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焕新出彩,文旅消费热起来 旅游活力凸显 旅游产业迎来精彩蝶变
迪丽瓦拉
2025-08-18 10:31:57
0

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李 可

近年来,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的重要领域,不仅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改善社会预期、创造美好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消费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热度不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当前,旅游业正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路径,加速升级焕新,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政策赋能

旅游消费花式“上新”

今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了48条具体任务举措,既涵盖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主要行业领域,也包括了旅游列车、空中游览、跳伞飞行等新业态、新场景,支持扩大旅游业的优质服务供给。

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各地方也在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工会助力职工文化和旅游消费措施;北京、上海等地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方式激活市场,形成政策协同效应;中国工商银行、携程、抖音等相继推出文旅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

在政策指导和支持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催生出新场景、新业态。从研学旅行、非遗旅游、房车旅游,到城市漫步、城郊露营、夜间经济,再到夜宿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行浸式演艺,各地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动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演艺提供沉浸式体验。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游览,而是更追求主题场景的沉浸式参与。为此,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以多主题、多景观演艺为核心,每天推出各类演出近1000场次,为游客打造多类型的实景演艺剧,大大增强了游客的体验乐趣;陕西华清宫景区上演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开演以来累计演出6000余场,接待观众1300多万人次,带动区域交通、餐饮、娱乐、文创等相关产值100亿元以上,重构了文旅产业链。

研学游挖掘更多教育价值。作为南昌市最响亮的红色文化名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把旧址连成线,推出《八一说》革命旧址研学路线课程,包括沉浸课堂、原著围读、场景解密等环节,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河北发布了3条串联海滨、草原、山区的精品避暑线路,打造“一省看中国”的研学资源体系。

科技赋能塑造旅游消费体验。借助全息投影、智能传感等技术,旅游项目将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江西省上饶市金龙岗青年艺术街区以无人机光影表演融合打铁花等传统艺术,打造出极具科技感的文旅IP,同时聚焦年轻群体,设置3D裸眼大屏、集装箱市集,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视觉体验;作为商务部认定的全国示范步行街,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在科技赋能领域有了新突破,街道两旁黑色的智能灯杆,不仅集成了5G基站、视频监控探头和电子显示屏,还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为游客提供便利。

文旅消费的升级离不开区域资源的整合。例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通过交通互通、票务联售、品牌共建等方式,构建起“跨城度假圈”;“江南水乡文化走廊”串联6个城市的古镇资源,游客持一张通票即可体验不同地域的民俗活动,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消费增长。这种协同模式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通过集群效应放大了旅游消费市场的吸引力。

深挖潜力

提升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旅游消费市场仍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尤其是近年来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多方发力消除旅游消费的难点、痛点,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活力。

“促进国内旅游消费的关键在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应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建议政府和企业联合打造一批高品质文旅示范项目,提高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游客满意度和重游率,从而持续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在王微看来,乡村旅游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但需避免同质化竞争。对此,她建议各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文旅品牌。同时,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城乡消费联动的重要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认为,要围绕高效能服务,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结构合理、高质高效、普惠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积极推动将旅游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标准化促进公平化、普惠化、便捷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便捷高效、全民共享的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在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方面,宋瑞表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全力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新旅游消费场景,通过各种方式巩固和提升旅游消费信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开挂式爆发!这个暑假,上海人都... 如果你问我,上海哪里还能触摸到千年时光的脉络?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闵行区的七宝老街。当地人常说,“千...
长岛:海岛“沙滩市集”燃动夜间...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 眼下,暑热正浓,消费热潮涌动,夜间经济持续升温。烟台长岛明珠广场的“沙...
非遗表演、民族风情、地道美食…... 央视网消息:“避暑游”“夜经济”也成为吸引众多外籍游客的热点。在线旅游预订平台上,贵州的贵阳以22℃...
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 央视网消息:透过大美中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南平光泽县的清溪村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西部,是福建省级...
维京中国母港游轮黄渤海航线启航... 近日,维京游轮推出2026年欧洲内河游轮航季及中国黄渤海航线。欧洲市场方面,2026年航季共设14条...
持续深化“文旅+”模式 三亚解...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玫想象一下,在椰林摇曳的金色沙滩旁,一场激情四射的电竞赛事让玩家热血沸腾;在...
壶口瀑布主副瀑布连成一线 游客...   入秋以来,受上游降雨影响,黄河晋陕峡谷迎来秋汛,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大增。...
“旅游+”焕新出彩,文旅消费热... 来源:国际商报□ 本报记者 李 可近年来,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的重要领域,不仅为国民经济回...
空间创新、业态升级 沉浸式体验... 繁华都市霓虹闪烁、老街巷弄光影摇曳。这个夏天,从“走马观花”到“沉浸式体验”的夜游升级,正成为激活夜...
渝见好“村”光 | 烟峦耸翠:... 每天8点,渝见“村”光今日打卡观峰村观峰村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古路镇西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
出游寻“绿” 出游寻“绿” 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晚霞洒向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溧河洼湖湾,景色如画,市民游客在此休闲锻炼,欣赏秀美景...
温榆河公园打造四季有花全时景区... 市民在温榆河公园体验自然野趣北京温榆河公园,这座占地30平方公里、被誉为京城最大“绿肺”的生态瑰宝,...
不止风光!中外记者达人解锁赛里... 来源:环球网“赛里木湖,我们来啦!”8月16日,“精彩新疆·丝路有约”主题采风活动进行第三天,由多国...
上海的工业旅游有多少“含金量”... 上海的暑假,除了地标性景区、商圈人流如织外,在沪郊不少企业、工厂也迎来了工业游览的高人气,这边刚送走...
全线停航!涠洲岛景区景点全部关... 8月17日,记者从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获悉,受大风天气影响,18日至19日,北海至涠洲岛往返航班将...
河南:暑期文博游热度高 创新体... 暑假期间,河南各地文博游持续升温,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8月15日晚,平顶山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再次...
行进中国丨来伊春,邂逅“森林精...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内四周绿树环绕的鹿溪牧场。人民网 徐成龙摄在伊春市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鹿溪牧场,...
暑期探馆打卡热 一起去红色场馆... 今年暑假期间,随着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地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迎来客流高峰,吸引着游客探访打卡。江西南...
暑期避暑游、夜经济火热 外国家... 7月民航局最新数据显示,国际客运市场表现更为亮眼,旅客运输量规模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国际旅客量创新高...
行进中国丨来伊春,邂逅“森林精...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行进中国”黑龙江调研采访团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内四周绿树环绕的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