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岗嘎镇阴,聂拉木雨,
主线:岗嘎镇-通拉山-聂拉木县
花费:餐饮61元,共计61元。
里程:导航记录为211.1公里,自由骑行未计入。
清晨醒来,优先打卡了岗嘎镇的网红“胖子早餐”店,虽然肉包没传说中那么好吃,但在珠峰附近,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随着民宿老板送孩子上学,我也开始整理行装,准备继续一个人的旅途。
今天的目标是“樟木口岸”,也就是318国道的真正终点。而这段路其实有很多时候会跟219国道重叠,两边的风光也是相当荒芜。有趣的是自驾车数量也是骤减,摩友和骑友更是少之又少。经过检查站后,算是正式走进了聂拉木。
或许是因为地质情况复杂的缘故,经常有一座座残墙断壁和废弃土屋从身边划过,它们主要分布于国道两边的山腰山脚及河边,刚开始一度让我以为是什么古堡,接着又以为是什么羊圈牛棚之类,等看到附近荒山连接处大量的泥石流痕迹,才推测应该是当地牧民以前的定居之所。
不过评论区的网友果然是最强大且万能的!当我晒出这些看上去废弃多年的古堡和城墙后,很快就被几位热心的西藏网友看见,有的私信有的文末评论,竟然都告诉我了关于这片区域“历史的真相”:这一带的残墙断壁很可能都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战役留下的遗迹
由于当年的英国殖民者的野心不断膨胀,图谋渗透中国西南大门。廓尔喀(今尼泊尔)便以商务纠纷为借口,悍然两次出兵大举入侵西藏,占领了聂拉木等地,并攻入日喀则大肆掠夺扎什伦布寺的财宝。因为当时的西藏地方无力抵抗,乾隆皇帝就先后两次派遣数万大军进军西藏,驱逐廓尔喀军队。史书中也有相关记载,“平定廓尔喀”还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中的最后一役。后来福康安为整饬西藏吏制,奏请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了此后100余年间西藏的政治、军事、赋税等制度,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的职权更加强化。此战之后,廓尔喀遣使赴北京朝觐,成为中国的属国。此后五十年间,西藏地方及周边邦国相安无事。
聂拉木县素有“南亚门户,希峰故里”之称,海拔5126米的通拉山口则是出入的必经之地,它不仅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分界线,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从通拉山口往南,海拔逐渐降低,通往尼泊尔直至印度洋;往北则通往青藏高原直至昆仑山脉中段。这里的视野极其开阔,环顾四周甚至能远眺到西藏大部分山脉和雪峰的全景。
离开县城没多久,就在路边发现一处小广场和一块非常简陋的纪念碑,本以为只是个方便大车交汇的备用空地,稍作留意后才察觉到异样:原来这儿竟然是时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张德福将军因飞机失事殉职的地方,不禁心生敬意,由衷地缅怀起来。
在我匆匆奔赴樟木口岸的时候,空中已经有滚滚的乌云和浓雾追逐而至,因为需要不断观察天气和路况,顺便就偶遇了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是高山兀鹫和百灵鸟(云雀)。有趣的是边追边拍,还把高山兀鹫的老巢所在地给“摸”了个清清楚楚,所以如果有摄影老师想拍这种“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飞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可以聘我当向导哦?!
摩旅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
虽然当天曾收到过两条樟木口岸施工封闭的手机短信,想着之前也碰到过几次类似的情况,一般都会让摩托车“优先通行”就没有在意(当时疏忽了,毕竟这里是边境,相关制度肯定会严格很多,主要也是不想在聂拉木耽搁太久,担心会错过跑独库公路)。好在检查站的同志看我风尘仆仆冒着大雨过来,就允许我越过栏杆拍几张照片留念。大概是当过兵的缘故吧,一番交流下来,竟然很有点在旅途中碰到多年未见的兄弟的感觉。有趣的是这头黑背也从刚开始的警惕迅速变得温顺,上前撸了两把后竟然害臊了(也可能是懒得理我了,55),也不怕湿,就这么趴回路边,不再理睬我喽。只是最后没能打卡樟木口岸,终归有点可惜。
注:这次长途摩旅为本人于2024年完成,起点浙江杭州,经安徽铜陵;湖北武汉、恩施;重庆;四川遂宁、雅安、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地区;新疆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库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乌苏、克拉玛依、奎屯、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家渠、乌鲁木齐、吐鲁番;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甘肃张掖、兰州、天水;陕西咸阳、商洛、河南南阳、信阳;安徽合肥;终点浙江杭州,总里程16575公里。因为沿途拍摄记录的素材较多,又为了尽快开启下一次行程,故而匆匆整理完毕,内容如果有些小瑕疵还望海涵,也权当是防伪标签吧。
上一篇:找小说忘记名字了
下一篇:眼睛喷火是什么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