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暑假,除了地标性景区、商圈人流如织外,在沪郊不少企业、工厂也迎来了工业游览的高人气,这边刚送走一个青少年研学团,那边又迎来一个海外参访团。工业旅游的吸引力在哪里,又能否成为文体商旅展联动的一块重要拼图呢?
最近,宝山区的巧克力博物馆“火”了,梦幻的装置,沉浸式的体验,还不收门票!暑期高峰时,它的单日客流量突破2500人。事实上,这个博物馆是一家民营食品企业主动搞起来的。博物馆馆长汪雨旸道出初衷:“把中国巧克力品牌宣传出去,希望被更多的国人所知晓。”
据说,电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给了企业负责人灵感。去年年头,企业在厂区内专门辟出一栋楼建起博物馆,技术更新淘汰下来的一批旧机器成了展品。博物馆讲解员高孟洁指着锈迹斑斑的机器介绍:“这是上海首批进口金币机,我们小时候吃到的金币巧克力,都是从这边生产出来的。50多岁了,通电还能转!”
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在巧克力工厂里亲手制作巧克力的活动了,DIY课程场场满员。孩子们兴奋地混合着草莓与牛奶巧克力,大呼“自己做的巧克力比买的好吃”。
除了能看能做,巧克力博物馆还有各种“联名”和“博物馆限定”款式,能让大家买到爽。中共一大联名款让历史爱好者直呼“必入”。游客们感叹,这样的零距离接触,让大家有机会触摸巧克力的历史与生产,希望上海多些这样的博物馆。
近年来,工业旅游在上海逐步升温,不少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挖掘产业发展故事,结合沉浸式体验,拓展出了独特的工业旅游,也给市民游客增添了不少读懂城市发展历程的新线路。
比如有一家位于临港的电梯工厂,就很受研学团的欢迎。孩子们搭乘超高速电梯直抵临港之巅:“感觉自己要飘起来了!”
导游的讲解,加上自动运作的流水线、机器人,让孩子们能直观感受到自动化、智慧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亲眼见证科技魅力,从小培养触摸科技的兴趣。
当然,要开辟工业游,企业必定会多出来大量的接待任务。为此,临港主动助力,提供专业导游负责接待。导游们会梳理出公众感兴趣的内容,提炼成“景点”;对企业来说,有了专业策划,还节省了接待人力,自然更愿意参与工业旅游项目了。
目前,临港工业游已经有近40家成员单位,包括大国重器、科创未来、新型能源等10大板块,当地甚至能根据研学团、参观团的需求,专门定制游览线路。上航旅游集团临港公司副总经理屠蓓华透露:“想看新能源或AI?我们立刻定制路线。像今年七月,每周天天有团,接待超3000人。”
工业游还让当地一些高科技企业看到了吸纳人才的好机会。上航旅游集团金牌导游工作室主管韩飞虎策划“百校学生进企业”时,会特意请出企业HR座谈。屠蓓华深有感触:“临港承载了孩子的科创梦想,也悄然埋下择业创业的种子。”
工业旅游,一头连接着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另一头也能注入创新体验与科技活力,这种文化底蕴+创新表达的结合,正让工业旅游成为新的城市文旅新亮点。
看看新闻记者: 孙启萌,龚海韵,邢颖
编辑: 张予洋
视频编辑: 刘奕达
摄像: 张琦,车秉键,查佳旻
责编: 李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