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夕阳的余晖缓缓浸染天际,兰州野生动物园迎来了一股涌动的人潮。园内是流光溢彩的梦幻世界——彩灯如璀璨星河般蜿蜒点亮,非遗绝技打铁花如流星火雨般倾泻而下,与摇曳的彩灯交相辉映,引来游客们阵阵惊叹与欢呼。
这是“兰野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最新点燃的“夜明珠”——特色夜游项目。近日,记者走访兰州野生动物园及周边区域,亲身体验了这条示范带蓬勃的脉动:从文旅消费新场景,到焕然一新、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从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设施,到文旅体验与当地农特产品展销、民俗文化展示的融合发展……每一步探索,都清晰印证着这条示范带驱动下,乡村的美丽蜕变与活力新生。
昼夜畅游的消费链条
夜幕降临,千盏彩灯在兰州野生动物园次第亮起,非遗项目打铁花的光芒与游客的惊叹声交织成一片。“没想到晚上的动物园这么美。”带着孩子游玩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白天看动物,晚上赏灯会,这一趟玩得特别尽兴。”
“‘兰野千灯会’让园区夜间客流持续攀升。为保障游客的出游体验,我们组成服务专班,在动物园周边设立临时服务点,为新增经营主体提供证照办理、卫生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商户规范经营与快速落地同步推进。”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这场夜游项目,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更催生了日游田园、夜赏千灯的全域消费链条,使得园区与地方实现了良性联动发展。随着夜场项目的成熟,园区计划引入特色餐饮、手工作坊等,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让“一盏灯”的光芒照亮更广阔的乡村经济版图。
绿意延伸的生态答卷
“去年这条路两边还是光秃秃的,现在洒水车天天养护,草籽都冒芽了。”X308道路旁,村民们指着新绿盎然的边坡感慨。
从动物园向外辐射,X308道路沿线的变化肉眼可见。曾经的裸露斑秃地块经平田整地、播种及浇灌,正让绿意持续延伸。10辆洒水车集中作业,每日持续出动开展绿化管护;经过捆扎的线缆整齐有序,让昔日“蜘蛛网”乱象从大家视野中消失;沿线部分栏杆经过打磨除锈处理,提升了安全性,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统一。
记者了解到,周边镇河洪道近期被集中清理,河道水质与沿岸整洁度显著提升,与道路绿化、园区景观共同构成步步见绿、处处整洁的生态画卷。这种园区美带动周边美的效应,正让家里门外净起来、房前屋后绿起来的建设目标逐步落地。
设施升级的民生温度
动物园周边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带来的辐射效应也逐步显现。目前,园区北入口建设正加快推进,同步正在完善人行步道和天然气管网等规划设计,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生活配套。X308道路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在实施绿化美化的基础上,重点优化道路通行条件,即将开展的道路硬化与亮化工程,将解决“一步不通、十里不畅”的瓶颈问题。
这种改善不仅限于交通沿线。平岘新农村的“四小园”建设清整杂草近2300平方米,播种绿植覆盖同等面积,80余棵枯树死树被移除,56车生活垃圾得到清运,洒水车的定期养护让田园风貌更添生机。示范带沿线目前已完成13处彩钢房与危房改造,实现镇村面貌和居住环境双提升,使得环境提质的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生活品质。
产业协同的融合效应
“以兰州野生动物园为核心的‘一园、两翼、三支点’产业布局正在成型,以兰州野生动物园为中心,我们将打造休闲文旅及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吸引大中小型企业落户忠和。”安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核心辐射、多点支撑的模式,正在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动物园的客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渠道,周边种养基地则为文旅项目补充体验内容。
在动物园不远处,兰州牛羊肉产业博览园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冷库设备调试与道路工程的推进,将构建起生产-加工-销售-旅游的完整链条,让特色产业与文旅资源形成互补。”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随着8月份园区道路贯通,这条从动物园延伸至产业园区的经济带,将进一步盘活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美姣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