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团游“失宠”?年轻人偏爱个性自由行与拼假,文旅圈产品忙着“变花样” 跟团旅游遇冷吗 跟团自由行的缺点
迪丽瓦拉
2025-08-21 06:01:29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蓓 实习记者 侯靖霖 北京报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旅游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我是比较喜欢自由行的,很自由,想去哪里都可以去哪里。”8月15日,酷爱旅游的一位“00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观察到,身边的年轻人很多已经不再青睐传统的“跟团游”方式,更多的是按照个性化的需求去自主规划旅程,和朋友自行“拼团”出行。

2025年,中国青年报社在第15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发布了《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下称:《报告》)。该数据显示仅26.8%的年轻人选择跟团游,52.3%的年轻人都青睐自由行,体现出了年轻人旅游不跟团的趋势。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酒店预订量增幅达两位数。年轻人通过“年假+清明”拼假模式拉长假期,带动长距离出游增长,热门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表明年轻人利用拼假模式出游的情况较为普遍。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面对这种市场趋势,文旅业相关各方也都开始做出了改变。

跟团游满足不了个性化体验需求?

“一个是因为年轻人相对比较自由一点,另外一个是因为小队友两个人一起玩,可能就不会进行深度游玩,如果想深度游的话,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轻人大部分起得比较晚,现在国内晚上娱乐活动也非常多,年轻人再去酒吧玩一玩,或者是出去吃个夜宵啊什么的,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个性化。”8月15日,华信东方国际旅行社市场总监李伯轩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自由行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跟团会比较受束缚,有的景点即使你不想去,他也是强制让你去的,有时候还会有隐性消费。还有时间上,例如国庆前请假3天可拼出11天假期,这样早一点走能避开出游高峰期,还可省下一点交通、住宿、餐饮等高峰期的成本钱,对预算有限的年轻人尤其像我这样的大学生来说性价比高,再搭配‘特种兵式旅游(大学生利用小假期,低成本、高强度打卡多景点的旅游方式)’可兼顾游玩体验与成本控制。”酷爱旅游的一位00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以大学生为代表的“00后”时间相对灵活,出门旅游更在意旅游目的地的体验性,喜欢走街串巷、体验当地人生活的探索型旅游,也是“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等新型旅游方式的主要参与者。

“我更愿自己计划行程,节奏慢还放松,我会选择在周末或者请假凑小假期或法定节假日出去玩,大学课少,想趁年轻多看看。我自己喜欢去浙江、云南等南方地区。”一位在校大学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报告》显示,55.3%的年轻人钟情沉浸式“漫游”,52.3%偏爱“自由行”,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打卡,更追求深度体验与自主规划。同时,41.9%的年轻人热衷于追求小众景点,力求与众不同的旅行经历。

文旅公司被倒逼变革产品

“简单说,我们现在设计旅游产品,不搞传统‘赶场’了,以前一天去四五个景点,走马观花还耗时间在赶路。现在灵活得多,上午下午各安排一个景点,时间好控制。导游也能跟大家商量,喜欢哪个景点就多留一小时自由活动。三千元至五千元的订单,还会专门留1—2天让大家自己歇着逛。现在不光年轻人,就连我们这些中老年人也有能力自己安排旅游路线了。前几年大家都没好好旅游,常出去玩的早就练出‘自己找乐子’的本事,留足自由时间,他们想逛老地方、吃小吃都方便,现在的一切安排都更符合旅客胃口。”李伯轩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现在年轻人不爱跟团、喜欢自己玩,这是大趋势。年轻人更爱自由,想去小众地方或者玩探险、登山这类有个性的项目,还会提前在网上查攻略,比导游都懂,传统线路根本满足不了他们,旅游业得跟着变才行。现在旅游团按不同人需求来,给老年人搞广西、浙江、海南那种康养团,让他们换个地方养身体,家庭出游就推小包团,行程能灵活改。另外,以前的购物团现在没人爱去了,大家更看重玩得舒服,所以得重点做没购物的平价品质团,还有那种有特色、住得好的高标团,靠专业服务让客人愿意选。”北京海洋国旅导游于倩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年轻人放弃跟团,更加青睐“自由行”和“拼假游”的情况下,文旅公司正在打造个性化线路与产品,深入调研各种客群喜好,设计契合各种客群尤其是年轻人需求的产品。

