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图据受访者
2017年,当陈笑羽坐在回到大凉山的飞机上时,她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创业了。在广东做了快8年外贸生意后,这个西昌姑娘因家中变故,决定回到家乡。但回家后要做什么?她没有答案。
一年后,在邛海边的大石板古村,陈笑羽拆掉土坯房的那一刻,村里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姑娘“疯了”。一年多时间里,质疑和嘲笑声,不断在陈笑羽的耳边掠过,但当“山有木兮”民宿的牌子挂在院墙上时,她的心中又有了方向——成立民宿协会,为更多当地的民宿从业者找到沟通渠道。
位于西昌大石板古村的山有木兮民宿
从外贸能手到民宿老板,再到当地民宿行业“摆渡人”,陈笑羽一次次跳出舒适圈,走出新路子,是什么让她能在“跨界”中再构舒适圈?又是什么让她有一颗不怕失败的“大心脏”?5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凉山青年陈笑羽,走进她的“跨界人生”。
舍弃年入百万元的外贸生意
凉山青年决定回家
“我是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当时很幸运,毕业前去了上海一家外企物流部门实习,毕业后又去了广州的一家国企从事物流管理工作。”2010年,刚满24岁的陈笑羽来到广州,面对两点一线的工作,“我觉得太枯燥了,每天一睁眼就看到一堆集装箱,那个日子都能看得到头。”她决定,要独自出去闯一闯。
辞职后,带着身上仅存的几万块钱,陈笑羽踏入了当时正在风口上的外贸行业,做起了服装生意。“什么都不会,就学。”从打板、定样到纽扣样式,每一件事陈笑羽都亲自去跑。运气很好的是,她推出的第一款服装样式,火了。“不到半年我就挣了钱100来万,觉得挣钱好容易,甚至开始飘了。”
问题接踵而至,由于不了解行情,秋冬季一到,陈笑羽的服装事业立刻陷入停滞。半年时间,挣的钱全部打了水漂,甚至连来年的房租都成了问题。“怎么办?从头再学”,2011年春节,陈笑羽没有回家,一番纠结后,她开始真正沉下心来,了解自己所在的行业情况。
陈笑羽
再一次踏入工厂和档口,陈笑羽的心境大不相同。又回到最基础的环节,从一点一滴地积累开始,慢慢地,她的外贸生意开始恢复了起色,铺面也不断扩大,一年的收入能够稳定在上百万元。
但到了2017年底,家人突然离世,陈笑羽来不及收拾行李,只背了个双肩包就从香港飞回西昌。之后,为了陪伴妈妈,陈笑羽决定关掉外贸公司,回到家乡凉山。
跨界民宿圈
拆老房子时村里人觉得她“疯了”
“其实我当时回来的时候,没想过要在家乡创业。”陈笑羽说,在家里待了近一年后,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出门看看凉山的变化,找一份新的生计。
“2018年,朋友给我推荐了当时的大石板村,交流过程中,大家发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商机。”彼时的大石板古村,老式的土坯房立在进村的泥巴路两旁,村里没有产业,只有一家小卖部和两家民宿,年轻人大多外出求学打工了,整个村子快成了个“空心村”。但陈笑羽看到了这里蕴藏的商机:交通便利、俯瞰邛海、安静悠闲。
西昌大石板古村
陈笑羽看中了当地人周叔家的房子,“院子够大、又安静,要改建成什么呢?”思虑再三,陈笑羽决定做民宿。
拆掉土房子上的瓦片时,村里的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姑娘疯了。“他们觉得那么烂的房子还有人来修,与其花那么多钱修这个房,不如去城里买楼房。”但陈笑羽并不在意这些质疑声,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研究起了当时前沿流行的民宿样式,了解做民宿需要准备的材料,像游客一样考虑功能,并投资了170万元,打造出了如今的山有木兮民宿。
陈笑羽创办的民宿
2019年5月,山有木兮民宿开业,一开张,就成了“网红民宿”。“我们只有十间房,每天都爆满,有时候我和我妈都只能挤来睡前台的房间。”如今,陈笑羽还在“折腾”,现在除了民宿,她还开了咖啡厅、餐厅和茶室,一年收入可达200万元。
成为“行业摆渡人”
起草当地民宿行业“说明书”
“做民宿,不是修个房子铺张床就行了。”决定做民宿后,陈笑羽才发现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简单。从房屋数量、设计风格到办理证件、申请报备,每一件事情都很不容易。
为了帮助更多的民宿从业者“避雷避坑”,2019年,陈笑羽联合当地的19家民宿老板,一起成立了凉山州民宿协会。2023年,又组建了西昌市民宿协会。
