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罗暄
7月2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贡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作为“恐龙之乡”,自贡恐龙博物馆将以怎样的新面貌,展示给游客?
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介绍,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兴建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的亚洲首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于2024年成功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
目前,该馆正在闭馆改造提升。本次改造将以新体验、新探索、新联结,充分依托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这一世界级自然资源,以“恐龙+科技+文旅”的模式,培育跨界融合的文旅新业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特色文化品牌。
自贡恐龙博物馆
新体验:
数字技术“复活”恐龙
自贡恐龙博物馆现有遗址馆和探秘馆两个展馆,其中遗址馆是一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馆。面对游客量逐年增长的压力(去年游客量为160万人次),遗址馆建筑结构老化、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展陈方式落后等制约发展的瓶颈日益突出。同时,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
因此,改造的重点是系统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运用“遗址原境叙事+科技赋能”双引擎,重构展陈逻辑,打造智慧化、沉浸式新空间。
改造后,游客既可感受1.6亿年前层层叠叠沉积形成的恐龙化石带来的原始震撼,还能通过数字技术亲眼见证恐龙“复活”,感受史前的生命律动。
新探索:
开发分龄研学课程
在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的同时,该馆也在着力提升“软实力”,正联合教育部门,开发衔接教学大纲的分龄研学课程,以化石为书讲述地球史诗。
在场馆功能设计中,通过场景创新,赋能公众科学素养培养。新建的化石修复实验室将实现历史可触、“夜宿博物馆”将实现“与龙共眠”,改造后的博物馆将成为参观、研究、探索、求证之地。
新联结:
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市场
目前,自贡恐龙巡展已覆盖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吸引超千万国际观众。在此基础上,该馆将深化“恐龙出海”行动,架起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是加强与国际顶尖机构学术交流与联合研究。二是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拓展全球展览市场,重点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市场,提升恐龙文化市场渗透力。让自贡恐龙化石成为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殊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