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上新了 旅游演艺上新了 旅游演艺
迪丽瓦拉
2025-05-24 11:02:33
0

“五一”假期,杭州标志性演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5月2日单日连演22场,刷新由宋城演艺自己创造的全球大型旅游演出单日演出场次、接待观众人数纪录;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日均12万人前来游玩体验,省外游客占比超80%;舞剧《长恨歌》加演至每晚4场,成为游客来陕西必看旅游演艺……

5月6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票房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9.08%;观众人数558.43万,同比增长6.11%。

在各大景区,具有地域特色的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购物中心、商业街区、文化广场、产业园区、文博场馆等城市空间被演出内容有效填充,吸引市民和游客从“看景”到“入景”。这种不同于传统剧场的新型观演模式给人们带来了旅游的新鲜感。

时间再往前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中,根据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48.84万场,同比增长10.85%;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观众人数17618.16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其中旅游演艺演出场次18.93万场,票房收入163.89亿元,观众人数8542.23万人次,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数量同比上升16%,显示出旅游演艺行业在扩大市场规模和提升观众参与度方面的成效。

旅游演艺因其沉浸式、强互动、重体验、高科技等特征,契合了游客场景化消费的新需求,正成为业界眼中文旅融合发展的“黄金赛道”“景区标配”;对游客而言,其也成为快速了解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分享部分今年上新的旅游演艺项目,以飨读者。

《月映武夷》有世界单体最大的室内水幕舞台

本报记者 黄国勇


▲ 《月映武夷》演出现场 剧组供图

v“五一”假期,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首演,并开启常态化驻场演出。演出以宋代美学为基调,融合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千年的视听盛宴。

“太震撼了!武夷山不仅山美、水美,文化也这么美。”“找了三圈都找不到哪儿是舞台边缘哪儿是观众席。”“看完直接想穿越回古代修仙。”这是观众看完《月映武夷》后的感受。

《月映武夷》的主角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其在武夷山“琴书五十载”,留下了许多文化印记。演出以四重维度解构朱子文化,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激活历史记忆,通过“月映万川”“鉴天”“叩山”“家礼”“悟心”“万川归一”等篇章,运用舞蹈等表演艺术叠加视觉影像、舞台装置等科技手段,全新演绎朱熹的人生历程。

在人物塑造上,朱熹的服饰、冠帽及妆容严格依据宋代典籍复原,追求历史真实感。朱子家礼的演出场景中,祠堂的暖光、文公菜的香气等细节被生动呈现,描绘出宋代家庭的生活状态。剧中还融入大量的宋画元素,使整场演出有如画卷,在观众眼前缓缓铺陈,穿插出现的茶文化、建盏文化、建本文化、家礼文化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元素,深度展现出八闽文化与武夷山水的魅力。

“传统从未远离,它只是等待被重新发明。”《月映武夷》总制作人萨迦多吉表示,《月映武夷》并非技术堆砌,而是以朱熹理学思想与宋代风雅为底色,通过沉浸式叙事阐述朱子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

《月映武夷》让观众最为难忘的便是舞台呈现。该剧剧场位于武夷山核心景区,这是一座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打造的立体化、沉浸式室内剧场。超宽画幅智能水舞台区域约2500平方米,由全水沉浸升降机械舞台构成。整个舞台水量将近1万立方米,能在一秒之内实现水舞台与干舞台的无缝切换。朱熹在雨幕中叩山问道,悟天地后的狂喜情境;古琴声起,水幕随之变幻出的涟漪形态;鼓点阵阵,机械舞台掀起层层水雾,配合空中威亚技术,营造出演员踏浪而行的效果……这些都是水舞台的功劳。

据悉,整个演出舞台跨度约67米,纵深约50米,投影面积2400平方米,相当于4个高规格的IMAX电影屏幕,通过超宽幅高清影像与3D裸眼透视视效的协同演绎,营造270度全景式视觉奇观。

“人眼包括余光在内的视觉范围大约为120度,舞台构建的270度全景视角可完全覆盖视觉区域,让观众更有沉浸感。”该剧舞美总设计郭昕说。

据悉,该舞台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面积最大的室内高科技多媒体沉浸式水舞台,通过全电脑机械舞台的精密连接,机械、水幕、数控、光影精妙互动,重构水墨丹青的东方美学意境。

5月1日,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现场认证该剧场为“世界单体最大的室内水幕舞台”。认证官马克西姆在观看《月映武夷》后说:“这场演出在视觉上引人入胜,结合演员的表演、灯光和数字布景,水舞台的加入既生动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将朱子文化很好地呈现出来,让我有更大的兴趣探索中国文化。”