“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强大的,成立协会就是让大家能够抱团取暖,共享资源和渠道,让大家的声音和想法能够被听到和看到。”陈笑羽说,在她看来,民宿协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上连着政府部门传达政策导向,下连着各个民宿企业向上整理汇报行业发展情况和经营者诉求,“协会成立后,搭建了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大家可以在群里提出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有人热心地解答困惑,还能共享资源,分享平台高分的经验,避免恶性竞争。”
民宿协会定期组织培训
为了让当地民宿行业走上更规范的道路,2022年,凉山州民宿协会向西昌市文旅局提出制订进一步细化的民宿行业规范文件的建议。之后,西昌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新一版的《西昌市乡村民宿行业导则》(下文简称《导则》)。
《导则》分为《西昌乡村民宿行业运营管理导则》和《西昌乡村民宿行业建设管理导则》,共120页。“这份《导则》,其实是我们在做民宿中遇到各种问题的合集,我们也在其中提供了解决办法,明确了相关责任,可以当作一本民宿‘说明书’使用。”为了让《导则》内容更专业,协会还找到民宿、旅游、地质、统计学等方面的专家来提出建议。因此,在这份《导则》里,小到乡村民宿的概念解释,大到房屋构建的数据标准、乡村民宿集聚区分区改造,就连最基础的做民宿需要准备哪些证件,应该到哪些部门申请报批,都有清楚的备注。
2023年,大石板社区的杨家院面临着民宿集聚区风貌的统一问题,为了协调民宿老板们的诉求,经过与相关部门的协商,最终形成了由民宿协会提供整体设计和修建指导,提交设计方案给主管部门讨论审核,并且统一申报改造方案的解决办法。“待审核备案完成后,民宿业主们自发按照设计方案,自行联系施工团队去改造和投入。完成改造并通过主管部门验收的民宿经营户,还能获得一笔几万至十万元不等的改造奖补。”陈笑羽说。
与当初在外“单打独斗”相比,如今的陈笑羽,身后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个午后,陈笑羽习惯坐在民宿里,看着窗外络绎不绝,走走看看的游客时,无数次生出感慨,“返乡不是退路,是更辽阔的征程”。上个月,当初外贸公司的员工带着孩子来住店,小姑娘指着夯土墙上的竹编灯罩说:“妈妈,这个比城堡还好看。”陈笑羽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找到了比财务报表更动人的价值标尺。
陈笑羽创办的民宿
新青年Talk show:
封面新闻:回顾15年的创业路,每一次掉进坑里,又从坑里爬起,如今事业小有成就,你觉得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
陈笑羽:我觉得是我逐渐开始有了规避风险的能力,不断地在“干中学”,进入新的领域后持续学习专业的知识。同时也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做好该做的事情。还有就是执行力,所有的事情都要踏出第一步,不能只靠嘴上说,只有走出去了,才会慢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封面新闻:现在也有很多大学生想要加入创业的队伍,面对未知的风险和挑战,有哪些方面的建议?
陈笑羽:首先大家可以多看政策和环境的风向选择创业方向,其次如果不知道创业该往哪些方面走,创业前可以先去工作,但是工作的同时从老板的角度去考虑,多思考为什么、如果自己是老板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会对你的思维有一个提升。最后就是要有“即使失败也能够接受”的打算,并控制这个范围,不要盲目去做,可以先从一些小东西开始,尝试创业或者和大家一起抱团创业。
封面新闻:随着现在家乡环境的日益改善,不少大学生和青年也想回到家乡,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陈笑羽:回到家乡其实不是退路,凉山现在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大家也有了很多机会。虽然与大城市相比仍有差距,没有大城市那么卷,提升的空间也会更大,欢迎更多的凉山青年回家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