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焕新出彩,文旅消费热起来 旅游活力凸显 旅游产业迎来精彩蝶变
迪丽瓦拉
2025-08-18 10:31:57
0

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李 可

近年来,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的重要领域,不仅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改善社会预期、创造美好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消费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热度不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当前,旅游业正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路径,加速升级焕新,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政策赋能

旅游消费花式“上新”

今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了48条具体任务举措,既涵盖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主要行业领域,也包括了旅游列车、空中游览、跳伞飞行等新业态、新场景,支持扩大旅游业的优质服务供给。

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各地方也在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工会助力职工文化和旅游消费措施;北京、上海等地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方式激活市场,形成政策协同效应;中国工商银行、携程、抖音等相继推出文旅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

在政策指导和支持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催生出新场景、新业态。从研学旅行、非遗旅游、房车旅游,到城市漫步、城郊露营、夜间经济,再到夜宿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行浸式演艺,各地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动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演艺提供沉浸式体验。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游览,而是更追求主题场景的沉浸式参与。为此,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以多主题、多景观演艺为核心,每天推出各类演出近1000场次,为游客打造多类型的实景演艺剧,大大增强了游客的体验乐趣;陕西华清宫景区上演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开演以来累计演出6000余场,接待观众1300多万人次,带动区域交通、餐饮、娱乐、文创等相关产值100亿元以上,重构了文旅产业链。

研学游挖掘更多教育价值。作为南昌市最响亮的红色文化名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把旧址连成线,推出《八一说》革命旧址研学路线课程,包括沉浸课堂、原著围读、场景解密等环节,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河北发布了3条串联海滨、草原、山区的精品避暑线路,打造“一省看中国”的研学资源体系。

科技赋能塑造旅游消费体验。借助全息投影、智能传感等技术,旅游项目将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江西省上饶市金龙岗青年艺术街区以无人机光影表演融合打铁花等传统艺术,打造出极具科技感的文旅IP,同时聚焦年轻群体,设置3D裸眼大屏、集装箱市集,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视觉体验;作为商务部认定的全国示范步行街,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在科技赋能领域有了新突破,街道两旁黑色的智能灯杆,不仅集成了5G基站、视频监控探头和电子显示屏,还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为游客提供便利。

文旅消费的升级离不开区域资源的整合。例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通过交通互通、票务联售、品牌共建等方式,构建起“跨城度假圈”;“江南水乡文化走廊”串联6个城市的古镇资源,游客持一张通票即可体验不同地域的民俗活动,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消费增长。这种协同模式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通过集群效应放大了旅游消费市场的吸引力。

深挖潜力

提升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旅游消费市场仍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尤其是近年来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多方发力消除旅游消费的难点、痛点,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活力。

“促进国内旅游消费的关键在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应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建议政府和企业联合打造一批高品质文旅示范项目,提高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游客满意度和重游率,从而持续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在王微看来,乡村旅游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但需避免同质化竞争。对此,她建议各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文旅品牌。同时,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城乡消费联动的重要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认为,要围绕高效能服务,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结构合理、高质高效、普惠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积极推动将旅游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标准化促进公平化、普惠化、便捷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便捷高效、全民共享的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在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方面,宋瑞表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全力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新旅游消费场景,通过各种方式巩固和提升旅游消费信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同走入“最江南”的深处!苏州...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2024年,由江苏省推介的“江南水乡・斗米尺布”文物主题游径成功入选“全国十...
猫猫山、猫猫岛……猫咪随地大小... 近日,有网友惊喜地发现,南通狼山南大门附近,出现了顶着可爱耳朵的“猫猫头”山,由山头的树木勾勒出活灵...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卢龙:山谷...   金秋国庆,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左右山谷景区推出“国庆八天乐 天天都快乐”亲子游戏节,吸引众多家庭...
双节游历城:解锁乡野与城市的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国庆邂逅中秋,8天长假如约而至。不必纠结远方的拥挤,在济南历城,早已为您备...
“桥”见山城丨白居寺长江大桥看... 编者按:这个国庆,去哪感受山城重庆的魔幻与活力?答案,就写在每一座跨越两江的桥梁上!它们不仅是山城跨...
云南凤庆:云上看荞麦如雪 云下... 云上花海如雪浪翻滚,山下稻田里摸鱼欢笑不断,这个国庆假期,云南凤庆的田园风光又迎来乡村旅游热潮。凤庆...
户外亲子嘉年华回归,打造一站式...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上午10点,秋高气爽,游客们陆续走进辰山植物园之时,花朵舞台上已...
重庆沙坪坝:红色旅游持续火热 ... 10月2日,重庆市沙坪坝区,游客们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这个假期,位于沙坪坝区的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渣...
花式“晒秋”:广东“晒”出国庆... 时入金秋十月,国庆中秋长假已到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拍照片打卡“晒秋”。此前,去哪儿旅行发布国庆中秋预...
凭高铁票部分景区门票有优惠!又... 国庆中秋长假第二天全国人民出行热情高涨各地文旅部门放大招花式迎客“铁路+文旅”融合新优惠模式为旅客带...
“邯郸道”战国风,沉浸式体验成... 国庆假期期间,在河北省邯郸市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邯郸道”),随处可见穿着战国袍拍照,体验沉...
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人民网西双版纳10月2日电 (曾智慧)10月1日,搭载着12名跨境游旅客的...
《城南旧事》场景再现!晋江会馆... 在西城区椿树街道南柳巷,一座传统灰瓦木门的中式门楼格外醒目。走进院子里,经过整体保护性修缮之后的四合...
大白兔携《月满》赴约!唐韵中秋... 10月1日至8日,上海旅游节经典节庆品牌——2025“唐韵中秋”游园会如期而至。本届游园会以西岸梦中...
堵!堵!堵!大批无锡人涌入 无... 今天的你出门加入景区旅行大军了吗?昨日国庆假期第一天无锡各大文旅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开启“人从众”模式从...
超级黄金周火爆开局:小众游占C... 界面新闻记者 | 薛冰冰“感觉哪哪儿都有一亿人”、“第一天出去旅游的人已经老实”、“浙江游客开车10...
云南昆明:假期花市人气旺 昆明... 本文转自:人民网国庆中秋假期,云南旅游持续升温,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郑益摄(人民图片...
哪些是全球十大国宝动物?国庆在...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广州长隆度假区通过“全球国宝过国庆”“欢乐世界焕新升级”一系列活动,串联国宝庆...
@所有人 这个长假来胶州感受浸...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日讯 9月30日晚,“光耀少海 悦动上合”2025欢乐嘉年华在青岛少海风景区...
节日氛围感拉满 各地打造文旅消...   这个假期,全国多地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激活假期消费新活力。  在江苏吴江,依托太湖风景,打造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