演出在虚实交织的场景中展开叙事。全息投影的白鹭掠过波光粼粼的水幕,采茶女的山歌与水舞台的潺潺音效相融合;建盏烧制技艺通过AR特效具象化呈现,窑火与水幕交相辉映,非遗技艺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终章则以万盏明灯点亮全场,水幕化作巨型画布,描绘出当代武夷山的繁荣盛景。

“《月映武夷》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实验,通过技术赋能与文化解构,让沉睡的地域文化符号重获传播生命力。”福建武夷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彬总结。

《花开靖港》热闹了千年古镇

本报记者 张 玲 文/图


▲ 《花开靖港》演出现场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靖港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漂浮在湘江上的千年古镇”。近段时间,这座古镇因一台演出热闹起来。

4月初,由湖南华夏投资集团策划、北京舞维视界打造的全域浸水漫游超感演艺《花开靖港》夜间主秀与游客见面。演出采取“日享+夜游”双线并行的方式,日间演艺以百载古靖港文化内涵为核心,清风雅韵的水上婚礼、革命家庭的红色传承、湘韵戏影的沩水袖舞、百年风云的八元大堂……与夜间的家国主剧形成叙事闭环,让游客“入园”即“入戏”。

其中,夜间主秀以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为历史背景,将长沙城的历史创伤与靖港古镇的庇护精神交织成剧,围绕“一座古镇、一团烟火、一群赤子、一份赤诚”的线索,将靖港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水运文化、商贸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为游客呈现一幅“老长沙清明上河图”,赞颂了靖港儿女守存根脉的湖湘精神与家国情怀。

演出塑造了商贾虢堂主、梨园凤老板、宏泰巧姑娘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小人物视角切入宏大叙事,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触摸湖湘精神的筋骨。“我们巧妙地将靖港油纸花伞、沩水袖舞、埃山棍法等地方非遗元素融入剧情,让历史叙事兼具民俗美学的鲜活质感。”导演李娜介绍。

科技赋能艺术在《花开靖港》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演出打破传统剧场边界,以“一水伴街”的户外实景为舞台,通过两条观演动线、移动式观众席与全景声场,构建出多维演出空间。观众在游船中随剧情穿梭于江岸,虚实交错的场景营造出电影蒙太奇般的效果。演出中,威亚特技的使用再现了千帆进港的盛景,多媒体交互装置则让观众触碰到历史尘埃中的温度,使人们在感官震撼中完成与1938年的跨时空对话。

《花开靖港》一经推出,便为景区带来大量客流。“五一”假期,靖港古镇共接待游客13.4万人次,夜间主秀演出一票难求。为满足观众需求,5月2日起,《花开靖港》紧急加演,从每晚一场增至两场。一位来自湖南长沙岳麓区的观众甚至一个月内8刷该演出。

网友“红豆薏米粥00”评价该演出:“大雨滂沱中,《花开靖港》的演员依然全情投入演出,这份敬业精神令人动容。”网友“Melody”评论:“演出结束,工作人员打着伞把我和娃送到安全处,太贴心了。”

主秀结束后,游客在漫天焰火中穿过舞台连接江面的浮桥走入对岸街区,不仅延长了游园时间,也拉动了景区的综合消费,为景区业态持续赋能。湖南华夏投资集团营销品牌总经理苏军介绍,《花开靖港》还与景区商业进行了有机联动,剧中的小钵子甜酒、木雕面具等演出道具直接取材于古镇商铺,观演后游客常因剧情触动而主动消费,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保卫延安》让人热血沸腾

本报记者 秦 毅


▲ 《保卫延安》演出现场 任 龙 供图

游客手持长矛大刀、肩挎仿制步枪与演员并肩作战……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陕西省延安市金延安景区推出的大型红色沉浸式情景剧《保卫延安》,让景区化作硝烟战场,为游客提供了一回身临其境接受炮火的洗礼、沉浸式感受革命岁月的机会。

“在革命圣地延安,穿上当年的服装,拿上长枪大刀,亲历战斗和生产,可以说圆了一个战士梦,让人热血沸腾。”西安游客姜女士说。

“体验活动太火了,我都没有抢上道具,光是在后面跟着大家一起跑,听着冲锋的号角声和爆炸声,就已经深深感受到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了。”游客孙宜轩说。

情景剧《保卫延安》融合冲锋号、秧歌、爆破等元素,以一场全景式、沉浸式演出展现了1943年陕甘宁边区军民的战斗、生活状态。近6000平方米的实景战场,1:1复刻安澜门、教堂、新华书店等老延安城七大历史场景,将整个金延安南街文化街区转化为大型动态舞台,实现游客动线与剧情推进的深度耦合。

