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高调深藏着一个有趣的景区,它的原名为“狗山”,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在这里养狗猎白鹿以献吴王。因为“狗”这个字在绍兴方言里跟“吼”相近,直呼“狗”音又属实不雅,时间久了也就成了吼山。而我之所以称它高调,是因为只要途经其附近的山会高架或者中山路,一转头都能看到山顶若隐若现的寺庙以及山腰极具特色的云石景观;深藏则更好理解了,虽然这吼山貌似近在眼前,如果不依赖导航,想要自行抵达山脚却还需要辗转多个路口,并不算好找。
像我那天就是临时起意,瞥见路边山上有座寺庙,又有类似梵净山高处那样的“蘑菇石”奇观,就直接左转沿村道驶入(当时还没想到是吼山),在几转八绕穿越了村庄、农田和一座石板桥,最后又钻进一条果园深处的碎石路,才总算来到吼山脚下,不过中间仍然隔了堵白墙。让我记忆尤深的是,这个果园里的三四条狗子特别好客,从我进来后就一直跟着,且狂吠不止,着实“敬业”。
好在最终被它们成功召唤来一位骑电瓶车的大爷,上前的第一句话却让人很意外:“要不要上去,我给你开门……”刚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认真琢磨了下才确定,连忙亮出无人机,并再三表示:“不想爬山,太热了!”见我如此笃定,他便带着那几只刚才还精神矍铄现在却闷声不响的毛孩子离开了,并未再多交流。
据了解,吼山的主要景观有烟萝洞、剩水宕、云石和棋盘石等,另有越文化陈列馆、览胜亭、寿宁寺等建筑。毫无疑问,其中以云石和棋盘石最具代表性,无论航拍俯视还是登山仰望,都是吼山最引人入胜的风景。它们是自汉以来凿山采石,经过千百年的石砍斧削而成,也是绍兴石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明清时期还曾被誉为越中胜景之首。
吼山不仅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也是相当深厚,传闻爱国诗人陆游的祖居就在吼山。而历代名人也有很多曾到此一游留下足迹,如明代陶望龄、张岱、袁宏道、徐渭、陶允宜、查慎行以及近代的陶成章、蔡元培、鲁迅等。至今还保留着摩崖石刻多处,囊括郑板桥、平度、李慈铭、孙嘉淦、刘正谊、刘显祖、赵青等人的诗文。
山顶的寿宁禅寺是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的二祖父陆傅于公元1123年所建,取名东山禅寺。当年陆游在佛祖前许愿:“一统中原,佛装金身”,遂改名寿宁禅寺,意为国家长治久安。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这座寺庙虽然已有900多年历史,在绍兴的诸多古刹名寺之中却好像还排不上号,但如果你来吼山游玩,怎么可能不登顶膜拜一下呢?
因为我来的这天气温有30多度,太阳又很猛,所以全程只用无人机代步,并没有登山近距离游览,自然有很多细节在这里就无法分享了,略感遗憾之余却并不可惜,毕竟省下了至少两矿泉水瓶的汗水啊。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这个景区的具体地址是“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104国道旁”,对它感兴趣的朋友若是自驾,可以直接导航至“吼山风景区”;也可以乘坐1A路或361路公交车,到“吼山”站下车即达。