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福建漳州的九十九湾贯穿漳州市主城区,因蜿蜒曲折而得名,2022年成为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盛夏时节,这里也成为周边市民亲水的好去处。
清晨的九十九湾,水光潋滟,一片静谧。如镜般的水面上倒映着沿岸绵延铺展的闽南红砖建筑群。这些独具闽南特色的建筑临水而立,为河道增添了几分古朴与厚重的韵味。然而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那时这里河道淤积、污水横流,沿岸遍布养殖场和小工厂。
2012年,当地对中心城区内河水系启动全面综合治理,不仅疏通了九十九湾主支流17.2公里的淤积河道,还建成了上美湖、湘桥湖等生态湿地。
漳州市龙文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金大勇:我们在源头治理上精准发力,排查入河排污口121个,并建立一口一册电子档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实施雨污分流分类整治,同时,建立立体化监测执法体系,通过生态云平台实时跟踪水质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溯源。
当初的“臭水沟”已变成惠及百姓的“幸福河”,沿岸的生态绿道串起了红砖古厝,优美的滨江环境让这里成为了市民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如今,这里年均接待游客达14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