现场,热血激昂的动员讲话、严肃认真的大练兵、紧张急促的急行军、勇往直前的胜利冲锋、荣耀温情的表彰大会……每一幕都细节拉满、极具感染力,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在重走红色之路的过程中,没有观众,只有战友。

演出还开发出“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教育模块,打造行走的思政实践课。目前已累计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和红色培训体验30余场,覆盖3万余人次,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景区与多家旅行社和红色研学机构合作,结合演出进行现场教学,拓宽了红色研学的路径。

在《保卫延安》的带动下,“五一”假期,金延安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0.97%,收入同比增长100.06%,还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等消费。

“《保卫延安》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印证了沉浸式红色主题旅游演艺项目的市场潜力。”陕西旅游集团延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社交平台上,游客争相晒出自己的“穿越”瞬间,相关话题阅读量持续飙升。

目前,《保卫延安》已进入常态化演出阶段,每日两场,并根据游客需求增加场次。未来,景区将继续深挖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创新演出形式与内容,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2025年5月24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旅游演艺上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赏花+食花!游客在这里解锁槐花...   初夏时节,位于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带的槐花进入盛花期。千亩槐花竞相开放,穿林而过的海...
全球游客挤爆!上海这家“娃娃杂... 逛名创优品居然还要排队,还是全球游客一道排长队!走进位于南京路步行街上的MINISO LAND全球壹...
稻田里的“天空之镜” 稻田里的...   5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15万余亩稻田迎来水稻插秧季。已完成插秧的稻田波光粼粼,在...
海南旅游文化体育推介交流会在悉...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悉尼5月24日电 (记者 薄雯雯)海南旅游文化体育推介交流会22日在悉尼举行。...
旅游演艺上新了 旅游演艺上新了... “五一”假期,杭州标志性演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5月2日单日连演22场,刷新由宋城演艺自己创造的全...
走进龙门石窟 感受千年石窟的文...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龙门石窟景区迎来旅游旺季。人民网 霍亚平摄 人民网洛阳5月24日电 (霍亚...
行进中国|古建焕颜 楚韵新风 ...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水域九曲十八弯,勾画出建筑之美。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青砖黛瓦,翘角飞檐,复原...
千名老外游上海,千般快乐在这里... 5月申城,微风拂面,千名老外入住黄浦江畔。他们来自19个国家,年龄从18岁到82岁,齐聚申城参加安利...
吉林长春:牡丹盛放香溢远 长春... 本文转自:人民网近日,长春市牡丹园11000余株牡丹进入盛花期,园内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各色牡丹争奇...
丝路古城谱新韵 丝路古城谱新韵... 演员在表演萨玛瓦尔舞。库车市融媒体中心供图初夏的天山南麓,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清晨,龟兹小巷的茶馆里...
赏水墨丹霞美景 品独特西北风情... 5月23日上午,由共青团兰州市委联合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兰州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
一季度接待外国来穗过夜游客49... 广州作为中国南大门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正以亮眼数据展现入境旅游的蓬勃活力。2025年一季度,广州...
“一半火焰一半海洋”,刺桐花红... 春末夏初的昆明蓝花楹的紫色浪漫尚未褪去西山区望江路又迎来一场“红色盛宴”从四月至五月下旬望江路与前卫...
全国主流媒体潍坊行|遇见世界最... 5月21日下午,来自国内100多家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及骨干记者走进潍坊市博物馆,切实感受这座城市在文...
云南:凤凰花开点燃夏日浪漫 云...   当蝉鸣攀上五月枝头,云南多地凤凰花开,点燃夏日浪漫。在丽江市永胜县,程海的夏天浸染在凤凰花海中,...
【甘快看】“丝路游”升温 甘肃... 中新社兰州5月23日电 地处丝路重镇的甘肃省,今年已迎来全球多国“丝路迷”前来考察踩线,深度体验当地...
“茶和天下·苏韵雅集”活动在韩...   “茶和天下·苏韵雅集”江苏文旅主题交流推介会22日在韩国首尔举行,吸引了中韩文旅业界人士、中韩主...
美丽中国|新疆那拉提草原 美丽... 5月23日清晨,那拉提草原上的溪流奔涌。位于天山环抱伊犁河谷之中的那拉提草原绿意盎然,迎来一年中的“...
吉林通化:芝樱花开别样美 吉林...   初夏时节,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横道花海进入盛花期,朵朵芝樱花绽放,为当地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  横...
一镜揽尽湖光山色 航拍枣庄独古...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3日讯 眼下,枣庄山亭独古城“趣野”码头宛如一颗镶嵌在岩马湖西岸的璀璨明珠。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