自驾游方面,记者了解到,例如马蜂窝的“AI路书”,能依游客偏好等生成个性化行程,提供全链条服务。再例如,暑期旺季,西宁文旅局与携程租车深化合作,推出“落地即自驾”模式。

多家文旅公司向记者表示,也会强化营销推广,加大在小红书、抖音等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媒体平台宣传。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与以往不同,过去刻板的模式已不适用,文旅行业需要转变思维,多推出有趣、大众化的体验,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做差异化安排。”李伯轩说。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行进中国丨璀璨松花江“点靓”夜...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行进中国”黑龙江调研采访团 当暮色浸染哈尔滨,松花江便换上了流光...
贵阳城市民宿成为避暑旅居客“心... 房间铺满白色小石子、落地窗下是洁白的浴缸、明黄色的氛围灯点亮房间各个角落,营造出满满的度假氛围……近...
韩国旅游发展局:今年上半年访韩... 韩国旅游发展局8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访韩外籍游客达882.596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的...
百年侨村引游人 百年侨村引游人...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肖潇《光明日报》( 2025年08月21日 04版)新华社记者 肖潇摄福建省晋江...
渝见好“村”光 | 森林人家:... 每天8点,渝见“村”光今日打卡兴田村兴田村位于重庆市城口县东安镇,面积78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
注意!宝泉旅游区部分项目今日暂...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许婷记者从新乡宝泉旅游景区了解到,8月21日凌晨,宝泉大峡谷上游陵川县磨...
绿游中国丨英国小伙想要游遍中国... 初遇亚当,相会于黄土之上。今年四月的世界地球日,在河北省丰宁县小坝子乡的一场大型植树活动上,亚当背着...
我的暑期之旅 我的暑期之旅 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贾博栋。冯一诺。王君缘。王佳瑶(右)和爱人。柯玉栋摄蔡爱群(右)和女儿。徐泽华(...
绝绝子!太行山把李白王维都“卷... 你以为太行山只是诗人的笔下风景?错!它可是河南户外玩家的“天花板级副本”——既有李白笔下的险峻诗意,...
来,逛逛“荷花市集” 绍兴荷花... 本报记者 白光迪 图为市民游客在市集选购荷花。 苏州日报记者 倪黎祥摄 走进江苏苏州姑苏区白塔西路,...
跟团游“失宠”?年轻人偏爱个性...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蓓 实习记者 侯靖霖 北京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
游客身体不适坐海边躺椅被催收费... 8月20日,“ 三亚游客身体不适坐海边躺椅被催收费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20日晚,三亚西岛发...
文旅新探丨铜仁:“贵州空调外机...   新华社贵阳8月20日电 题:铜仁:“贵州空调外机”打出暑期旅游逆袭牌  新华社记者刘阳、汪军  ...
山东上半年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网消息 8月19日,记者从山东省文旅厅获悉,今年以来,山东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火热。统计显示,上半年...
只能“点赞”不能“吐槽”?恩施...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李可欣 “‘吐槽’给关了,按‘点赞’就可以。”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
苏州这家寄存小店火了,5元温情... 前两年,许多游客专程来苏州,只为打卡北寺塔地铁口那棵“出站即江南”的柿子树。那时鲜少有人注意到,几米...
河北沧州:30余种文创产品亮相...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8月15日,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启幕。本届展会以“...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 西... 这是2024年11月20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日照金山景观。新华社记者 邱星翔 摄我无法用一个词、一句话...
开屏热搜放大镜|云南避暑新玩法... 嘿,大家好!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
用车超百万小时!暑期国人自驾游... 8月20日,租租车发布《2025暑期全球自驾游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中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