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之城”如何构建夜美学 如何打造不夜城 不夜城设计效果视频
迪丽瓦拉
2025-08-20 07:31:53
0



上海首批5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和5个“夜生活好去处”日前发布。最新数据显示,6月以来上海夜间消费总额超过880亿元。

构建夜美学,警惕错配风险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文旅夜生活和居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平衡,加强规划和管理,未雨绸缪。”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郭旸说。

她认为,需要重点管控的主要包括环境干扰、交通拥堵、资源挤占等三方面。噪声投诉较为常见,可设立声光污染缓冲区或限噪区,推广低分贝设备。夜高峰归宿交通延误情况明显,可开通夜间旅游专线公交接驳,实行错时停车机制。解决资源挤占方面,可划分“居民专属时段”,推动公共设施双向开放。同时,制度创新也很重要,比如可建立“夜间区长”协调机制,实行“商户黑白名单”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我们借鉴海外经验发展夜间文旅时,需警惕三个错配风险。一是文化移植错配,直接复制海外形式可能导致文化认同割裂;二是技术过度堆砌,像部分景区用VR展示与本地无关的文化,脱离文化内核;三是社区权益失衡,夜市扩张可能挤占居民日常休闲空间,相关投诉较为突出。

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夜间文旅品牌,可从多方面入手。如,在文化基因解码上,进行IP叙事创新,同时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在空间治理创新上,针对噪声扰民推行“静音商户”认证制度,针对交通拥堵采用潮汐车道加文旅专线,针对主客冲突建立社区议事会共商开放时段;在技术伦理重构上,建立双轨评估机制,确保文化内涵占比;构建特色品牌矩阵,按文化类型打造古都型、工业型、生态型等不同夜游业态。

此外,还可推行“夜间活力指数”与“居民满意度”考核,根据不同地区情况适配在地技术,构建“科技隐身、文化在场”的现代东方夜美学体系。

游客从“看热闹”转向“求内涵”

“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一般指当日傍晚6时到次日早晨6时所发生的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其业态包括购物、餐饮、旅游、休闲、保健、教育等。夜间经济作为消费领域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国内外城市提振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不断创新。

“在上海,近年来夜间文旅发展也与过去‘逛夜市、看夜景’的单一模式大不相同,呈现出诸多突出特点。”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郭旸认为,在业态上,它已从基础夜市拓展到多层次体系,涵盖博物馆夜游、夜间演艺、主题市集、灯光秀等。

例如,文化场馆夜间举办文化沙龙、构建“夜宴、夜游、夜演”全链条体验。不少地方还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拓展消费空间等方式丰富供给。消费场景也更精细化,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同时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产品,如“星空露营”“剧本杀夜游”等。

这种“文化+夜间”的融合并非偶然,而是游客需求升级与产业转型共振的结果。游客已从“看热闹”转向“求内涵”,多数人将“文化沉浸感”列为夜游首要动机。同时,地方文化IP能满足游客对在地文化的认同渴望,非遗市集、汉服夜游等成为年轻人社交新场景。政策引导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文化赋能明显提高客单价,这些都推动了“文化+夜间”的融合。

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也是典型案例。以绚丽的城市照明闻名的它每年12月8日起举办为期4天的灯光盛会,吸引超过400万人次的游客,投资回报率达28.6%,有力带动当地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发展。

里昂灯光节始于1852年,最初是为庆祝圣母玛利亚镀金铜像落成,人们在窗前点蜡烛并上街庆祝,后逐渐演变为宗教节日。1980年,里昂市政府成功实施《城市灯光规划》,从政策、技术、艺术等多方面支持该节日,灯光成为塑造城市夜间景观、刺激延时消费的重要元素。在灯光节期间,艺术家秉持低干预技术原则,用投影替代实体搭建,减少建筑损伤的同时,使用照明、艺术投影等将里昂的地标、历史名胜、街道、广场等装点得美轮美奂,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盛宴,也使里昂成为世界著名的灯光艺术之城,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经济效益。

激活城市近郊闲置文化空间

如今,文旅夜生活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拉动消费,它是城市发展的“复合型引擎”。在形成多元产业关联度的同时,它还是空间更新的重要载体,能活化工业遗址与历史街区,更以“主客共享”模式促进社区的生长。

以英国为例,1995年它正式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统计显示,从2004年到2016年间,伦敦创造了超过10万个新的夜间工作岗位。

2017年,伦敦市夜间经济收入达263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将达300亿英镑。

伦敦夜间经济业态丰富多元。酒吧文化在伦敦深入人心,是人们结束一天工作后社交放松的重要场所。同时,伦敦注重延长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等日间文化设施的开放时间,如英国国家美术馆为庆祝成立200周年暨凡·高《向日葵》加入馆藏100周年,去年9月宣布每周末延长夜间开放时间,其夜场票迅速售罄。

此外,伦敦还利用闲置建筑和街区打造文化新区与商业改善街区,构建超70个夜间经济文化集群,并在这些区域引入深夜购物、食品夜市、市民庆祝活动、公园之夜、嘉年华和街头表演等多样娱乐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减少人们对夜间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的担忧。

2016年8月起,伦敦每周五和周六推出夜间地铁服务,目前11条地铁线中有5条周末24小时运行。

这些都为减少非法出租车营运、缓解交通拥堵、延长企业营业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伦敦市政府专门增加300万英镑预算用于加强治安,英国交通警察部门增加100多名警察巡逻144个站点,保障人们夜间出行安全。

200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创性地任命首位“夜间市长”,监督“晚九朝五”的夜间经济活动。“夜间市长”由公众和专家投票产生,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夜间市长基金会,该基金会运作资金一半来自政府,一半来自夜间营业商家。“夜间市长”致力于在市政府、企业主和居民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平衡行政管理体系与场地经营者、艺术家的实际需求,确保夜生活与城市其他生活部分和谐共存,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

