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迪丽瓦拉
2025-07-03 07:05:30
0次
范县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范县,隶属河南省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北部,濮阳市东部,黄河下游北岸。范县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区,黄河流经42.5公里。说到范县,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黄河,好像黄河县成了范县的潜名词。其实,范县的初名并不是因为黄河,而是因为一条不太出名的河流,这条河流叫范水。
据考证,范水成名于唐尧时期,稗史中有丹朱居范水的记述。丹朱是尧的儿子,至今在范县境内还有丹朱固堆的古文化遗迹,其文化积年距今大约4000多年,属于龙山文化的范畴。范,是河流的名字,和模范的“范”是两回事,在古代是不能通用的。范水的“范”,没有繁体字,而模范的“范”,繁体字是“范”,两者不能混用。现在,如果因为需要繁体字的文本,把范县写作“范县”,就大错特错了。
西汉初年(大约是公元前206年)设置范县,因为南临范水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范水是济水的一条支流,现在已经了无踪迹,这应当是黄河夺济入海的缘故。从这个意义上讲,范县还是和黄河有关系。
最早的范县县城在现在的范县张庄乡旧城村,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为黄河泛滥,县城倾毁,被迫迁移,重建县城,这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莘县古城镇。而这座县城经过了576年之后,又因水利纠纷再度迁徙,于1956年迁至樱桃园,即今范县老城。1994年在城南5公里处建设新区,这就是今天的范县县城。如此说来,范县四迁,除了最后一次,都和“河”紧密相连,与黄河难以割舍。
范县除了和“黄河”息息相关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山东”,也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即便是行政区划分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是水乳交融,难分难解。难怪范县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河南范县真是怪,县城设在省界外”。指的就是,河南范县县城驻在山东省莘县樱桃园镇,河南的一个县政府和山东的一个镇政府同城坐落,比邻而居的怪事。
还有一个民谚,专门说的是范县的“怪”现象:“山东省有个河南县(范县),河南省有个山东乡(樱桃园镇),山东乡有个河南村(金村和张扶村),河南村住着山东人。”
要说怪,还有一怪,那就是郑板桥了。他入仕之初就在范县做官,真说不定是因为范县的“怪”现象,才助推了郑老夫子的“怪”劲儿,促成了他成为“扬州八怪”之首呢。
当然,这是后话。
范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姓,可以说是明贤达仕,代不乏人。在中国100大姓中,范姓排名第61位,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6﹪。范姓的始祖是范武子士会。
4000多年前,唐尧的儿子丹朱及其子孙在范水河畔生息繁衍。他们在夏商时代称为陶唐氏,姓祁。周朝改封于杜,称唐杜氏,是“伯”的爵位。周宣王时灭封邑,杀杜伯,杜伯之子隰叔逃到晋国,被任命为士师,家族以职官命氏改姓为士。他的曾孙士会,官至上卿,因功高封在了随,就是现在山西省的介休一带,称随会。公元前592年,随会提出改封到祖先生活的地方。晋景公额外加封,在其已有的领地随邑的基础上,又加封了范邑,史书称“食采于范”,就是现在的范县一带,随会改名范会,成为最初的范姓,也是范姓的始祖。这就是唐《元和姓纂》记载的“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