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怎么复习
迪丽瓦拉
2025-07-22 11:44:24
0
小学二年级数学怎么复习
  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须有“本”可依。复习时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课本为主线进行整体复习,并非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知识,而是对学过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某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与对比。尤其对某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在复习中一定要弄清楚,并能灵活运用。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重在理解。基本的概念、规律、技能、方法是学习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向前发展。
小学二年级数学复习:
一、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所在地:煤山... 7月16日,游客在位于长兴县煤山镇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新华社杭州7月...
生态廊道、湿地公园……千年高原... 央视网消息:走进拉萨,看看拉萨河边新建起的生态廊道、湿地公园,如何悄悄改写着这座千年高原古城的模样。...
上半年上海接待外国游客超300...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4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7...
强对流天气来袭!青海这些景区将... 来源:西海都市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气象局联合发布青海旅游高影响天气风险提醒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
被曝欠薪失联、网友投诉退款!铂... 正值暑期旅拍旺季,知名旅拍品牌“铂爵旅拍”连日来陷入“失联”“跑路”的舆论风波中,有关该品牌的售后投...
扎职有几个版本 扎职有几个版本 两个版本。《扎职》第一部由陈翊恒执导,伍健雄制作,陈伟霆、谭耀文、温碧霞、诗雅等...
拗九节的由来习俗和时间。 拗九节的由来习俗和时间。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
求霸气的八个字 求霸气的八个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能不能给我霸气八个字里面有览胜我是霸气的八个字
十孔口琴的入门教程 十孔口琴的入门教程先练习简单的单音,把单音吹准,吹饱满,然后可以练习单音的曲子,例如《送别》练习把单...
非遗西安剪纸的主要形式 非遗西安剪纸的主要形式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
关于无冬之夜2 关于无冬之夜2建议你和我一起玩无冬之夜1~
三年级下册作文怎么写? 三年级下册作文怎么写?一、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
我初一寒假不努力学习,下学期学... 我初一寒假不努力学习,下学期学还来得及吗?当然没关系,寒假作业都是复习内容,对新知识不会有很大影响,...
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比电影精... 最近,正在热映的《侏罗纪世界:重生》,又把很多人带进了“侏罗纪世界”。其实,“侏罗纪世界”不仅在电影...
请学会善待“别人家的小孩”,有... 请学会善待“别人家的小孩”,有哪些好的做法?1、对别人家的孩子和家庭保持足够的尊重2、不要伤害别人的...
半边脸好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半边脸好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半边脸好看,真的是一种非常差的体验了,因为我在拍照的时候往往只会露出半张...
你知不知道我爱你就像飞蛾扑了火... 你知不知道我爱你就像飞蛾扑了火这歌名叫什么庄心妍—两个人的回忆一个人过
皇甫端华的能力 皇甫端华的能力 在《长安幻夜——牡丹狮子》(漫画版)中,端华身后出现了神秘的“封龙”印,据安碧成的话...
愁眉不展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 愁眉不展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编号 676 成语 愁眉不展 注音 ㄔㄡˊ ...
颠鸾倒凤的典故 颠鸾倒凤的典故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