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于洋
编者按:
暑期来临,烟台养马岛迎来旅游高峰。与高峰一同而来的,还有一纸新规。7月23日起,养马岛推行阶段性交通管制,在管制期内非预约机动车、岛外骑行电动自行车、三轮及以上电动车限制入岛,游客需乘接驳车入岛,后海景区实行24小时交通管制……此举被称为养马岛史上“最严”交通管制。近日,记者来到养马岛景区实地探访管制效果与游客体验。
此次养马岛实施的交通管制措施,迭加了免费环岛接驳政策,力图破局岛内交通拥堵困局。
游客在养马岛接驳车停靠站点乘车。
谈及养马岛此次最严交通管制措施,鲁东大学二级教授、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曹艳英认为,养马岛与其他景区不同,是一个陆连岛景区,岛内道路资源和车辆承载力有限,旅游旺季时采用“交通限行+接驳进岛”这种模式是可行的,这涉及岛内岛外交通切换问题,关键是在于服务上能不能进行系统化配套,“接驳车数量够不够,接驳是否顺畅,管理和服务是否跟得上?这些都需要考虑,需要景区在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上做更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在细节服务上下更多功夫。”
但是,接驳“免费牌”能打多久?曹艳英认为,未来若收费后服务跟不上,同样会遭到游客的投诉。“景区投入大量接驳车辆,一方面面临运营压力,另一方面游客的旅游体验需要保障,这需要在二者之间做好兼顾,景区应更侧重于提升游客服务和游客体验。”曹艳英说。
游客在排队乘坐养马岛接驳车。
在“东方夏威夷”“中国的马尔代夫”光环下,养马岛如何在流量与秩序之间找到平衡和最优解?如何让游客有更好的旅行体验?这不仅是养马岛景区交通治理的问题,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课题。毕竟,在当下,游客体验才是最长效的“流量密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