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 店里外国人进来打招呼 店里的人越来越多
迪丽瓦拉
2025-08-06 10:01:15
0

本文转自:人民网

“奋楫笃行”2025年中经济系列报道③

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

人民网记者 王震 邓楠 白鸽 孙挺

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达到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我国入境游实现超预期增长。

“China Travel”为何持续升温,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记者走进“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寻找答案。

一天接待500多位外国客人

“能亲手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兵马俑’,是我在中国旅游独一无二的‘记忆’。”看着刻上自己名字的陶俑,来自俄罗斯的游客娜塔莎难掩兴奋之情。

韩平哲秦文化工作室,位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附近,每天都会有许多“老外”来这里体验传统陶俑制作。景区涌入更多外国游客,直接带火了这家小店的生意。陶俑烧制技艺传承人韩咪咪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最火的时候,我们一天能接待500多位外国客人!”


7月22日,外国游客体验陶俑制作。王三合摄

随着过境免签、离境退税等政策持续优化,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走进中国。今年以来,西安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其中,使用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以及过境免签等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超10万人次。

多语言导览、多元化支付等便利举措,让入境游“流量”变“留量”。

“现在的外国旅游团大多是2-5人的小团,他们更喜欢个性化、定制化的旅行方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开通了境外融合服务平台,外国游客在本国就可以预订门票,抵达景区直接持护照进场。

“老外”们寻着味儿就来了

“要掰成黄豆大小才入味!”老米家泡馍馆里,店员正指导着一位外国旅游博主亲手制作地道的羊肉泡馍。

当暑期的热浪席卷西安,古城的烟火气在回民街达到了顶峰。

手机支架斜架在桌角,镜头对准碗里越堆越匀的馍粒,外国旅游博主一边跟着掰,一边对着镜头介绍这道陕西美食。


回民街里,外国游客对肉夹馍很感兴趣。人民网记者 白鸽摄

在西安,美食已经成为连接中外游客的文化密码。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在西安搜索最多的不是星级餐厅,而是肉夹馍、biangbiang面、柿子饼、羊肉泡馍这些街头美味。

“现在外国人真不少,经常能拉到一车‘老外’。”出租车司机牛师傅说,外国游客几乎不再招手拦车,都用手机叫车了,方便得很。“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会通过翻译软件问我哪里有好吃的,我就给他们推荐比如擀面皮、葫芦鸡等特色小吃,沟通‘零障碍’!”

越来越多“老外”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这真是太美了,你们一定要去看。我以后想住在西安!”身着唐装的乌克兰姑娘索菲亚在体验过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后,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的兴奋与震撼。

华灯初上,西安便成了“长安”。身着汉服,漫步大唐不夜城,身临其境“打卡”大唐盛世,是“异国公主”们必交的作业。


外国游客身着汉服自拍照。受访者供图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唐不夜城的一家汉服体验馆,店员告诉记者,以前外国游客体验妆造,大多只是租套服饰、拍拍照便作罢。现在,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拍摄,而是主动要求学习行揖礼、了解水袖舞,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

“近两个月,我们已经接待了1300多位外国游客。”大唐不夜城附近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外国客人明显变多,酒店特意增加了英文接待、外币兑换等服务。

从“打卡游”到“深度游”,西安是“China Travel”热潮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来到中国”到“爱上中国”,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体验中国文化的“老外”们,正不断续写着新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

“奋楫笃行”2025年中经济系列报道:

关税战之后,义乌更火了

看!新能源车正“驶入”新农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韩国9月29日起对中国团队游客...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8月6日获悉,9月29日起,韩国将针对中国团队游客实行临时免签政策。原标题:《韩国9...
韩国9月29日起对中国团队游客... 财联社8月6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29日起,韩国将针对中国团队游客实行临时免签政策。
山东青岛盛夏繁花恣意绽放 海景... 来源:IC photo盛夏时节,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沿海一线繁花恣意绽放,海景相衬美不胜收。(未...
葵花朵朵向阳开 葵花朵朵向阳开...   盛夏时节,金黄的葵花向阳开放,连成一片美丽的花海,吸引游人前来驻足欣赏。  ↑2025年8月4日...
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 店里... 本文转自:人民网“奋楫笃行”2025年中经济系列报道③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人民网记者 王震 邓楠...
贵州:返乡青年的清凉生意火了 ...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酒店40个房间全部住满,民宿的56套房入住率达80%。”7月30日,肖雄...
“清凉经济”火热一夏 滑雪场、... 最近,全国多地依然高温持续,暑期消费市场却逆势吹起了一阵“清凉风”。吉林省,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宝鸡!... 图为宝鸡市岐山周公庙的“凤鸣岐山”铜雕。八百里秦川西端的宝鸡古称陈仓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是青铜器之乡“...
品味普洱文化 领略古道新风(边... 本报记者  张  驰普洱市少星足球俱乐部队员在第三届“澜湄杯”暨孔敬府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比赛前与泰...
美媒:中国职场年轻人重新定义国... 来源:环球时报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8月4日文章,原题:周末短途游兴起,年轻职场人如何通过高效、随性...
来看!上海松江这个800年古典... 在上海松江老城的西南角,藏着一座令人心醉的古典园林——醉白池。它称得上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里的“老寿星...
旅居大理丨凤阳邑:马蹄声唤醒的... 凤阳邑的清晨,从一阵清脆的马铃声开始。赶马人牵着马匹穿过茶马古道,蹄声叩响沉睡的村落,也叩开了新一天...
西安北郊有个城市公园,风景一般...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这两年,西安陆续新建了很多新的城市绿地和公园。作为一名...
从香港回来的女孩在沙漠里造了一... 库布齐沙漠中,黄沙之上,一排排长方体形状的“太空舱”静默横立,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亮光。这里是...
这个夏天,你把文化吃进肚子里了... 翠绿色的莲瓣层叠,呼应着敦煌飞天的飘逸与大足石刻莲花的庄严;390岁高龄的铁树被复刻到雪糕之上,述说...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安置社区蝶...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盛夏的清晨,朝阳给倚山而建的特色民房被上一层金色的面纱,月亮湖把牛头山、虎...
【甘快看】甘肃环县:农文旅绘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5日电 盛夏时节,庆阳市环县小南沟乡杨胡套子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为期12天...
“家乡美·气象新——第二届网络...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梁燕则 薛思佳)8月5日,“家乡美·气象新——第二届网络媒体吕梁行”采风团来...
扁都口是张掖最低调的景区之一,... “扁都口”这个地名源自藏语,意为金露梅沟口(因当地盛产金露梅),它坐落在西宁与张掖的交界处,距离民乐...
“智创文旅·数启未来”文化和旅... 智创文旅数启未来8月1日至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银川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