为缓解市中心夜生活压力,阿姆斯特丹还利用城市近郊闲置文化空间探索夜间经济新模式。例如,位于阿姆斯特丹西部A10高速公路旁的一所技术学院,被改造为集咖啡厅、餐厅、健身房、音乐表演场地、艺术画廊、酒吧等功能于一体的夜间营业场所,它拥有24小时经营许可证。自2016年1月开业以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针对夜间经济带来的安全、噪声、垃圾等问题,阿姆斯特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该地区晚上11点后禁止包括自行车在内的一切交通工具通行,周五和周六晚9点至次日早上6点雇佣广场管家巡逻,提醒游客遵守相关规则,还推出移动应用程序,方便居民举报夜间滋扰情况,居民可通过网络联系社区官员直接处理案件。通过这些措施,2年后该地区骚扰事件下降30%,暴力事件下降25%。

引入科技的“双刃剑”效应

在郭旸看来,海外城市在夜间文旅项目创新路径上有不少共通之处——将在地文化进行转译实现“文化符号→沉浸叙事”的转化;重视情感联结设计,创造自然人文交融的夜游体验。而在业态组合上,强调空间分层与动静分区,实现公共空间全时段激活,扩展为地面商业层、空中生态层和地下交通层,实现垂直空间的集约利用。

例如,巴黎“无眠之夜”深植文化,塞纳河灯光秀重现雨果文学场景,注重社区参与,居民会自发提供“艺术家驻留空间”,技术上也很节制,多数照明采用反射式柔光技术。

新加坡滨海湾夜间生态实行空间分层,地面层是商业美食市集,空中步道是星空花园,地下是交通,还通过声呐监测自动调节音量。

需要关注的是,科技在夜间文旅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同时也存在“双刃剑”效应。

其赋能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VR/AR技术打造探秘沉浸式场景,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大数据监控技术可实现客流预警,提升安全管理效率,5G+全息投影灯光秀能突破物理限制延展空间。

然而,过度依赖科技元素也可能导致“文化空心化”,有些景区的全息秀甚至脱离地方文脉。对此,需要以文化内核主导技术应用,以沉浸互动为核心,以技术服务为叙事;适时采用“低干预”科技辅助,建立“文化—科技”双轨评估体系以实现平衡。

原标题:《“不夜之城”如何构建夜美学》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说明:伦敦剧院区的夜晚。视觉中国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彭德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旅游节闭幕 93天累计实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据“上海发布”官方公众号消息,10月6日晚,第36届上海旅游节落下帷幕。2025年...
新疆尉犁:秋色如画 新疆尉犁:...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10月6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葫芦岛景区,泛黄的胡杨林与碧水沙丘...
沈嘉禄:旗山蛙鸣 沈嘉禄:旗山... 旗山从此有了美丽的倒影,池塘里聚集了好几种青蛙,入夜开启小夜曲模式。突兀的峰顶以70度的锐角直刺蓝天...
陶艺非遗体验、茶文化研学……这... 这个假期,“乡村游”火热。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融合自然生态、农耕趣味、民俗体验的特...
“双节”极限浪漫游|这条包出片... 如果你的国庆只有一天留给大理却想把洱海的“风花雪月”一网打尽那千万不能错过这条极限浪漫的洱海环线从清...
最新进展!已有350名被困珠峰... 10月4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海拔4900余米处的珠峰东坡营地突降暴雪,导致大批游客被困。据定...
国庆节黄金周小长假,酒店价格暴... 国庆节黄金周到处景区人山人海,每个城市都在宣传自己接待了多少游客,很多景区由于服务跟不上,游客喊退票...
赏月吃席,这场“长街宴”将中秋...   新华社重庆10月6日电(记者田金文)中秋夜,重庆偏岩古镇的老街格外热闹。  俯瞰偏岩古镇。新华社...
大理南涧:在澜沧江猛龙渡旅游景...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走出家门选择多种文体娱乐方式乐享双节假期。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澜沧...
“双节”假日观察|体验再上新!...   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国多地文旅系统推出系列...
做花灯、猜灯谜,天文望远镜观月...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10月6日,北京市属公园共接待游客49.83万人次...
穿越了!路县故城中秋夜“玩”转... 10月6日晚,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推出"古今同辉璀璨新城"中秋活动,通过沉浸式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吸引...
受持续降雨影响,甘肃麦积山石窟... 10月6日,微信公众号“麦积山文旅”发布公告: 受持续降雨影响,为确保文物和游客安全,经现场综合评估...
北京今晚适宜赏月!这些地点跟着... 今年中秋,恰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最圆月,将出现在9月7日(农历八月十六)11时48分。值得一提...
雨润泉城!济南中秋文旅活动热,... 月满中秋,共话团圆。今天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国庆、中秋假期的第六天。为让广大市民游客尽享泉城秋...
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暨评... 10月6日,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暨评比大赛结果揭晓新闻发布会在世博文化公园温室花园举...
双节拍 | 节日里的海边,玩沙... 路春兰 摄双节拍 | 节日里的海边,玩沙玩水的游客双节拍 | 节日里的海边,玩沙玩水的游客双节拍 |...
双节消费洞察|跟着“川超”游四... 封面新闻记者 郭可欣一张小小的足球赛票根,在这个假期成为解锁四川多地旅游优惠的“密钥”,点燃了假日消...
双节游齐鲁|雨中漫步临清东宛园...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6日讯 中秋佳节,除了和家人吃顿团圆饭,还可以一起出门逛逛景点,享受团圆乐趣。...
“双节”假期解放碑人潮涌动,洪... 10月5日,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渝中区解放碑商圈人潮涌动,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其周边的洪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