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1
爱拍照的你看过来!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各大热门打卡景点的排队拍照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近日有网民发文说,江西婺源篁岭景区推出打卡点限时一分钟拍照措施,有效缓解了排队拥堵。
作为篁岭的标志性打卡点,“晒秋台”可以俯瞰晒秋全景,长期名列游客“必拍清单”榜首。
网民发布的视频显示,一名工作人员站在打卡点前,手持计时器实施人工“倒计时60秒”。打卡点前的墙边还挂着温馨提示:因打卡排队人数较多,请您打卡拍照时间控制在一分钟以内。
景区工作人员回应说,只有出现打卡游客排队情况,工作人员才会开始计时,后面没有人等待的话,就不用计时。而如果觉得一分钟没有拍尽兴,满一分钟后,可以到队尾重新排。
目前,这个景区不止一个热门拍照地执行一分钟限时拍照规则,已持续了一段时间。规则施行后,排队效率明显提升,游客因拍照引发的纠纷、相关的投诉也减少了。
近年来,为缓解景区拍照点拥堵问题,已有多地景区推出限时拍摄管理措施:山东“黑山之眼”景区,对标志性打卡点实施30秒限时拍摄规则。江西南昌八一广场为应对商业摄影师占位问题,在最佳拍摄点设置了专属游客的“C位”拍摄区,每批允许20人进入,限时5分钟,并设有排队通道。
对于景区“限时拍照”的管理举措,绝大多数游客点赞“高效又公平”,纷纷表示“终于不用为拍张照排到天荒地老了”、“限时措施保障了每位游客的拍摄权利”。不过也有网民认为,拍照时被倒计时,会感到紧张尴尬,影响了旅游体验。
“一人拍照,百人等候”,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旅拍博主出于商业目的,会在热门打卡点前反复拍照,无论调整姿势还是更换服装都要耗费大量时间,既不文明,也容易引起游客间的摩擦冲突,对景区景点的运营秩序造成影响。计时排队拍照也是景区管理方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游客打卡拍照和良好的公共游览环境从来不是相悖和矛盾的。限时拍照对于维持秩序的好处不言而喻,但旅行的意义也并不仅仅在于拍照,感受自然和人文,丰富自身体验或许才更加重要。风景最妙处,永远在于它投射于眼中那第一瞬间的感动。
话说回来,景区之所以会采取限时拍照措施,也是出于“不得已”。热门景区内,游客为了“拍照打卡”,已经发生了太多矛盾和争执。
有“一生要出片的中国女人”,就少不了“出片广播体操”这样令人忍俊不禁的场面。而这只是“网红景点打卡矛盾”一个还算有趣的小小缩影。
更多的,是那些推推搡搡、呵斥怒骂的恼人情景。去年国庆期间,江西景德镇景区一个歪斜的青花瓷“受气瓶”吸引众多游客打卡,现场两名女生排队等候了三四个小时,终于轮到合影时,又被其他游客挡住了背景,情绪激动下,几人发生争执。有网民就调侃说,“受气瓶”这次真的受气了。
同样因为拍照“撕破脸”的,还有另外3名游客。他们在玉龙雪山海拔4680米的观景台上为争夺机位“大打出手”,闹出了“新高度”。不仅无视自身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了周围游客的体验。
打卡“网红”景点,旅游必须“出片”,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执念。为了一张照片花费超出必要的时间与金钱、甘愿忍受不佳体验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从众行为背后,是个体对“群体认同”的过度渴求,“网红”景点则成了满足这种心理的工具之一。
旅行的精彩不只存在于镜头里,真实的感受体验才更难忘。在欧美一些国家,旅行社会专门为旅行者提供无手机团体出境游服务,希望在不使用手机的前提下,让旅行者全身心投入旅行,部分游轮、酒店还提供保险箱锁住电子设备,这也被戏称为“电子排毒”服务。
“网红”景点“限时一分钟拍照”,这种措施值得复制、推广吗?景点除了拍照打卡,还能怎样挖掘自身潜力,在优化服务、拓展资源、传递价值中带给游客更多难忘的体验?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文智指出,限时一分钟拍照,在提升游客体验、解决排队拥挤问题方面,是一个比较好的进步。但其实应该也有更好的方式去优化,因为限时一分钟的话,有的人可能姿势还没有摆好,拍摄人也可能因为技术不熟练而需要更多调试时间,这其实对景区的细致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景区可以采取数字化手段,设置一些智能拍照点,设置好数字化“网红”背景,而且这个背景可以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效果更好,能满足打卡游客的发朋友圈需求。此外也可以引入技术化手段分流游客,缓解排队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通过限时方式解决。
看看新闻记者: 严相莉 翟静 阮丽
编辑: 阮丽 翟静
责编: 严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