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点击音频,听有趣的广播剧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今天我们走进南阳,探访方城县佛沟摩崖造像。
全景图
游客:导游,这山腰上的石头刻得密密麻麻,看着像天书,真是唐代的宝贝?
导游:您可别小看这两块巨石!佛沟摩崖造像创于唐末,止于宋,仿龙门石窟而为之,是豫西南唯一的佛教密宗石刻群,更是“南襄隘道”上的千年路标!您瞧这南石北石,相距不过一臂,却雕刻了32龛138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五十三佛、十六罗汉、华严三圣、十二臂观音......个个栩栩如生,连衣纹褶皱、容貌表情都清晰可见!
北石北区
游客:密宗造像?这些佛像有什么特别之处?
导游:问得好!密宗讲究“即身成佛”,造像多显神秘威严。您看这尊十二臂观音,通高1.4米,头戴化佛冠,八臂结印如莲花绽放,脚下仰莲须弥座刻满卷草纹,这可是中原罕见的密宗“千手观音”雏形!再细看这弥勒佛,双领袈裟垂落,倚坐须弥座,足踏莲花——这可是唐代弥勒的“标准像”!再看文殊菩萨座前的狮奴、象奴,手持缰绳、肌肉虬结,连狮子的鬃毛都根根分明!最绝的是地狱变相图,二小鬼推磨、十殿阎君审罪,雕工粗犷却活灵活现。古代工匠的巧思全藏在这石头里!
南石北区
游客:古人怎么偏选这荒山野岭刻佛像?
导游:这儿可不荒。佛沟地处伏牛山与桐柏山交界,是唐代“南襄隘道”咽喉。当年高僧从天竺取经归来,沿这条古道将密宗传入川渝,佛沟便是中途弘法的“驿站”。您想啊,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流水潺潺,泉水淙淙,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长城在这里绵绵延伸,造像紧邻古驿道,
商队驼铃叮当,僧侣诵经声声,崖壁上佛光普照,何等盛景!另外,在佛像北9公里处曾设峡城县,为襄州襄成郡治。
南石西区
方城佛沟摩崖造像,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镇,是唐代佛教密宗在中原传播的珍贵实证。其造像题材多元、工艺精湛,融合汉传佛教与密宗特色,为研究古代宗教艺术与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独特视角。2013年3月,佛沟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出品,聚焦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马翔 罗栋巍
图片来源: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