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安置社区蝶变为“美丽风景区”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安置社区蝶变为“美丽风景区”
迪丽瓦拉
2025-08-05 21:01:37
0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盛夏的清晨,朝阳给倚山而建的特色民房被上一层金色的面纱,月亮湖把牛头山、虎头山上层层叠叠的民房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交相辉映的美丽油画。


美丽油画。陈湘飚摄

“民族风情非常浓郁,房子的建筑风格很独特!”

“气候太凉爽了,简直就是避暑的胜地!”

“‘阿妹戚托’舞蹈太震撼了!”

来自重庆的几个游客站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的三宝塔下,一边对眼前的美景拍照打卡,一边发出心中的感慨。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三宝街道是全国唯一的整建制易地扶贫搬迁街道,街道核心区又称阿妹戚托小镇。小镇共有3174户16054人,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黎族等16个民族。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用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悄然实现华丽转变,从一个搬出大山的“安置社区”,蝶变为声名鹊起的国家4A级旅游“美丽风景区”。


火把节。陈亚林摄

“‘火把节’太让人难忘了!各民族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不分彼此,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就像一家人一样。中华民族的感情,像火把上的火焰,全都融在一起了!”上海游客刘仁军一家在小镇上住了一周,“就是为了感受‘火把节’的氛围!”一谈起“火把节”,一家人都兴奋不已。

7月18日,以“彝火燃盛世·同心铸和平”为主题的贵州晴隆第十五届彝族“火把节”在阿妹戚托小镇激情燃烧,吸引8万多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民族大巡游、别具一格的转场舞、千人“阿妹戚托”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族游客和群众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阿妹戚托舞蹈。陈湘飚摄

“过去跳舞是爱好,现在跳舞是产业。”“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文安梅笑着说,她是从老三宝乡搬迁来的彝族姑娘。“舞步没有变,内涵更丰富了。各民族姐妹一起跳,跳的不只是舞蹈,是各民族的心灵相通,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阿妹戚托”被称为“东方踢踏舞”,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入选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每天晚上,音乐声准时响起。各族群众身着盛装,与四面八方的游客一起,携手共同跳起欢乐的“阿妹戚托”舞蹈。整齐的舞步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跳出了文化自信,也跳出了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的美好生活新图景。


锦绣生活。陈湘飚摄

“从前绣花只为嫁妆,现在绣花不但养家更是传承民族文化。”晴隆县布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李利发自内心地说。“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文化,一定不能失传,要传承下去,更要创新转化。”

她累计带领189名各族新市民绣娘入驻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体验一条街,将各民族文化元素与时代需求相融合,推动民族服饰及文创产品热销海内外,一批资深“绣娘”走向了“锦绣”生活。

“我们在一起制作蜡染、绣花,手艺在交流,感情越来越亲近。”苗族绣娘杨金枝说。

如今,这条街已聚集“布依垚”、“彝外婆”等20余家民族特色企业,涉及刺绣、蜡染、银饰、服装等。一件件气韵生动、精美绝伦的民族手工服饰和文创产品,深受游客的喜爱、赞不绝口,纷纷穿戴体验、打卡拍照。

“在老家时靠天吃饭,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在小镇民族风情街经营特色小吃店的王正伦脸上洋溢着满足。“现在守在家门口,游客天天有,日子安稳又有奔头!”


美丽风景。陈湘飚摄

民族文化是小镇的灵魂,小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为了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化,旅游带动民族文化。建筑师们匠心独具,为将深厚的中华文化符号在小镇的肌理中得到彰显,把苗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建筑元素与图腾符号巧妙运用在小镇建设中。社区的两座山坡分别打造成“牛头”和“虎头”图案,建设具有乡愁情怀的三宝塔和月亮湖。行走其间,游客和居民都能沉浸式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每年的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和“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火把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节庆,各民族群众和游客一起共同欢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阿妹戚托小镇成了可触可感的靓丽风景。


幸福笑脸。陈湘飚摄

人为“镇”而来,“镇”因人而兴。2025年上半年,阿妹戚托小镇景区共接待游客34.2万人次,带动各项消费4000余万元。

近年来,三宝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夜幕降临,广场上“阿妹戚托”的“踢踏”舞步再次响起,月亮湖倒映着万家灯火,也倒映在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同跳一支舞的一张张幸福笑脸上。(陈湘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媒:中国职场年轻人重新定义国... 来源:环球时报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8月4日文章,原题:周末短途游兴起,年轻职场人如何通过高效、随性...
来看!上海松江这个800年古典... 在上海松江老城的西南角,藏着一座令人心醉的古典园林——醉白池。它称得上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里的“老寿星...
旅居大理丨凤阳邑:马蹄声唤醒的... 凤阳邑的清晨,从一阵清脆的马铃声开始。赶马人牵着马匹穿过茶马古道,蹄声叩响沉睡的村落,也叩开了新一天...
西安北郊有个城市公园,风景一般...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这两年,西安陆续新建了很多新的城市绿地和公园。作为一名...
从香港回来的女孩在沙漠里造了一... 库布齐沙漠中,黄沙之上,一排排长方体形状的“太空舱”静默横立,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亮光。这里是...
这个夏天,你把文化吃进肚子里了... 翠绿色的莲瓣层叠,呼应着敦煌飞天的飘逸与大足石刻莲花的庄严;390岁高龄的铁树被复刻到雪糕之上,述说...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安置社区蝶...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盛夏的清晨,朝阳给倚山而建的特色民房被上一层金色的面纱,月亮湖把牛头山、虎...
【甘快看】甘肃环县:农文旅绘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5日电 盛夏时节,庆阳市环县小南沟乡杨胡套子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为期12天...
“家乡美·气象新——第二届网络...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梁燕则 薛思佳)8月5日,“家乡美·气象新——第二届网络媒体吕梁行”采风团来...
扁都口是张掖最低调的景区之一,... “扁都口”这个地名源自藏语,意为金露梅沟口(因当地盛产金露梅),它坐落在西宁与张掖的交界处,距离民乐...
“智创文旅·数启未来”文化和旅... 智创文旅数启未来8月1日至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银川市人民政府...
旅游终端“活”起来 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为拓宽零售客户增收渠道,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烟...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夏天... 这是8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拍摄的科克托别电视塔。正值夏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绿意盎然,景色宜人...
习水桑木:“温泉+山风” 专治...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当全国多地被40℃高温“烤”验,空调成了续命神器时,习水桑木镇正用22℃的...
“福彩+文旅”携手 邀您来青岛...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文登路28号的中山公园是青岛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凭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
凭景区门票免费听音乐会!无棣古...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5日讯 近日,由无棣县文化和旅游局策划的“消暑夜纳凉天 无棣古城荷花湾”张睿晓博...
贵州:通途即风景 贵州:通途即... 平塘大桥与“天空之桥”服务区(航拍) 黎敬程 摄当前,贵州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
大同华严寺殿墙遭游客刻字?官方... 新京报讯 据大同华严寺景区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5日,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发布关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潍坊青州:打造多元文旅场景 夏...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5日讯 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青州市各大景区积极创新业态、优化服务,打造多元文旅...
“好客山东”文旅融合 解锁消费...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5日讯近年来,山东立足文旅资源优势,推动文娱和旅游深度融合、旅游新场景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