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2年10月20日拍摄的黄山莲花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也是闻名于世的山岳型景区。不过,近两年爬黄山的游客,无缘攀登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它休息了。
2025年4月23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吴贻军通过望远镜查看封闭轮休中的莲花峰崖壁黄山松新梢抽发情况。2024年10月24日,在封闭轮休的莲花峰景点,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防火队员进行孤峰“以水灭火”演练。
主要景点封闭轮休,是黄山独特的制度设计:对遗产地范围内长期对游人开放、生态承载力有限的高海拔景点,实行定期轮流封闭,以减少植被生长受到的影响。
景点“休息”时,工作人员要对游览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对生长势衰弱、极弱的古树名木制定保护复壮方案,并经专家组论证通过后实施;在全封闭管理期间还要制定裸露地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并在治理过程中杜绝外来植物,守护景区生态的原真性;日常还要加强对古道、摩崖石刻等的监测巡查,确保文物资源安全。
2025年4月22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吴贻军在封闭轮休中的莲花峰景点检查黄山松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
2025年4月22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吴贻军(右)和同事汤明霞在封闭轮休中的莲花峰景点检测代表性植物黄山松梢头生长量。
工作人员介绍,在景点全封闭管理期间实行常年动态监测,在恢复开放之前,还会进行系统的生态监测与评估,判断重新开放的时间点。
2025年4月22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资源保护管理科林业工程师汤明霞在封闭轮休中的莲花峰景点采集林业有害生物样本。2025年4月22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资源保护管理科林业工程师汤明霞在封闭轮休中的莲花峰景点观察固定样方草本植物黄山龙胆的生长状况。
2025年4月23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吴贻军通过显微镜鉴定黄山松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2024年5月20日,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天都峰结束5年多的“休假”,恢复对外开放。休养生息后的天都峰区域内,微生物、动植物分布均较轮休前有显著变化,动物活动更频繁活跃,植被覆盖率提高。目前,与天都峰位置相近的莲花峰,已封闭轮休一年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2024年5月20日,游客在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天都峰游览(无人机照片)。当日,天都峰结束封闭轮休期,恢复对外开放。2025年1月1日,游客在安徽黄山风景区迎客松景点观赏日出。
2024年9月12日,境外游客在黄山风景区的迎客松前自拍留念。
黄山景点封闭轮休的探索已被世界认可,曾被列为“中国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的典型案例,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球发布。
2025年4月22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吴贻军在封闭轮休中的莲花峰景点对黄山杜鹃病叶进行取样。
拼版照片:“守松人”胡晓春拍摄的黄山迎客松(上左为2018年1月5日摄,上右为2020年10月13日摄,下左为2021年7月20日摄,下右为2022年2月18日摄)。
山峰“轮休”
不仅是黄山“双遗产”保护的创新之举
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生动诠释
在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中
智慧与远见
将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光永续闪耀
策划:宋为伟 徐亮
记者:张端 黄博涵
报道员:施亚磊 樊成柱 胡晓春 丁丁
编辑:谢秀栋 徐亮 李安 任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