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洋格格”打卡故宫,文化共情提升中外交流 张颐武谈酒文化 张颐武文艺视频
迪丽瓦拉
2025-08-19 07:01:31
0

来源:环球时报

今年暑期,我国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截至8月13日,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88.3万人次,同比增长36.6%。网上视频显示,故宫等景点前挤满了“洋格格”。这些肤色各异的外国游客,穿着清代格格式样的服装或传统汉服,争相在景点前打卡拍照,反倒成了中国游客眼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游客数量激增外,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暑期入境游客呈现明显的年轻化和家庭化。深圳机场数据显示,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长者出入境人数同比增长超43.4%;在北京大兴机场,中外学生家庭团、研学团明显增多。更多的航线、更便利化的服务,给外国游客提供了“说走就走”的条件。而包括“洋格格”服饰旅拍、“探秘故宫”外文专场等特色活动在内,各式文化体验产业愈发成熟与规范,也给外国游客带来了更强的参与感和更深的文化印象。

“洋格格”的火爆,折射出中外文化认知的结构性变化。过去,西方民众对中国的想象大多停留在“功夫”“熊猫”等符号化标签。如今,外国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开始接触到服饰、礼仪、建筑等更立体的文化维度。就像一名澳大利亚的年轻游客所说,“汉服不是cosplay(角色扮演),而是通往另一种文化的入口”。当他手捧线装书、身着龙袍站在故宫东华门外时,这种从视觉猎奇到文化共情的转变,正是众多外国年轻人来华旅游的一个缩影。

在来华游客中,年轻游客的传播力尤为突出。他们最乐于体验那些不熟悉的事物,同时也更乐于通过自媒体加以传播。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他们,参与度也从表层的打卡拍照向深度融入体验演进。他们会深入到中国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亲身感受中国当下的社会生活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形态。这能够给他们“眼见为实”的真感悟与“大吃一惊”的真震撼,让他们发现自己过往的认知局限,并通过自媒体传播出去。这种有血有肉的传播往往播放数据也更好,能够影响更多的外国网民,让中国的现实和文化被更真实地感知。这种来自一线的内容,具有无法被西方媒体扭曲、抹黑的“见证之力”。

当无数“见证之力”汇聚成一股洪流,西方媒体所建构的、对于中国形象的“屏蔽”和“扭曲”势必被冲破。所谓“眼见为实”,当视频、照片与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真实体验和感叹,逐渐塑造出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时,过去那些精心涂抹的阴郁色彩和刻意选取的片面角度将难以存在。而随着来到中国、有“沉浸式”体验的人越来越多,也将不断地丰富西方民众对华认知和理解,打破东西方民间交流中的两大隔膜:

一是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片面认知。近代以来外界对中国的长期渲染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破除。外国游客来华体验毕竟时间有限、文化差异显著,个人经历与体验的局限性很容易形成新的误区,唯有通过更大规模的游客往来,建立更宏观的认知,才能弥补和纠正。

二是对于中国文化和国际形象的片面认知。中国的国力发展是客观现实,而以己度人是人性的一部分,习惯于西方零和博弈、不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国立场的人,很容易被引向中国“威胁论”。只有从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发现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天性,理解中华文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深刻内涵,才能算是看清了中华文明的真实面貌。随着这些浅层、感性的认知构建起新的理解和沟通路径,将对跨文明的对话形成更有力的支撑。

中外年轻人的相互认知,本质上是一场个体对他者文化从不熟悉时的误解和隔阂,到逐渐了解、熟悉并参与的“文化主义”实践。曾几何时,中国年轻人经历过对这种舶来文化感到新奇甚至痴迷的阶段,随着文化实践的深入与文化自信的觉醒,中国年轻人一边更加充分地了解世界,一边开始回到自身的传统,看待世界的视角也从仰视回归平视。而现在,外国年轻人也面临这样一种视角的回归。从早期的满大人、黄柳霜,到李小龙、成龙,不少外国年轻人对中国的认知,经历了从偏见、被屏蔽,到慢慢看见更真实中国的变化。中外年轻人相互积极的文化实践,将塑造对彼此文化更深刻的认识,搭建起一座真正的沟通与理解之桥。(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澳大利亚赴华游客人数大增 澳大... 参考消息网8月19日报道 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8月18日报道,为充分利用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游客日益受...
欢乐节激发海口旅文市场活力 引...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海口8月18日电 (记者李学山)2025年(第二十六届)海南国际旅游...
震撼!云南绿春现“天裂”奇观 ... 震撼!云南绿春现“天裂”奇观2025-08-19 07:06来源:开屏新闻近日,有摄影爱好者在红河哈...
张颐武:“洋格格”打卡故宫,文... 来源:环球时报今年暑期,我国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截至8月13日,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88.3万...
市属公园红色游升温 青少年成为... 本报讯(记者王斌)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北京市属公园以红色印迹为主题打造的9条红...
一杯“村咖”解锁乡村旅游“流量... 央视网消息:现在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云南普洱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全国咖啡主产地优势,不断升级“咖啡+文...
丰都避暑休闲地产如何发力?南天... 在重庆也能享受到夏日清凉,避暑休闲未必就要出远门。8月16日,2025年重庆市避暑休闲地产高质量发展...
苏州:16万人走进运博会,古老... 八月的苏州金鸡湖畔,千年运河在此奔涌出时代的浪花。8月15日至17日,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以“...
2024年超过277万人次赴陆... 参考消息网8月18日报道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8月18日报道,在台当局赴陆旅游“禁团令”限制下,20...
“窝囊”是假象 舒适是真章|锋... 内容概述——“不好意思,您的暑假即将余额不足”。再过几天这样的梗又该多起来了。暑假已过大半,今年暑假...
农文旅融合的中牟样本 看一颗西... 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王震 通讯员 张晨 梁源这个夏天,中牟以创新实践再次擦亮“幻乐之城”金名片——...
桦川县星火稻乡举办首届小龙虾节...   黑龙江网讯(记者 韩俏)“从景区开园开始,我们全家就可以算是忠实粉丝了,从非遗美食节到小龙虾节,...
住在寻甸的呼吸里:被蓝天与日常... 寻甸的天空,是一幅无垠的画布。清晨醒来,推开窗,天空湛蓝如洗,澄澈得仿佛能倒映出心底所有尘杂。 阳光...
“凉资源”撬动“热经济” “文...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这个暑期,许多景区景点开发了新场景、新玩法,吸引游客前来避暑纳凉、“清凉一夏...
“夜经济”绽放新光彩 “古风夜... 央视网消息:大江南北“夜经济”的魅力,各具特色。在众多的城市中,湖南长沙可以说是非常热门的城市之一。...
开挂式爆发!这个暑假,上海人都... 如果你问我,上海哪里还能触摸到千年时光的脉络?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闵行区的七宝老街。当地人常说,“千...
长岛:海岛“沙滩市集”燃动夜间...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 眼下,暑热正浓,消费热潮涌动,夜间经济持续升温。烟台长岛明珠广场的“沙...
非遗表演、民族风情、地道美食…... 央视网消息:“避暑游”“夜经济”也成为吸引众多外籍游客的热点。在线旅游预订平台上,贵州的贵阳以22℃...
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 央视网消息:透过大美中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南平光泽县的清溪村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西部,是福建省级...
维京中国母港游轮黄渤海航线启航... 近日,维京游轮推出2026年欧洲内河游轮航季及中国黄渤海航线。欧洲市场方面,2026年航季共设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