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发展大会上,安徽省广德市入选“长三角慢生活旅游消费体验品质康养目的地”榜单,其境内的圣境泊崖野奢帐篷酒店同时入选“长三角慢生活旅游消费体验品质度假酒店(民宿)”榜单。两项荣誉的获得,展现了广德作为“山水竹乡 康养名城”的综合实力与独特魅力。
广德市地处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是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重要县级节点城市。近年来,广德依托优越的生态本底,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康养+”为抓手,积极推动沪皖共建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先行区建设,持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与产业融合新路径,全力构建“全龄康养、全域宜游”的康养名城。
三重优势夯实发展根基
广德坐拥“长三角之心”的优越区位,集生态本底、交通枢纽与人文合作三重优势于一体。这里生态禀赋突出,森林覆盖率近60%,被誉为“天然氧吧”;交通条件便捷,“1小时通达沪苏杭”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人文合作方面,广德与上海等地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为共建康养基地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广德年均吸引超300万上海游客前来康养度假,是沪皖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的核心承载区与首选目的地。

自2024年沪皖“1+4”共建协议启动以来,广德市倾力打造23.18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康养基地,按照“一号工程”标准,构建“一轴两心五谷”空间格局,全力打造“全龄康养、全域宜游”的发展标杆。
沪皖共建释放发展势能
在具体合作上,广德持续深化与上海的多领域对接:与上海仁济医院共建医疗合作平台,与宝山区教育局开展教育协作,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共建康养产业学院。这些合作举措为广德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目前已吸引60余家上海企业投资落户。今年以来,广德康养旅游接待人次与综合收入持续增长,来自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客源占比显著提升,沪皖协同发展的“势能”正加速转化为康养产业发展的“动能”。

10月29日,全国中老年网与广德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在智慧康养平台建设、适老化产品应用、康养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退役军人及中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康养服务保障。以此为契机,广德市正加速推动温泉湾、甘溪康养示范村等重点项目年内落地,将丰厚的“生态红利”切实转化为普惠的“民生福祉”,让更多群众、更多退役军人共享康养产业发展成果。
“康养+”诠释文旅新内涵
近年来,广德市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康养+”,推动康养与文化、旅游、体育等要素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站式文旅服务体系,不断丰富“慢生活”内涵,为长三角地区康养旅游提供了“广德样本”。

在推进全域康养的过程中,广德注重各类特色载体的功能互补与协同发展。康养基地会客厅以梅岭玉、唐氏竹编等非遗展陈诠释“文化+康养”路径;扬子鳄科技馆探索“生态+科普”融合,实现珍稀物种保护与康养教育并进;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培训中心每年举办6场高规格赛事,以“体育+康养”年吸引超10万人次,成为长三角户外运动新地标;作为《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美食之乡,广德还通过“美食+康养”路径,让“广德四绝”“炖锅美食”等特色美食香飘长三角。
全龄康养绘就宜居画卷
随着“康养+”业态不断丰富,广德市着力构建覆盖全年龄段、满足多元需求的康养服务体系,让每位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养方式。

该市精心打造“竹乡画廊”200公里风景道,整合卢湖竹海旅游度假区及80余家高端民宿,形成“竹海森呼吸”旅居品牌,适合全家共同体验;卢湖竹海旅游度假区开设自然教育课堂,孩子们可参与竹艺制作等活动,在自然野趣中快乐成长;广德还引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目前已建成6个长三角名医工作室,推动3家乡镇卫生院与沪浙三甲医院共建专科联盟,初步实现“大病不出市、康复在基层”。
以圣境泊崖为代表的野奢度假新业态,成为广德“全龄康养”理念的生动体现。这座隐于山崖的“云端居所”,巧妙融合自然野趣与奢华体验,成为广德从“传统疗养”迈向“品质旅居”的缩影。在这里,“慢生活”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场景、
从“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城市”到“长三角慢生活旅游消费体验品质康养目的地”,广德市持续书写生态与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如今,高铁37分钟抵杭、50分钟达沪,9条跨省公交串联苏浙皖乡村,这座“一回头就是城市、一转身便是山水”的康养名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原标题:《深耕“康养+”,安徽广德全力打造“全龄康养、全域宜游”的康养名城》
栏目编辑:吕倩雯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陈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