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多地泉水复涌 热门地点引游客扎堆打卡 北京有几处泉水复涌 北京龙泉寺泉水
迪丽瓦拉
2025-04-26 06:13:05
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江河湖溪泉,水系相连,水流相通,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泉水是地下水水位的晴雨表。泉水复涌,是地下水水位回升的直接表现。

北京地下水位创十年新高

多处复涌泉眼不断流

曾经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让北京许多泉眼长期干涸。近年来通过地下水综合治理,部分泉眼再度冒出了泉水。冬去春来,这些经历了冬季枯水期的泉眼再次涌动起来。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镇陈家庄村,村口的陈家庄泉正汩汩往外冒出清澈的泉水。

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陈家庄村村民 陈志喜:泉水咕咚咕咚地往外冒,我从小这股泉水就有,后来就是80年代左右永定河水断流,我们这个泉水就断流了。

陈家庄泉与永定河相距只有百米之远,过去永定河断流,这个泉眼也曾经干枯40年。随着“南水”进京以及首次对永定河进行生态补水,陈家庄泉突然复涌。而最近这个冬天,它也并没有因为枯水期而断流。


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监测评价科副主任 李民从监测数据来看,陈家庄泉复涌以后,它的流量相对来说是非常稳定的,目前一直稳定在每秒30升左右。

不仅是陈家庄泉,目前,北京市1361个在册点中,有水在流泉达到880个,断流多年的泉眼中,81处泉眼实现复涌,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监测评价科副主任 李民北京市平原区3月份的平均地下水埋深是12.83米,这跟2015年3月份同期相比水位回升了将近13米,创近10年来同期水位新高。

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地下水在用水结构中的占比下降至不足三成。同时,约22%的进京“南水”通过北京市的河道水网等流入地下,促进地下水涵养修复。


目前,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9年回升,地下水储量增加近70亿立方米,严重超采区面积已实现清零。

山西晋祠难老泉复流 水位创新高

这几天,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断流30多年后,重新复流的难老泉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点。

晋祠博物馆讲解员 张引:诗仙李白曾经泛舟游览晋祠,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当时他看到的景象,就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般。

难老泉是历史名泉,名字寓意泉水长流不竭,但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难老泉却一度断流。监测显示,自1994年断流后,难老泉水位不断下降,2008年跌至最低水位,低于泉口27.76米。


太原市水资源管理保护中心主任 杨锁林:晋祠泉域是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它有独立的补水、进水、排水关系,泉域的水均衡系统被打破,主要原因是工农业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大量的煤矿开采带来的采煤漏水,以及长期的降水偏枯。

2012年以来,太原市关停了200多座煤矿、2000多家高耗水企业,同时引来黄河水置换地下水的使用,使得地下水在太原总供水量中的比例从83.5%下降到25.8%。一系列综合措施下,2023年5月,难老泉首次出流,今年1月17日重现喷涌。


游客 苏宏我觉得这个水重新复流,就觉得历史与现在从未断联过一样。

截至3月底,晋祠泉监测水位高于泉口出露高程1.22米,创复流以来新高。

河北邢台泉眼复涌

带动城市消费新业态

河北邢台古时候就曾有百泉竞流的壮丽景象,而随着自然变化和经济发展,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一处处泉眼相继沉寂。就在这两年,不断有泉水陆续复涌,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变化。

在邢台市襄都区1979邢襄创意小镇内的飞龙泉泉眼处,一股水流自池底涌上,四散开来,与周边硬朗的工业风完美融合,成为当地市民前来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

飞龙泉位于邢台军需印染实验厂遗址内,近十多年,这里一直都无人问津。2024年,邢台市襄都区对老旧工业遗址进行活化利用,依托这里的工业风建筑和复涌的飞龙泉,打造出了一个新型文化区域。


邢台市1979邢襄创意小镇总经理 卢立军:我们依托飞龙泉,打造了一个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新场景,现在有将近60家的年轻业态,他们的经营情况现在是良好的盈利状态。

依托飞龙泉,小镇还积极探索泉文化创新发展路径,让泉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


邢台市1979邢襄创意小镇入驻商家 卢燕:都是用的飞龙泉的水,它就是冲泡起来的口感,真的是比较甘甜的,会保留茶叶的本质的味道。

一泉之变,背后是“节、控、换、补、管”综合施策,更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的不断提升。截至去年底,邢台市超采区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分别较2018年同比上升8.12米、7.67米。


根据2024年最新地下水超采区评价结果,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较2015年减少2.84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量减少85.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气温升高 山西运城盐湖呈现“调...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
“茶和天下 豫见洛阳”雅集在大...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东京5月17日电 (记者朱玥颖)为庆祝“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
新民视频|2025上海薰衣草节... 5月17日,2025上海薰衣草节在上海薰衣草公园开幕。现场近7万株普罗旺斯薰衣草竞相绽放,形成310...
劲爆!近8500万块积木!上海... 宝子们,据说上海乐高乐园就在今年的7月5号正式开园!一个用8500万乐高积木堆出来的世界得有多梦幻,...
《徐霞客地理》开播,跟“史上最...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四百多年前,一位“骨灰级驴友”用30年时间徒步走遍大半个中国,写下 60 余...
各地广泛宣传“5·19中国旅游...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即将来临,各地聚焦“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主题,线上线下联动广泛组织开...
文物“出墙”、“一站式”感受民...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 博物馆是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身边的宝库。5月18日,也就是...
初夏限定福利!淄博潭溪山学生免... 暑气尚浅,万物迸发,正是出游好时节。来淄博潭溪山拥抱山峦叠翠、溪水潺潺,解锁一场说走就走的青春之旅。...
畅游TOP中央公园,解锁“一站... 出游好时节,今天带大家打卡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绿洲”——TOP中央公园,这里集自然景观、儿童乐园...
火车站?博物馆?这里凝缩了百年...   云南铁路博物馆位于昆明市北京路昆明北火车站内,是一座兼具“车站上的博物馆”与“博物馆中的车站”双...
冰城雪韵遇蜀地烟霞 哈铁银发专...   黑龙江网讯(记者 贾博)5月16日22时53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站,555名“银发”游客登上Y1...
超大高端“旅游团”抵达上海!多... 昨天首次到访上海的俄罗斯游客桑皮尔、达莉娅夫妇第一次走进豫园这里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街区风貌瞬间令达莉娅...
俞敏洪的新身份 俞敏洪的新身份... 据无锡日报消息,5月17日,第20届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在江阴国乐岛开幕。记者从开幕式现场获悉,新东方教...
乐游博物馆 乐游博物馆 乐游博...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人民网西宁5月17日电 (记者张莉萍)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凝结记忆的文化场所...
“国际博物馆日”与“中国旅游日... 当前,上海正着力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国际博物馆日”与“中国旅游日...
湖州市旅游协会积极融入长三角3... 5月14至15日,长三角城市旅游协会一体化发展大会在杭州举行,湖州市旅游协会携手沪苏浙皖等31个兄弟...
循“霞客”足迹,见小城数百年之... 四百多年前的“游圣”徐霞客,自宁海启程丈量山河,并在传世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记录。这段传奇在200...
蓝紫花海邂逅白色灯塔 金海湾初... 初夏时节,两江新区金海湾滨江公园迎来蓝花楹盛放季。绵延的蓝紫色花海与标志性的白色时光灯塔交相辉映,勾...
山西文旅放大招!“唱游山西”带... 5月15日,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现场,山西文旅集团“唱游山西”文旅体验活动产品发布会启幕,来自...
“坐着邮轮来中国”成新时尚:入...   央视网消息:2024年5月15日起,中国开始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到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