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古镇景区,运营方因门票问题和村民产生分歧。当地村民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提醒游客不用买门票,并在景区入口通道张贴告示,指引游客从其他通道免费入村游玩。
古镇“打围收费”,村民热心带游客“避票”,这事儿听起来多少有些魔幻。据公开资料显示,瑶里古镇景区内赣派建筑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古镇不仅是旅游区,同时也是当地村民的生活区。长期以来,除村内三座老建筑外,古镇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但从7月10日起,古镇周边设置了多个卡点,开始对进入古镇的人员收费。
古镇围起来收门票,为何招致村民不满?一来,因为设点收费影响了村民的日常进出以及正常的亲友往来;二来,有村民反映,目前正是旅游旺季,因政策影响,民宿入住率明显下降。也就是说,好好的古镇围起来,不仅让村民生活不方便,也让游客望而却步,村民的旅游经营收入自然也受到影响,这就可以理解村民为何热心带游客“避票”了。
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如今,出门旅游已成为不少家庭的休闲方式与消费方式。好山好水好风光,不仅放松身心,还能增长见闻,于旅游地而言,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来源。但近年来,关于景区门票的争议却屡见不鲜。此前,湖南凤凰古城景区围城收费,148元的套票把景区推上风口浪尖,后因争议过大,该景区暂停门票捆绑销售。不仅如此,还有部分自然景区“围墙挡景”“拦路收费”被网友质疑“圈地收费”,吃相难看。
不管是古镇“围城收费”,还是自然景点“围墙挡景”,体现的都是一种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短视思维,不仅不利于景区创收,反而可能折损景区口碑。当景区放弃门票收入会损失很大吗?其实也未必,杭州西湖景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景区不再收门票,不仅增加了客流量,还让进入景区的游客更愿意在景区内消费购物,收益反而更好。
景区到底该不该收门票?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运营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多听听各方意见和心声,不该收费的别收费,可以收费的也应合理定价。别为了一时的门票收入,伤了当地居民和气不说,还让游客体验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景区也不妨多思考,大门打开之后,不靠门票能靠什么?转换发展思路,摆脱简单的门票依赖,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下足功夫,无疑才是正解。用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以及配套服务留住游客的心,让旅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又何愁没有收入来源呢?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景区的大门打开了,路子就宽了。游客来了,居民笑了,方能为各方带来多赢。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
上一篇:瑶池是在那里,那里有传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