢嘴。
这美味的秘诀,被大理市本草经珍稀食药用菌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唐永鑫一语道破,“‘菌香森林’虽有人工干预,却极致模拟野生状态。”这里地势平缓、水源干净,松针铺地、腐殖质丰厚,湿度适宜,满足了野生菌“挑剔”的生长需求。目前,冷菌、鸡油菌、虎皮松茸、虎掌菌等七八种菌子已在此安家。
更让人放心的是,人工促繁的菌子不仅味美,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也有保障。“我们做过专业检测,人工促繁的菌子口感逼近野生,部分营养指标甚至更优,重金属含量远低于纯野生菌。” 唐永鑫补充道,通过人工提前剔除毒菌,能从源头上杜绝野生菌中毒风险,让游客“采得开心、吃得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菌子还能为生态添份助力。唐永鑫介绍,“真菌能分解林间有机物,改善土壤肥力,还能抑制病虫害、促进树木生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采菌之乐,不仅在于收获,更在于沉浸式的山野体验。“菌香森林”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始林态,还原真实的自然氛围,漫步其间,仿佛踏入真正的山野;采完菌子后,还能享受处理、油炸菌油、邮寄等一条龙服务,把大理的鲜美“打包”带回家。
雨渐渐停了,林间愈发宁静,仿佛能听到菌子悄悄生长的声音。
“再过半个月,虎掌菌和鸡枞就会陆续成熟;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引种赤松茸、金松茸,甚至试验栽种稀有的见手青。”柳立清望着长势喜人的菌子,信心满满,“未来这里一年四季都能采菌子,既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又实现了生态可持续,这条路肯定越走越有奔头!”
记者:张辉 钱娜
编辑:陈丝华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一、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上一篇:打造创意文旅休闲点,定格文化与自然之美 打造文旅新场景 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
下一篇:从“快闪打卡”到“沉浸守护”:大鹏官湖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从“快闪打卡”到“沉浸守护”:大鹏官湖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